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12歲少女當家成家中的頂梁柱 照顧一家五口
來源:四川新聞網綜合 ?時間:2016-05-30 11:29:19 近年來,全市深入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和“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孝心、愛心、誠信、勤儉、自強等美德且事跡突出的優秀少年。今年,我市9名美德少年入選2016 年“四川美德少年尋訪活動”,“六一”期間(5月30日—6月8日)瀘州晚報、瀘州新聞網將陸續對9名“四川美德少年”事跡進行報道,讓榜樣的力量點燃未成年人對真善美的向往,成為廣大未成年人心中的榜樣、成長的標桿。
陳青青
陳青青
12歲,本可以生活得輕松自在,快樂無憂的玩耍學習,但對古藺縣水口鎮的陳青青來說,卻遙不可及。為了與不幸的家庭和個人命運抗爭,年僅12歲的她毅然當起了五口之家的“頂梁柱”。
自強不息 她是家中的“頂梁柱”
燒水、切菜、煮飯……這些本該大人做的家務,在陳青青的家中卻被這名12歲的小女孩全包了。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陳青青需要做的事情更多,她每天早晨6點過起床做飯,除了照顧弟弟妹妹,還要為媽媽煎藥,把家里安排妥當后,她才能去學校上學。
這一切,還得從6年前說起。2010年,陳青青的母親余純萍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癥。為了治病,花了20多萬元,對于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不僅耗去了所有積蓄,還債臺高筑。更嚴重的是,余純萍再也不能操持家務,相反,在疾病的折磨下,她會摔門打柜、離家出走數天不回。為了維持生計,父親陳應金只能在外打短工,而家中的一切都交給了年幼的陳青青。此時,家里除了母親,還有5歲的妹妹和3歲的弟弟。
陳青青的姨媽余純美告訴記者,青青這個孩子很愛學習,對所有的長輩都很孝順。
不甘落后 她相信知識改變命運
4年前,水口鎮政府實施危房改造工程,陳青青一家在距離水口小學1公里外的場鎮邊緣建起了現在所居住的房子,最小的弟弟開始上學。陳青青開始承擔起帶領弟弟妹妹一起上學、放學,和輔導他們學習的任務。
懷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陳青青在學校刻苦努力,既是學習尖子也是文藝先鋒,去年她還考出了全鎮第一的好成績,而幫助別人對陳青青來說,更是常事。
樂于助人和積極向上的她很難讓人看出她家中的窘迫和不幸。兩年多前,班主任陳川老師在一次家訪中,了解到陳青青家的情況,幫她向學校申請了貧困學生補助。
陳川說,陳青青獲得兩次貧困補助,有一次,班里獲得補助的3名同學,每人發了一套新衣服,第二天其他兩位同學都穿著新衣服來上學,只有她沒穿,“我問她為什么,她說:‘老師,我要等到過年的時候再穿’。”
陳青青雖然出身貧寒,但自幼將愛與責任扛在肩上,這個年僅12歲的女孩,用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樂觀自強的深刻含義。(來源:瀘州新聞網 楊松林 記者 許世智 陳新語)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