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虧損10億到營收1410億,讓這家店起死回生的“七招”……
無印良品曾在2001年虧損達數10億日元,日本一度盛傳“無印良品不行了”的說法。
松井忠三上任后,在兩年內扭虧為盈,在2005年創下營收1410億日元的最佳紀錄!
這家店是如何起死為生,開遍全球的呢?
無印良品創立之初就帶著自己的理念,這個基本理念叫做“有理由的便宜”,提供和百貨店一樣的品質,但是只賣70%的價格。
無印良品也是一個非常有自己價值觀的品牌,“我只生產我能看得見的、需要的產品”。
無印良品成立后的頭十年是一帆風順的發展期,到了第十個年頭出現了首次利潤下降的狀況。危機從2000年開始,到2001年進一步加大,經常利潤減半,當期利潤幾乎成0,2001年上半期出現了第一次虧損。
而松井先生也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被公司臨危授命出任公司社長的。
? ? ? ? ? ? ? ? ? ? ? ? ?
當時一位首席股市分析師對松井說,“松井先生,日本專業做業態的店里面,一旦衰落之后能夠重振旗鼓的例子沒有。”
當時的無印良品可以說是一個燙手山芋,危機之下,松井先生冷靜自若,在仔細的分析后,對無印良品進行了七大“鐵腕”改革:
狠心處理大量庫存
改革的第一個舉措是處理了大量不良庫存,松井認為有這么大的不良產品的庫存,公司是不可能重振旗鼓的,所以要把這些庫存處理掉。
他不光自己去處理,還把做這些產品的廠家、制造商帶著一起去看,當他們看到自己用心做出來的商品全部被燒掉,那個心痛的感覺是無人能體會的。
其目的是要讓他們了解,如果不能做出真正好的產品,那這些東西對于消費者來講,都是廢品。
關閉10%的店鋪
關店鋪并不是要解雇員工,解雇員工并不能給公司帶來真正的改革,而是要改變公司的構造。如何重建一個可以獲勝的公司構架,是松井先生著力思考的。
量化開店標準
當時銷售端也有非常嚴重的問題,開十家新店,可能只有兩家店能達到目標盈利,松井發現當時開店判斷的基準非常模糊,沒有定量化的評判。
于是做了很多的定量判斷的標準,開店城市的平均消費收入指數是多少?城市平均消費收入指數和無印良品店的營業狀況非常成正比關系。用量來明確什么時候可以開店,什么情況下不可以開店。
在建立這樣定量化的標準之后,結果非常明顯,導入標準的新店的成功率達到了90%以上,開10家店,9家店會盈利。
力降運營成本至30%
銷售方式改了,產品研發方式改了,企業的經營也要改,于是成立了一個“30%委員會”的體系來做這個事情。
30%委員會就是把公司的運營成本降到30%,即整個的經營成本要占到銷售額數量的30%。通過削減無用的出差、削減無用的加班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
全員參與更新員工手冊
無印良品之前店面多,常常出現相同問題重復浪費人力與時間的情況,后來在公司的內部網上,做了一個員工內部提案的平臺,一線的任何員工,店長也好,店員也好,都可以通過平臺一起完善一個工作手冊,手冊內容與店面執行內容相關。
一線員工可以通過內部網站,向公司提出他的見解,然后由區域經理確認,再由公司總部確認,之后馬上就把這個東西編寫到最新的手冊里面,同時要求公司的工作流程做相應的改變。
而無印良品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雖然這個手冊是在日本被提出來的,但是必須要在全球統一化。所以每一個國家,都要有自己的一個員工手冊。
企業的經營本身有很多當地的特點,所以員工手冊大概只有一半的內容是全球通用的,剩下的一半要根據各個國家的情況進行修訂。全世界的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員工手冊,而且各不相同。
終身雇傭制
無印良品是終身雇傭制,一個大學畢業生,大概22歲,畢業之后進到公司,大概要在公司干40幾年,要通過崗位教育、輪崗等各種方式來培養他。
無印良品的員工在公司里面受到的培訓分三個構成,分別是10%、80%和10%:
10%是工作手冊學習的占比,是基準,最簡單基礎的事;
80%是通過在公司崗位上的培訓,即在工作現場內,上司和技能嫻熟的老員工對新員工們通過日常的工作,對必要的知識、技能、工作方法等進行教育的一種培訓方法;
最后10%就是對員工的專門培訓,公司內部培訓課程。
而無印良品的員工也被分為五類:
第一類是公司里非常重要的崗位要培養后繼人才,這是人才儲備,潛能高,表現也很好,占10%。
第二類人才能力稍微低一點,是合格,但是表現、評價結果非常好。這些人能夠成為公司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層,是部長級的儲備,其實也最多占到公司員工的10%左右。
第三類人才是能力很高,表現合格,這種人才就叫課長級別的人才侯選。
但絕大部分,60%左右員工是第四類人才,是非常普通的員工,但是非常重要。
第五類人才是需要對他進行特別關照的,需要通過改善他的工作能力的員工,一般在公司里面占到5%。
松井認為,人才配置就是讓什么樣的人去什么樣的部門,不僅對公司業績有很大的幫助,還有益于個人成長和發展。
與全球的設計師合作
當時提出“世界的無印良品”的概念,和全世界各個地方優秀的、有創造性的人
才、設計師合作,把產品的策劃從日本放大到全世界。
無印良品當時和全世界很多設計師合作,用一種叫做“不設計的設計師”的方式,,獲得全世界很多很好的設計靈感,同時又保持無印良品自己的設計特色,一下子讓無印良品獲得了成功,產品賣得非常好。
改革的結果顯而易見,如今,日本的無印良品也已基本覆蓋中國全國,一、二線主要城市都完成了開店。現在已經準備入駐中國300多個的三線城市。
從虧損10億到營收1410億,從起死回生到最后開遍全球的無印良品是許多同類企業值得借鑒的。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