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外交最大硬仗,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到兩星期了
【1】
這幾天,最忙的的一個部門,會是哪個?
毫無疑問,是外交部。
因為7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5點左右,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將就南海訴訟作出最終裁決。
也就是說,這場今年中國外交最大的硬仗(沒有之一),留給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到兩個星期了。
該來的總會要來,現在,決戰終于要來了,沖到第一線的的敢死隊,首先是外交官。
這幾天,外交部里估計都是燈火通明,外交官們估計都是心急如焚,外交官媳婦們估計都是閨房空冷。也別怪外交官們,因為這起訴訟案,后果是極其嚴峻的。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中國必輸。
不利的原因,也不必多說。簡單回顧一下,菲律賓在法庭上提出了大致五大訴求:
第一、南海已遠超過中國的海洋區域范圍,中國無權行使“歷史權利”;
第二、南海九段線在國際法上全無根據;
第三、中國用以聲索南海權利的島礁僅為礁石或低潮凸地;
第四、中國已因干預菲行使主權及管轄權而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第五、中國的造島工程破壞區域海洋環境。
可能在某些細節上,法庭會支持一下中國,比如太平島是島還是礁問題上,按照常識,必須是島,不然馬英九興沖沖登島視察就白干了。如果有淡水、能種菜、可養雞的太平島還不是島,更凸顯國際法庭戴了有色眼鏡。
但在整體裁決上,盡管我們認為南海島礁就是屬于我們,盡管我們認為九段線更有歷史傳承,但畢竟海牙國際法庭不是我們開的。
如果我們有十足把握穩贏菲律賓,估計菲律賓也不會興沖沖鬧到海牙法庭,我們也不會一開始就對這個法庭100個搖頭。
這個法庭,將可能裁定:
1、我們的一些行動違反國際公約;
2、我們的造島工程破壞環境;
3、我們的九段線沒有法律依據……
然后,則是西方的一致聲音:中國必須遵守裁決,否則,一頂頂大帽子馬上會襲來——中國,你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你是國際安全的威脅者,你是……
他們肯定也知道,中國人是最愛面子的!
【2】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最終時刻終于要來臨。
全世界都屏息以待,中南海估計都得加班。
其實,最近一段時間,為了應對這個裁決,中國外交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
外交部長王毅滿天飛,外交部發言人的唾沫在橫飛。
不,決不!中國在以極其頻繁的節奏說不,比如按照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最新的發言,從兩年前到現在,中國說不就沒有斷篇過。
1、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中國政府隨即聲明,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此后,中國政府多次重申這一立場。
2、2014年12月7日,中國外交部受權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明了中國 政府對該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即仲裁庭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沒有管轄權,中國政府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擁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
3、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裁決。中國政府當即聲明有關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針對仲裁庭11月24日至30日就該案實體問題進行的庭審,中國政府再次闡明了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
5、2016年6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于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有關爭議的聲明》,重申中國堅持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仲裁案以及通過雙邊談判解決中菲在南海有關爭議的立場。
……
不引用了,反正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創造性地提出了兩不、三不、四不、五不,乃至更多個不,比國際舞蹈還花樣翻新。核心就是一個:我不接受裁決。
國際輿論斗爭也是殘酷的,我不接受,還要讓其他國家贊同我不接受,所以,最近的外交活動,幾乎無一例外與南海有關。最高領導人去塞爾維亞,塞當即表示,支持中國南海立場;普京同志來北京,南海問題支持中國,也是他的見面禮。
可以說,中國外交目前壓倒一切的工作,就是南海問題。
中國大量資源,包括政治資源、外交資源,以及海量的金錢資源,估計也都向南海問題傾斜。
【3】
法庭結果一邊倒,其實也是必然的。南海仲裁案開庭現場,菲律賓派出了60人的龐大代表團,中國座位上只見筆紙和水杯。(見上圖)
中國牛氣,中國必輸,盡管我們認為這個判決是荒唐的,但畢竟人家是國際法庭。一個正規設立、歷史悠久、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國際爭端解決機構,通過得到國際認可的正當程序做出一個裁決來判定和宣告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諸多權力非法,這無論對中國相關主張的國際合法性和中國的國際形象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關鍵是:我們怎么辦?
