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一共多少總統?很多可能你都沒聽過
導 讀:中華民國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被推翻,38年間產生了許多位“總統”。除了正式大總統外,還有許多諸如臨時大總統、代理大總統、代總統、國民政府主席等,而且在過渡時期有許多高官攝行大總統職權。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孫中山:1912年1月1日,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在任44天: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3日
袁世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中華帝國開國皇帝:1912年3月10日-1916年6月6日
黎元洪 :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袁世凱繼任,在任1年: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復任大總統,在任1年: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馮國璋:代理大總統,在任1年: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
徐世昌:中華民國大總統,在任4年: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周自齊:1922年3月,署理國務總理;后攝行大總統職務,在任9天: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
高凌霨:以內務總長兼代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權,在任4個月: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
曹錕:中華民國大總統,在任1個月: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
黃郛:代理內閣總理,并攝行總統職權,在任1個月: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3日
段祺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臨時執政,在任1年半: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
胡惟德:1926年3月,出任賈德耀內閣外交部總長;4月,兼署國務總理并攝行臨時執政,在任1個月: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
顏惠慶:1926年5月13日,顏惠慶內閣宣布復職,并攝行大總統職權,在任1個月: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
杜錫珪:以海軍總長代理國務總理并攝行大總統職,在任近4個月: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
顧維鈞:國務院外交總長兼代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10月1日至12日兼財務總長職);1927年1月,正式組閣,任國務總理,并攝行大總統職,共在任8個月: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
張作霖 :1927年6月18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就任陸海軍大元帥,行使大總統職權,在任一年: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
汪兆銘:國民政府主席,在任8個月:1925年7月1日-1926年3月 23日
譚延闿:代理國民政府主席,1926年3月-1927年3月;國民政府主席,1928年2月-1928年10月
胡漢民:國民政府主席,在任10個月:1927年4月18日-1928年2月7日
蔣介石 :國民政府主席,1928年10月-1931年12月;代理國民政府主席,1943年6-月1943年10月;國民政府主席,1943年10月-1948年5月;中華民國總統,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
林森:代理國民政府主席,1931年12月-1932年1月;國民政府主席,1932年1月-1943年8月
李宗仁:中華民國代總統,在任8個月: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