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開始后悔:沒想到得罪大陸后果如此嚴重!
民進黨全代會召開在即,部分黨代表提案,建議授權中執會根據蔡英文“維持現狀”論述提出新黨綱,對此,一向主張民進黨應與大陸和解的許信良卻祭出“團結牌”表示,“黨內同志應該知所節制,信任蔡英文掌舵,不應該成為新政府的麻煩制造者。”
對此,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許信良祭出“團結牌”,表面上看,是在批評修改黨綱的新倡議,是要提案黨代表支持黨主席,別來“添亂”;實際上卻透露著這位民進黨重量級大佬對蔡英文新政上路的憂心。
文章質疑,民進黨才剛剛如秋風掃落葉般把國民黨打到倒地不起,才風光上臺1個月,怎么會需要如許信良這樣的黨內的“老先覺”,喊出這種“相忍為黨”的悲情調?
評論認為,這悲情調點出了蔡英文目前遭遇的極大困境與危機,許信良憂心急切地向同志喊話團結,不是沒有道理。從當前情勢觀察,蔡英文面臨了至少四重危機。
首先,蔡英文所任命的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在上任滿月前夕,民調顯示對林全表現,推薦關注:微信查找“戰略縱橫”滿意度38.3%,不滿意度33.8%,相較5月下旬同單位民調,負面評價暴增16.4個百分點,快速地向死亡交叉逼近。
其民調墜崖的速度甚至超過上任1年多民調方死亡交叉的柯文哲。這立刻引發多面效應,文章認為,“政府首長”的聲望是其改革資產,聲望急墜,立刻沖散新當局推動改革的能量。
此外,林全深受蔡英文的信任,是蔡英文理政的左右手,若林全過快折損,蔡英文等于出師折臂,將是蔡英文的重大挫敗。
其次,文章指出,蔡英文來自門墻外的社運團體盟友掣肘,與來自門墻內的民進黨派系掣肘,都有快速增強的趨勢。就前者論,林全當局近來在重啟“核一”決策之所以陷入反復空轉,即與反核團體陡升的壓力有直接關系。
就后者論,如“扁系”集結,在“保外就醫”議題上進行實力展示,以測試蔡英文的法治紅線并在特赦議題上對蔡英文施壓,即成功讓蔡英文低頭妥協,為陳水扁出席募款餐會大開法律巧門。
另一方面,卻對馬英九赴港演講,以顯不符比例、失諸主觀也經不起檢驗的“國安”、維安等理由,不惜傷及自由包容形象,予以封殺,這也是蔡英文向扁迷“交代”的低頭。文章質疑,這內外交迫的雙重掣肘,會不會消耗掉蔡英文的共主威望呢?
但一則社會中隱伏的憤怒并未因此消失,只是目前憤怒的出口尚僅指向洪素珠與“臺灣民政府”,不代表這樣的憤怒不會燒向政府。二則,蔡英文未能以同樣的和解高度處理馬赴港問題,錯失了深化社會和解的契機。這將是蔡英文治理臺灣的重大考驗,稍有不慎,即可能讓憤怒的火星燃成燎原大火。
最后,還是臺灣的經濟絲毫不見起色,而且有加速失控的危險,大陸對臺灣的鉗制恐怕或明或暗的加速了這一點,但蔡英文毫無辦法,只能仰北京之鼻息,不斷釋放善意的同時卻不承認九二共識,恐怕是多方都不滿意。自以為討巧卻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