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債權國”地位不保,中國麻煩了嗎?
2016-05-27 19:58:43
今天(5月27日),一個財經新聞頗為引人注目,有媒體甚至做了這樣的標題:中國痛失“第二大債權國”寶座。
數據來自日本財務省的最新統計:中國的海外資產凈值2015年年底降至1.6萬億美元,而德國則升至1.62萬美元。這是最近幾年來,德國首次超過中國。
至于日本,自1991年來就一直是全球最大債權國,其海外凈資產達到2.82萬億美元。
? ? ? 那么,應該怎樣理解“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債權國地位不保”這則新聞?它又將怎樣影響我們的投資呢?我的看法如下:
? ? ? 1、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雖然美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在海外擁有巨大投資,但由于美元的儲備地位,其他國家紛紛持有美元資產,所以美國的海外資產凈值是負數。于是,美國之后的三大經濟體:中國、日本和德國,就理所當然成為最大的“債權國”。
? ? ? 2、中國的國情,決定了現階段中國海外凈資產構成比例不同于日本和德國。中國的海外資產主要由央行持有,投資的大多是美債;日本和德國,其海外資產主要都是由公司和家庭所持有,而非政府。
? ? ? 3、中國在去年出現過兩輪人民幣貶值(目前是第三輪),由此帶來資本外逃加劇,以及企業、個人持有外匯的愿望激增。中國是個外匯管制的國家,企業和個人只能通過銀行向央行換取外匯,當數量巨大時,央行肯定需要減持海外資產(比如美債),將美元換給企業和個人。但企業和個人的外匯很難轉移出國,大部分會留在銀行賬戶上。這樣,反映出來的數據就是:中國海外凈資產減少。
? ? ? 4、如果中國目前取消外匯管制,3.2萬美元的外匯儲備可能兩三個月就會被企業、個人換完,而且這些錢會蜂擁而出到海外購置資產。原因很簡單,中國的資產價格太高了。北、上、深市中心一套9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如果學位還過得去,基本上需要100萬美元了,這在美國絕大多數城市都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別墅。
? ? ? 5、中國“痛失第二大債權國寶座”,這個標題有兩點夸大其詞。第一,一點都不痛;第二,談不上什么寶座不寶座。你的經濟規模大了,海外凈資產自然就高;如果你的貨幣能打敗美元,那么你還可以成為凈負債國。這些頭銜其實無所謂,關鍵是經濟健康不健康,人民幸福不幸福。
? ? ? 6、中國經濟現在不健康。失去“第二大債權國”其實是一種警告,警告我們人民幣匯率被高估了,如果一直被美國人逼著不貶值,會帶來很多失衡現象。當然,現在還在中國能忍受的范圍內,我們的外匯儲備從將近4萬億美元下來,目前還有3.2萬億美元,還能扛上一陣子。
? ? ? “權威人士”前幾天在人民日報上說了:匯市要立足于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所以,凡事不能總看美國人的臉色。該貶值,就要敢于貶值。
? ? ? 7、從長遠看,中國肯定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海外凈資產規模會超過日本。現在中國企業、個人對海外資產的配置欲望,都被外匯管制抑制住了。
? ? ? 8、一旦中國全面進入海外資產配置階段,將帶來幾個大的變化:
第一,國內房價、股價將下跌;
第二,早動手配置海外資產的企業,將獲得先機,晚的比較被動;
第三,敢于跟著資產海外配置浪潮的白領將有更快晉升、發財的機會,留在北上深的可能將慢很多;
第四,房價飆升的城市將是倫敦、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多倫多等,因為它們是中國人的最愛。
? ? ? 9、不過,中國會非常審慎對待“海外資產配置時代”,外匯管制在相當長時間里很難撤除,至少目前撤除將是一場災難。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