在此前的文章中,牛彈琴也談了幾個可能的后果。
第一, 我不理睬。
不管外面洪水滔天,我就當一切沒發生。這固然也是一種對策,以不變應萬變,我就是皮厚。但這肯定是下下策。國際上的唾沫也能淹死人,輿論斗爭中對我相當不利,也會被一些國家抹黑我們不遵守國際法,挑戰現有秩序,是一個麻煩制造者。
第二, 加入論戰。
我們拋出我們的證據,我們也不怕車輪戰,我們還可以讓友好國家支持我們。這其實正是中國現在做的,看誰的喉嚨粗,聽誰的聲音大。但也可以肯定,這最多也就是中策。一些國家會認為,中國就是煮熟的鴨子——嘴硬。畢竟,對方是國際法庭,在國際輿論斗爭中,我們肯定落于下風,肯定每一次辯解會遭到一些西方媒體的奚落。
第三, 果斷出擊。
來而不往非禮也,而且,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按照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江雨教授的說法,既然結果已那么確定,那就須果斷制造新的焦點,轉移外界的視線,減輕中國的外交壓力。
具體怎么辦?
比如,在裁決作出前幾天或當天,在黃巖島開工造島,或者徑直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在國際上制造嘩然輿論,轉移注意力,這樣裁決出來就沒多少人注意了。
比如,按照一些日本媒體建議的,中國果斷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不起,我不陪你們玩了。
這些有一定道理,但也何嘗沒有一點破罐子破摔,中國外交,需要一場綜合性的進擊。比如:
1, 和菲律賓新政府直接溝通,國際法庭仲裁即使你們贏,你們能拿回島嶼嗎?還是現實一點吧,你不是要投資嗎?中國可以投資,可以幫你們建鐵路、修公路、買香蕉,來來來,我們來達成個合作協議,或者就在12號這天發布。
這樣,估計美國要傻眼了,我們在給你們菲律賓撐腰,你們菲律賓從中國拿錢,這算哪門子戲啊?對中國來說,能花錢解決的事情,就不是大事情。反正中國當冤大頭的事多了,也不在乎再多當一次;而且,能讓南海問題平息下來,這不是幾十億美元的價值所能衡量的。
2、不要和菲律賓纏斗,矛頭要直接對準美國。牛彈琴此前就說過,在南海問題上,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就是牢牢地揪住美國:你就是黑手,你才是麻煩制造者,你自己都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卻處處來拿公約說事,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這其實也是符合輿論傳播規律的。中國再有理,如果跟菲律賓斗,總是你沒理!怎么辯解你都沒理,輸了更是沒理。
中國揪住了美國,揪住了美國軍艦在中國家門口巡航,不管美國“自由航行”多么冠冕堂皇,大家自然也清楚:這是美國在欺負中國。
仗著自己的艦隊天下無敵,于是在中國家門口不斷逡巡,時不時還闖入一下12海里范圍,這不是耀武揚威和欺負弱小,又是什么?
3、新熱點,新熱點,新熱點。
盡管中國的駐外大使們已經全面動員,拋頭顱、上電視,寫文章、登報紙,從不同水平、各個角度,論證中國南海政策的合理性,指責美國人狼子野心、唯恐天下不亂。
盡管國社、人日等社評一篇接一篇,還推出了不少英文視頻。但坦率地說,在當前輿論斗爭中,中國還是處在下風。硬實力還有限,軟實力更不夠,關鍵時刻,自然也就硬不起來。
那就必須有新的熱點。除了上面一些不太好的建議外,其實,包括:
(1)、新的國際大事件,比如類似巴黎的恐怖襲擊,敘利亞局勢的急轉直下,恐怖主義要強烈譴責,但如果形成焦點,自然轉移了部分國際注意力。
(2)、美國軍艦在哪里?估計這兩周,美國也比較知趣,軍艦很少來南海,日本軍艦更躲得遠遠的,其實,從輿論斗爭看,美國再來“自由航行”,可能反而是中國機會。對峙、跟蹤,乃至碰撞,極端事件更有利于中國輿論斗爭,畢竟這是中國家門口,美國現在來,不是自找晦氣嗎?
這兩個星期,中國軍艦估計正在南海找著美國軍艦撞呢。當然,斗爭還是要有理有利有節,大家親吻表達下意思就行了,再深入就是耍流氓了……
(3)、中國周邊的其他焦點。這個其實就不用多說了,小金同志,就看你表現了……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