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60萬都借不到,如今市值1.6萬億,中國又多一家頂尖的世界級企業!
2016-05-31 政商參閱 日前,騰訊股價大漲,市值達到16104億港元
超過阿里巴巴15488億港元的市值
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北京時間2016年5月27日晚,騰訊集團股價大漲,最終收盤時上漲4.52%至171.2港元/股,創下2004年6月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值達到16104億港幣!
2016年第一季度騰訊財報顯示,騰訊2016年第一季度的總收入為人民幣319.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
全球最大華人聚集地,震驚西方國家
在過去一年全球擔憂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騰訊的增長速度和收入實現強勁雙增長,增幅繼續超越世界頂級投資機構的預期,展現了社交經濟和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巨大韌性與潛力。
5月18日,騰訊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QQ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77億,比去年同期增長5%;微信的月活躍賬戶數達到7.62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9% ;這表明騰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聚集地!此外擁有2.5萬余名員工的騰訊,2015財年收入已突破千億元,達到102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0%;由此騰訊也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打敗阿里、百度,劍指中國第一
截止到5月27號,騰訊市值16104億港元,阿里市值15488億港元,百度市值4990億港元;BAT三家公司里,騰訊從最不看好的一家,成長到了如今名副其實的第一!當前中國最大的上市公司“工商銀行”市值為18100億港元,騰訊正在慢慢接近宇宙銀行。這預示著以微信、QQ為基礎的社交經濟已經開始真正的崛起,新型的互聯網經濟正在向傳統巨無霸發起挑戰,接下來將是超越和迭代。
與阿里、百度、工商銀行處境不同,騰訊目前已經統一了華人的社交板塊,國內社交行業已經處于絕對老大的位置了;并且通過QQ與微信間接提供的工作崗位也達到了千萬級別!全國的微信公眾號早已經超過了千萬,這意味著微信使大量的人員獲得了工作崗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從事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公司;起碼有百家以上估值過億了;大部分都準備這兩年選擇掛牌上市,騰訊間接的讓國內百家企業成為了上市公司!
沖出亞洲,向全球出擊!
如果你對騰訊的看法還停留在QQ與微信,那你就OUT了!翻看最近兩年騰訊投資占股的國內公司名單:
京東:國內排名第二的電商公司,市值330億美元
滴滴打車:國內出行領域最大的公司,估值280億美元
華南城:香港上市公司,經營大量的物流和貿易中心
美團與大眾點評:中國最大的O2O公司,估值200億美元左右
58同城:中國第二大的O2O公司,市值64億美元
還有華誼兄弟、中石化、萬達、同程旅游等等幾十家國內公司!
再看看騰訊國外投資占股的公司:暴雪(魔獸世界制作方)、Riot Games(英雄聯盟制作方)、美國的Epic Games、韓國的Kakao Talk、Waddle(外國的一個實時相冊分享工具)、Pair(美國情侶社交網絡)等等;都是在各自領域有巨大影響力、巨大潛力的公司;涉及各行各業、遍布國內國外!從騰訊的布局可以看到,騰訊是準備沖出亞洲,向全球出擊了!在現金流充沛的背景下,騰訊未來的可增長空間將相當恐怖!
今天的互聯網經濟才剛剛開始;今天的騰訊市值16104億也沒有包括它后面的幾十家潛力巨大的公司股份。業內預測:騰訊將在2017年超越國內工商銀行,成為中國第一;將在2020年超越Facebook,成為世界第一!
【拓展閱讀一】
16年前60萬都借不到,如今市值1.6萬億,他每天被罵至少76.3萬次!
看到眼前這個靦腆的男孩,你會聯想到什么?
他自稱自己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
他是一種生活在南極的可愛動物的“爸爸”,
他是全中國被罵最多的企業家,
據統計他平均每天被罵至少76.3萬次,
他做的兩款產品你們每天必定會打開,
他每天至少賺5.3億以上……
是的,就是現在這位讓你們又愛又恨的“企鵝帝”。
現在地球人,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去阻止“企鵝帝”的全球化擴張了!此前坊間盛傳的騰訊貸款40億美金、收購芬蘭手游開發商SuperCell一事,已塵埃落定。
最近,騰訊發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業績,總收入320億元,凈利潤100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每天至少賺5.3億,每分鐘至少賺37萬。
上個月,馬化騰捐了一億股騰訊股票,注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里,支持在中國內地為主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項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的探索。上個交易日收盤價為每股 165.30 港幣,1 億股的價值大概就是 165 億港元(137 億人民幣),算得上是最近幾年互聯網行業以個人名義進行的最大金額慈善捐助。
然而這些,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排名。在最近新出爐的2016新財富榜單里,他依然以1366.1億元,力壓馬云,成為新財富富豪榜第二名。
但要在16年前,馬化騰曾經缺錢到想以60萬賣掉QQ,結果都沒人買!
