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看來,日本真的非常可怕!
為什么中日民眾的心理距離比美國還要遙遠?因為他們在心理上已經脫亞入歐,而我們在和日本人交往時,因為兩國的特殊的歷史和恩怨,交往比和美國人交往還要有障礙。
干凈背后的力量
去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干凈!比美國還要干凈!不僅僅是大城市的主干道干凈,連小街小巷都特別干凈。
在日本,你看不到有人砍樹,他們國內的樹是絕對不能砍的。我在日本就沒有看見裸露的土地,全部要么是柏油路,要么是草地。
你在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氣中沒有灰塵,連他們的墻面和玻璃都是特別干凈,汽車也很多,但是沒有尾氣,更見不到冒黑煙的車。
去過日本的人基本都不難發現:在日本周一到周五,一般的人甚至是老板,都很少開私家車上班,全部坐鐵路和地鐵上班,因為時間絕對有保證。在街上跑的基本都是營業用車。
難道日本僅僅就是比較干凈嗎?這干凈背后難道真就那么容易嗎?為什么我們做不到?因為很多國人都不會太在意公德心,所以我們亂扔垃圾。為什么我們亂扔垃圾?因為我們的眼睛里能容忍臟,為什么我們的眼睛能容忍臟,因為我們的靈魂能容忍臟。
干凈代表一個習慣,一種追求。廣島亞運會,開幕式結束時,全世界的人發現,幾十萬人日本人退場后,在體育場里,居然沒有發現一張丟掉的廢紙!是不是可怕的日本人?
一個朋友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賣印刷機給大陸的印刷廠,他有一次帶一個國內一個印刷做的比較大的老板去日本參觀,這個老板也做得比較大,發展得很快,有點志得意滿。
參觀時,日本人讓這個老板進印刷廠前把鞋脫了,當他從印刷廠出來,發現白色的襪子居然還是白色的,整個印刷廠全部是自動化生產,就沒有幾個工人。這和國內印刷廠環境是天壤之別。當這個老板回國后,到處都在講這個故事,這件事給他極大的震撼。
我就在想:為什么干凈這么簡單的事我們都做不好?
后來我終于明白了:我們的幼兒園不干凈,小學肯定干凈不了,小學不干凈,中學干凈不了,中學不干凈,大學干凈不了。宿舍之臟、之臭,實在是讓人至今難忘,我就明白:我們這些人走上社會,社會也干凈不了。
地鐵里可怕的皮鞋聲
我們住在東京廳附近的京王酒店,附近就有一個很大的地鐵交換站,你早上來到這個地鐵站,你看見洪水般的但有序的人流,但是基本沒有人講話,更沒有人大聲講手機,你只能聽見可怕的皮鞋聲。
日本人做事是以不給別人添麻煩、不影響別人為原則,這已經成為他們靈魂深處的東西,已經完全內化了。
我們的孔子所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僅僅是在嘴上講講而已,我們的五講四美三熱愛,也不過是寫在墻上而已。我們都是一群只會說,不會做的人,或者做也是做不到位的人,或做事打折扣的人,或者“說”是專門用來騙人的。
日本教育和我們的區別
日本人特別重視幼兒期的教育,所以很多母親生了孩子之后辭掉工作全職帶孩子,為什么?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三歲前是幼苗期,特別重要(中國也有一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旦孩子的成長出現問題,特別難修正。
而且日本人認為:讓男人工作更勤勉一些,強度更大一些,收入更高一些,讓母親回歸家庭,等孩子3歲后再上班,對社會效率沒有任何影響,但對下一代的成長特別有利。
另外他們對孩子培養的一個原則就是:七分飽、七分暖。他們基本不讓孩子吃得太飽,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秋天孩子穿個單衣在外面玩水他們也不怕孩子受涼,所以你在日本基本看不到胖子。
另外,孩子生病一般不像中國一樣動不動打吊針,他們認為孩子有很強的自愈能力。
日本人均壽命是全世界第一,這也說明日本人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生態環境、飲食習慣、體育運動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學校特別重視校服,他們的校服也特別漂亮,式樣很多,做工很好,我問他們為什么這么重視校服?他們的回答讓你耳目一新:一個人穿上制服,就是要告訴他,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任何一個人穿制服干壞事內心總有一種不安。
沒有比敬業更好的愛國主義
在日本接受日本人最多的就是日本人的鞠躬,據統計,一個日本百貨公司的電梯口的迎賓員,一天要鞠2500個躬。
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就非常明白,要天天這么鞠躬多么不容易,支撐他們這么常年累月做的是他們視敬業為天職的理念。
比如我明天下一個命令,公司的保安明天開始給上班的客戶鞠躬,明天他們可能能做到100%,后天他們可能就打95折,大后天他們打90折,最后不了了之。
我有一句口頭禪:沒有比敬業更好的愛國主義。
一個老師,愛你的學生,這就是愛國;一個編輯,出沒有校對差錯的書籍,這就是愛國;一個警察,保一方平安,把本職工作做好,這就是愛國;一個清潔工,把它負責的地方搞得干干凈凈,就是愛國。
在網上做一個愛國主義者,不用付出成本和代價,太容易了。我要問他一句:你本職工作怎么樣?這是分辨一個真正愛國主義者的放大鏡。
我們離日本有多遠?
很多沒有去過日本的朋友問我: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到底離日本有多遠?
我就反問他:中國足球隊離歐美強隊有多遠?
他就說:就單個隊員技戰術水平、體能來講,好像水平很近,但整個隊一旦上場打起來又好像差很遠。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贏的機會。
我說:你這就講對了,中國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距,就好像中國足球隊和歐美強隊的距離,感覺差不遠,但實際差很遠。因為人家已經霸住位了,你要接近還容易,你要超越很難。
我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生活品質沒有上去,我們的生活品質上去了,生活品位沒有上去。
我當時就講了一個例子:中國很多老板也能買奔馳車當座駕,但是永遠不要忘了,坐奔馳的民族和造奔馳的民族絕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
你有100多萬人民幣你就能買一架奔馳S320,但你要造出同樣價格性能比的奔馳車來,投資100億下去,卻未必能。
很多商品背后印有Made in China,但其實是很多是組裝在中國,設計不在中國,品牌不在中國、核心元器件不在中國、制造工具、機床不在中國,市場渠道不控制在中國,還有,很多精密制造也不在中國,更不控制在中國人手上。
日本真正強大不在于我們前臺所看到的東西,而在于他們的后臺,以及這些能設計這些后臺的高素質的人才!
心態決定未來
你要知道,日本的人口是1.28億,中國是13億,中國是日本的10倍,而國土面積,中國是日本的26倍。但是中國的國土有40%是不可用國土,而日本就沒有沙漠,而且海岸線很長,海洋經濟區域大,海產品極其豐富。所以從人均占有資源上來講,我們并不比日本有優勢。
一個人要否定自己而后自新自強都很難,何況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一直以大中華自居的民族。強者永遠是霸道的,你為了超越他們,你就不得不忍受他們的霸道,就像韓信要受胯下之辱一樣。
我們一定要虛心,我們曾經是日本的老師,但今天他們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們的心態要歸零,一定要把大中華、小日本兩個概念先去掉,這樣才學的快,超越的快。
我們在說別人長處和我們短處的時候,并不表示我們自卑,而是表達我們的自信和自強。
祖上的光榮不講或少講一些也并不表示它不存在,而且一個民族的自信也不能建立在祖上的光榮上。
我們不自卑,也不自負,我們腳踏實地,虛心學習,勇于創新。
我們今天的心態決定我們的未來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