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學會避免人生中不必要的痛苦
2016-06-11 領導力修煉 任正非:要學會避免人生中不必要的痛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jjbd21)
導言:前幾天,一篇標題為《任正非匯報:為何華為現在感到迷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任正非在匯報中認為,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而他給華為開出的藥方,便是堅持創新。企業有時和人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進入陣痛期,而任正非作為一名杰出的企業家,又是如何看到人生中的“痛苦”呢?今晚分享的文章,便是任正非對于“人生痛苦”的感悟,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本文節選自任正非在華為優秀黨員內部座談會上的講話。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應該怎么來看待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以及幫助一些認識上還有差距的同事。同時,傳達一個精神:就是我認為人生是非常美好的,但過程確實痛苦。
人最終要死,那何必要生呢?人不努力可以天天曬太陽,那何必要努力以后再去度假曬太陽呢?
如果從終極目標來講,覺得什么都是虛無的,可以不努力,那樣就會產生悲觀情緒。我們生命有七八十年,努力和努力會不一樣,各方面都會很不一樣。而在產生美的結果的過程中,確實充滿痛苦。所有一切,沒有付出,絕不會有收獲,鮮花的美麗沒有肥料,以及精心照料,是不可能的。當然,這些都是必要的痛苦,我今天要講講,如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01
不要做一個完人,做完人很痛苦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人實際上是很少的,我不希望大家去做一個完人,因為做完人很痛苦。
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這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為了修煉成一個完人,會抹去身上許多棱角,自己的優勢往往被壓制,成了一個被馴服的工具。
但外部的壓制并不會使人的本性完全消失,人內在本性的優勢,與外在完人的表現形式,不斷形成內心沖突,使人非常痛苦。我希望你把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貢獻于社會,貢獻于集體,貢獻于我們的事業。每個人的優勢加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具有“完人”特質的集體。
我的缺點和劣勢是明顯的。大學時代,我沒能參加共青團,因為優、缺點太明顯。我在軍隊里,盡管非常努力,但也加入不了共產黨。后來是因為上級領導認為我有重大貢獻,在其直接干預下,我才入了黨。
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他們的確指出了我的不足。我們公司以前有位員工,后來去了美國,他走的時候跟我說,“你這個人只能當老板,如果你要打工,沒有公司會錄用你。”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覺得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最重要。比如說我英文不好,但是不等于說我英語能力不行,大學時我是英語課代表,同時還自學了日語,都能進行簡單交流。但20年軍旅生涯沒有使用這個工具的機會,就生疏了。當我走向新的事業的時候,雖然語言對我很有用處,但我發現我最主要的優勢是對邏輯及方向的理解。
如果用過多精力去練習語言,可能對邏輯的理解就弱化了。我放棄對語言的努力,集中發揮我的優勢,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對我來說,可能英文好,在人們面前會挺風光的,但我對社會貢獻的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了。于是我就集中精力充分發揮我的優點。
我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一個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去改造缺點,等你改造完了對人類還有什么貢獻呢?我們所有的辛苦努力,不能對客戶產生價值就毫無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自己的優點。雖然不是說不必去改造缺點,但完人的心理負荷太重了,他們給自己定的追求目標太高,這個目標實現不了會產生心理壓力。
我不是說不可以制定實現偉大業績的目標,而是要制定比較現實的目標。這樣心理的壓力才不會太重,才能增強自己的信心,當然這個信心包括活下去的信心,生命的信心。希望各級組織不要過多關注他人的缺點,多關注他人的優點。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也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從而減少他們的心理壓力。
02
正確地估計自己
絕大多數人都會過高估計自己。我們的豪言壯語如果偏離了實際,則會浪費很多精力,而不能實現你的理想。
大家要正確估計自己,然后作出正確判斷,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要承認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沒有水位差,就不會有水的流動;沒有溫度差,風就不能流動。人和人的差距是永遠存在的,同一個父母生下的小孩,也是有差距的,更何況你們不同父母。同事進步了,產生差距,應該判斷自己是否已經發揮優勢,若已經發揮,就不要去攀比;若沒有發揮好,就想辦法更好發揮。
公司有的員工,心里常常忿忿不平,覺得委屈自己了。其實公司制度很簡單:一個新員工進入公司后,前半年先培訓,接下來一年左右熟悉工作,真正產生貢獻是在兩年后。
他們進公司時月薪大約五六千元錢,這樣的報酬在社會上已經不低,但他們和老員工對比,覺得不平,說老員工有股票。
大家要想一想,紅軍從爬雪山過草地,到了北京,這過程經歷了十四年,他們從一個少年變成一個青年,到北京后,其中只有少部分人當了官。別人攻上山頭,給他一個英雄或者給他一個連長,然后也有人忿忿不平:“我不就是沒沖上這個山頭嗎?”,但確實正是因為你沒有沖上這個山頭,所以得不到這種待遇。
就是說,你在這個創業風險時期,你沒有出現,當時公司處在風險時期,老員工將工資獎金全部家當都投入到公司了,你那時還沒有進入這個公司,所以你沒有分享到那時的一份風險與一份幸福。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