曾想靠擺地攤為生
1993年從深大畢業后,曾想過在路邊擺攤為人組裝電腦,但卻發現路邊攤的競爭很激烈,于是只好老老實實去找工作,后來進入潤迅公司做軟件工程師,一做就是多年。當年的小馬哥最多只能算作深圳的邊緣人。
1998年的那個秋天,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為避免彼此爭奪權力,馬化騰在創立騰訊之初就和四個伙伴約定清楚:各展所長、各管一攤。馬化騰是 CEO(首席執行官),張志東是CTO(首席技術官),曾李青是COO(首席運營官),許晨曄是CIO(首席信息官),陳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從股份構成上來看。5個人一共湊了50萬元,其中馬化騰出了23.75萬元,占了47.5%的股份;張志東出了10萬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萬元,占12.5%的股份;其他兩人各出5萬元,各占10%的股份。
在決定做OICQ的時候,當時國內已經有了兩家公司先做,產品比騰訊更有市場名氣。馬化騰沒有想得更多,除了因為這個產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項發展業務移動局、尋呼臺、無線尋呼方案和項目相互促進外,也因為當時飛華、中華網等許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時通訊項目,市場顯得很有發展前景。
也許是馬化騰看到了ICQ以2.87億美元的“天價”從以色列賣到美國,也許是看到了高喊免費的.com公司在大洋彼岸掀起的股市高潮,也許是看到了中國第一批網絡英雄們的風起云涌,在1999年初的某一天,OICQ軟件忽然被掛在了網上,由定向贈送變成了免費下載。
憑借其簡潔、實用的風格以及諸項細心的設計,OICQ首先在高校一炮打響,然后憑借高校為中心,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傳播開來。
為融資,從病床上爬起來見投資人
1999年11月,OICQ在上線9個月的短短時間內用戶就已破百萬,遠遠地且永遠地甩開了所有的同期競爭者。伴隨不斷增加的龐大用戶群,OICQ需要更多的服務器去支撐,但就在這時,公司賬面上只余下大概1萬塊了。
怎么辦?馬化騰和伙伴們一面將薪水咬牙減半,另一面增加個人的資金投入。可這些還只是杯水車薪,尚不足歲的QICQ仍然有要夭折的危險。眾人便只好四處奔走,找人投資入股。
可那些人根本不理解騰訊技術和無形資產的價值,他們要么沖著OICQ的用戶數給出了一個很勉強的價格,要么直接表示不考慮投資。而貸款的路,由于騰訊當時沒有什么固定資產可以抵押,也是走不通。
根據吳昊《馬化騰傳奇》一書的說法,騰訊團隊通過“當年的高交會”認識了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VC公司IDG總經理王樹。盡管還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團隊成員曾李青還是拿著數易其稿的商業計劃書,拉著還躺在病床的馬化騰一同與王樹會面。
這次會面最終讓IDG冒險決定投資騰訊,其緣由無非兩點:首先,有AOL斥資2.87億美元收購ICQ,無疑起了一個示范作用;其次,雖然還沒有找到靠譜的商業模式,但OICQ已經擁有較大并不斷增加的用戶群。
錦上添花的是,馬化騰他們后來還托人牽線找到了李澤楷的盈科,雖然對方一度猶豫,但看著IDG最終拍板之后,盈科最后也就同意投資。
然而,正當他們準備再去融錢時,卻又迎來重大打擊。當時,互聯網泡沫在美國爆破,之前被追棒的互聯網公司轉眼成為燙手山芋,人人避之不及。
在最艱難的日子邂逅“真愛”
臨近2000年年末,由于互聯網業持續的蕭條,此前投資的IDG和盈科逐漸有了要撤股套現的想法。可同時,騰訊卻需要新的資金的添置服務器支持公司的繼續發展。但資方已經認為騰訊的商業模式是不會被市場主流青睞的,也沒有更多的增長空間了,繼續投資就等于燒錢。
為此雙方進行了多輪面談,兩家股東最終同意以貸款的形式給予騰訊200萬美元,同時開始積極尋找愿意接盤的公司。可2000年行將過去,QQ的注冊用戶很快就要突破驚人的一億。
在面臨資金困難時,曾險些把開發出的ICQ軟件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深圳電信數據局,但終因價格原因告吹。后來馬化騰又找了新浪、雷軍、中華網等公司,可是此時全中國竟然沒有一家公司一個人愿意去收購騰訊的股份。
那段時間也是馬化騰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一位騰訊的創始員工有天一早去找馬化騰簽字,發現馬化騰是在辦公室里過夜的,等待馬化騰簽完字抬頭和該員工叮囑的時候,這位員工著實嚇了一跳,馬化騰頭發蓬亂,臉色焦黃,兩眼無神,布滿血絲,神情極其憔悴,可見當時馬化騰和騰訊所遭遇的窘境。
