“中國最窮省會城市”貴陽,李克強、馬化騰都去那里談論大數據:這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2016-05-26 智谷趨勢 貴陽又在刷頭條!
第二屆數博會25日在貴陽召開,總理親自赴會,馬化騰、郭臺銘、劉強東等科技大佬共同赴會,在這座曾被稱為“中國最窮省會城市”的地方談論大數據這樣一個高大上的話題。
想起去年9月,我到貴陽參加了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期間對貴陽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今天就做一個簡單的梳理,說說我印象中的貴陽關鍵詞。
1貴陽挺能整事兒
作為一個“嫌貧愛富”的城市研究者,我一直挺驚訝于這座西南小城搶頭條的能力。過去幾年,即便不看新聞的人也會對貴陽有印象,因為它太能整事兒了。
比如,它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幾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它是北京之后第二個實行汽車限牌的城市,連上廣深都甘拜下風;它以超級樓盤聞名全國,建成和在建的建筑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的樓盤,不下10個,體量之巨、規模之大,均冠蓋全國。
一年一度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也在這里召開,每年都能邀請到國家領導人和國際政要名流的出席,在國際上也算小有名氣。去年開始,它又多了一個頭條。說出來有點難以置信,這座西南小城辦起了高大上的大數據博覽會,儼然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大數據中心。
去年和今年的數博會,都吸引到國家領導人與科技大佬赴會,馬云、馬化騰、郭臺銘都是貴陽的常客。馬云說:不要錯過貴陽。
不管怎樣,貴陽辦起高端峰會,很有一套。
2貴陽“大數據”是搞什么的?
準確來說,貴陽的“大數據”最開始指的是大數據機房。有人聽到“機房”兩個字就表示不屑,其實大數據機房也是一項很刷投資量的大型基礎設施。比如,富士康,阿里、騰訊,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在貴安新區(國家新區)建設了機房與數據中心,投資額可不低。
例如,中國電信云計算中心用地500畝,總投資70億元;中國移動(貴州)數據中心項目用地275畝,總投資20億元;中國聯通(貴安)云計算基地用地500畝,總投資50億元。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在貴安新區相繼建成后,將使貴陽周邊特定區域集聚20-30萬的機架、上百萬臺的服務器,數據存儲規模可達EB以上。
除了機房,在大數據產業上,貴陽還有一些頗具突破性的服務平臺,中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和中國首個眾籌金融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去年,大數據交易所的交易量就超過2000筆,雖然交易總量還很小、交易深度還很淺,但至少已經開啟了大數據交易的時代序幕。
大數據在未來是一個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的新興產業,貴陽已經拿下硬件層面的數據中心和軟件層面的交易所平臺,你還能說貴陽大數據只是一個簡單的空殼(機房)?
3貴陽搞大數據,憑什么?
幾乎所有人都會有這個疑問。在去年的規劃年會上,貴陽市委書記陳剛的回答是“自然條件”,他說大數據中心60~70%的成本是電,而貴陽是電能輸出大省,電便宜、電豐富、電穩定;大數據中心的電主要用于降溫,而貴陽年平均氣溫15度,是天然大空調;最重要的是,同等條件的城市里,只有貴陽即沒有地震也沒有臺風,數據最安全。
我認為陳書記還是太謙虛了,貴陽之所以能把大數據搞得有聲有色,僅僅靠自然稟賦是不夠,里面當然還有政府的功勞,很少能有省份像貴州這樣“集全省之力”發生大數據。
比如,貴州是全國率先開放政府大數據的地區。貴州省頗為激進地規定,除有特殊需求外,所有省級政務部門將不再自行購買服務器、交換機、存儲等硬件設備,不再自建機房,政府數據統一存到云上。
再比如,貴陽正在推進一個大工程:全市范圍內實現免費wifi。注意,一般城市只是在幾個熱點區域能做到,貴陽是要在全城做到。為此,貴陽每年需要付出50億元的運營費用。當然,這些資金不是由政府全部兜底,還有企業的參與。
還有,作為一把手的陳剛,曾經在北京工作,給貴陽帶來了中關村的發展經驗,也為貴陽對接北京資源創造了條件。比如剛才提到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與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其股東種都有來自北京的企業,比如九次方大數據、北京特許經營權交易所等等。這些北京企業是籌辦交易所平臺的主角。
4貴陽大數據的前景如何?
無論是機房數據中心,還是大數據交易所,都屬于大數據產業的基礎設施,但好的基礎設施不一定就能引到鳳凰。目前,大數據的供應商、購買商,大部分都在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可以把機房放在貴州,但不一定能把最核心的人才資源放到貴州去。
所以,發展大數據,貴州具備優越的自然條件,具備超強的政府執行力,也具備出色的大數據基礎設施,唯一不具備的就是人才資源。作為經濟落后、交通不便的西南省份,如何吸引到大數據人才是這個產業在貴州發展的關鍵。
僅僅靠好空氣與人才補貼政策,夠嗎?如果這個問題不能有效解決,一個數據中心給當地經濟的實際帶動效應,可能還不如一個富士康的工業園。
5熱衷超級大盤與高消費
提到貴陽,一定不能不提這座城市的特產——超級大盤,這是我去年在貴陽參加規劃年會時寫下的一段:
從市中心的噴水池到超級大盤——花果園,已經全部連成片,直線距離不到5公里,車卻開了將近半小時。雖然已經穿過高密度的老城區,但花果園的密度之高仍然讓我嚇了一跳。與其他城市那些低密度、散居形態的超級大盤不同,花果園是一座高密度的超級大盤,其容積率高達6.8,遠遠超出一般城市的樓盤,更超出人居環境的舒適區間。
當然,6.8的容積率在貴陽還不算太高。據報道,在貴陽市區,現在容積率8以下的項目已經很少,有部分規劃中的容積率已達到13、15,連20的都有。人多地少,從根本上決定了這座城市的居住形態,即便是新樓盤開發,也無法避免。
不過,幫我做導游的這位出租車司機兼花果園業主,卻對高密度好像無感,在花果園巨大的樓宇森林中,他愉快地跟我介紹花果園的各方面情況,印象最深的是他指著一個巨型的歐式建筑,前后說了兩遍 “知道這個酒店嗎?7星級,老板劈開一座山建起來的”。
駐足在這里,高樓林立,人氣興旺,我全然感覺不到這是一個GDP只有2000多億的城市,更感覺不到這是中國最“窮”的省會城市。除了蓋樓的熱情,貴陽人旺盛的消費欲和超前的消費觀念,也是來貴陽人的外地人普遍感嘆的,他們在吃喝玩樂上的消費熱情和消費水平均可媲美沿海發達城市。一位出租車司機說,即便到晚上10點后,堵車也是家常便飯,因為時間還早,貴陽人的宵夜還沒吃完。
唯一能反映這座城市真實家底的也許只有一個東西,也許就是房價。在這個以樓市火爆、消費旺盛而著稱的城市,房價平均水平至今停留在4到5千元左右,即便是核心區那些優質的學位房,以不過萬元左右。這個房價水平,可能暴露出貴陽人真實的收入水平。
6一點感言
高大上的大數據產業,貴陽居然能夠占到先機。這讓我想起任正非的那句話,大致意思是說,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時代已經形成,不會什么都往高成本的中心城市去,因為這是一個“不知道中心在哪里”的時代。
城市競爭,一切皆有可能。即便地理位置閉塞如貴陽,也能因地制宜、巧借時勢,找到一條獨具特色的路,任何城市都沒有理由放棄自己的發展。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