正在這一籌莫展之際,MIH來了。馬化騰這還是頭一次聽說這家來自南非的公司,在后來的會談中他還接觸到了能說流利漢語的MIH副總裁網大為。雙方幾經商討,MIH最后同意以現金支付的方式從IDG和盈科手中拿到共計32.8%的股份,同時保留公司控制權給馬化騰。騰訊維持這樣的股權結構至今,而網大為也以執行副總裁的身份任職騰訊負責國際業務。
這個時候,一個藍眼睛、高鼻子的老外不斷的出入騰訊當時在華強北創業園的辦公室,這個人有個中文名字叫網大為,他當時的身份是MIH中國業務發展副總裁,負責中國的互聯網策略和合并與收購工作。
而在任職中國MIH之前,網大為先生曾擔任IT業管理顧問的角色,是個中國話說的很利索,也通曉中國國情的中國通。最終MIH接手了盈科的全部股份和IDG的12.8%股份,并在2004年6月香港上市前,與騰訊創始團隊一起瓜分了IDG剩下的股份,形成騰訊創始團隊和MIH各50%的股份。
隨著騰訊二輪融資的成功,騰訊熬過了鳳凰涅槃前最終的難關,最后發展成為市值1.4萬億的企鵝帝國。
凌晨4點半還在發郵件的“郵件狂人”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文章中提到,馬化騰自稱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他用以推動迭代進化的辦法,就是親自參與幾乎所有的產品研發,然后用發郵件的方式下“指導棋”,他可以算得上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郵件狂人”。
騰訊以產品線超長著稱,但是馬化騰幾乎能關注到所有迭代的細節。曾主持QQ空間開發的一位騰訊高管透露,馬化騰與他的團隊的郵件往來起碼超過2000份。
一位程序員曾講述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他做了一個PPT,后半夜兩點鐘就發給了馬化騰,本想洗洗睡了,沒料到過了20多分鐘,馬化騰就發回了修改建議;曾主管QQ會員業務的顧建斌回憶說,馬化騰對頁面的字體、字節、大小、色彩等都非常敏感,有一次,他收到一份郵件,馬化騰指出兩個字之間的間距好像有問題。
另一個在騰訊員工中廣為流傳的段子是:一天早上來到公司,發現Pony(馬化騰英文名)凌晨4點半發的郵件,總裁10點回了郵件,副總裁10點半回,幾個總經理12點回復了討論結論,到下午3點,技術方案已經有了,晚上10點,產品經理發出了該項目的詳細排期,總共用時18個小時。
騰訊的創始人之一張志東因此認為,“騰訊的產品迭代就是一個被馬化騰的郵件推著走的過程。”
【延伸閱讀二】
未來十年,全球經濟或將中國化
作者:項兵
來源:新華網思客(ID:sikexh)
近日,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圍繞中國企業未來十年的發展發表了精彩演講。以下根據項兵演講實錄整理: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對中國企業未來十年的看法。我們國家確實在經歷一個非常大的轉型期,包括在座的都知道,正在從拷貝到創新,從組裝到真正的制造,從追隨到引領,從價格競爭到價值競爭,從以量取勝到以價值取勝,到一步一步實現中國企業在主流行業的突破。但中國企業在主流行業的突破目前還是不夠多。
同樣重要的,我們國家可能需要一批真正優秀的B類企業,不僅僅是一批優秀的家族企業(A類企業),一批優秀的國有企業(C類企業)。我們中國必須需要有自己的一批IBM、通用電氣、西門子,所有大國的崛起,B類企業成為中堅力量不可或缺。
科技帶來大變革,包括我們的BAT,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是顛覆式的,但同樣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還有其他的顛覆式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包括新材料,包括生命科學,包括云計算、大數據。
世界經濟或將被中國化。過去30幾年中國被全球化了中國經濟,未來十年重大的變革之一是全球經濟被中國化。包括復星的努力、萬達的努力、TCL的努力、李書福的努力、聯想的努力。
十年以后的中國企業
面向未來我們看到的十年以后的中國企業,我今天再做一個大膽的預測,我希望十年以后我們再回頭看看我說的哪些是對的,哪些說的是錯的。
第一,十年以后我認為中國會出一批非常優秀的,我所謂的能夠整合全球資源的企業,真正的一批IBM、通用電氣,能夠征戰全球。
第二,希望中國也會出更多的一批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像聯想這樣的企業,超越任何家族的控制,成為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有一批優秀的家族企業,一批優秀的B類企業,加上幾個優秀的國有企業。這是我另外的一個預測。
第三,中國的優秀企業會和全球的頂級企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去年5月份我到美國一個州,讓我給32家大企業的老板做報告,其中一個企業,說他們對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這門課興趣很大,我說,“你是第一個老外對這門課有興趣的,你告訴我為什么對這門課有興趣。”他說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全球征戰的經驗很少,美國企業經驗豐富,我們合作的空間巨大,我們一定要合作。我堅信將來中國的企業和歐美乃至全球的頂級企業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四,中國企業在優“術”上會有重大進展。我們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當企業管理的馬步和基本功還有很多改進的地方,到今天為止能夠把年度預算做得真正成功的企業還是為數不多的。中國企業一定要過優“術”這一關。
講這一系列的東西就是明“道”,中國的發展乃至全球的發展,給中國優秀的企業家提供了很多創新的空間,而這個創新不僅僅是商業創新,也包括社會創新,社會創新絕對不容低估。中國企業在社會創新擔當的責任會越來越大,這個預測也可以放到這兒。
還有價值取向。我們國內特別重視創業和創新,但是如果我們的國人創業和創新僅僅是為了創富,我們就很難實現我們的夢想。在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今天,十年以后我堅信我們會出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家,真正地為興趣、為理想、為夢想、為擔當而創業創新,而不僅僅為創富而創業創新,真正實現和而不同。
十年以后我也堅信中國的企業家能為解決全球重大的發展問題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2012年一位蘇格蘭朋友說:“好,你們中國經濟取得這么大的進展,在世界近代你們中國人做了哪些重要的貢獻?你看我們蘇格蘭人發明了青霉素,出了休謨,這都是全球影響力的思想和科學。”當然我希望我們將來會自己出自己的互聯網類似的發明,自己的亞當·斯密,中國人必須有這樣的擔當,這個預測也可以放在這兒,我堅信中國人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能力,不僅解決我們中國的問題,也解決全球性的問題。
還有企業家心態的調整。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總理說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現在這一代人比較浮躁,看比我年輕的這一代人也比較浮躁。但是工匠精神一定要弘揚,在弘揚工匠精神的同時,重視優秀技工的培養。
感恩之心,敬畏之心,還有我一直鼓吹的站在月球看地球的視野。只有站在月球看地球我們才有新的空間,才敢于引領,才有可能出自己的互聯網發明,我們全球引領。
無論科技變革、發展模式的變革、國家治理結構變革、全球治理結構變革,一系列的變革,我們是一個充滿機會和挑戰絕好的時機。所以,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差的時代。如果十年以后我們中國企業在自己崛起的同時能把中國企業崛起之道說得清楚,能做得到的話,那我認為這可能就是新一輪文藝復興和啟蒙的開始。過去五百多年所有大的事,問題是西方人提出來,解決方案是西方人提供,我們東方人最多就是一個配角、支持、配合,這個時代必須結束。隨著中國的再次崛起,其意義不僅是經濟GDP的No.1,全球重大問題的解決我們都可以做出應有的貢獻。做到了這一點,我堅信是新一輪文藝復興的開始。
我們在座的企業家,在實踐、在弘揚中國企業崛起之道可能有不可推諉的責任,過去我們做了很多貢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項教授對未來十年的幾個重要的預測,當然回頭一看可能幾條是對的。
新財富雜志(ID:newfortune)綜合自:21財聞匯、互聯網熱點(ID:web-news)、新華網思客(ID:sikexh)、財經早餐(ID:Femorning)、創業譜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