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朱云來父子都擔憂這件事 為啥?
2016年07月05日 15:49 ?來源:鳳凰國際智庫 來源:政事兒
“房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這不很奇怪嗎?”
6月28日,朱镕基之子、中金公司前CEO朱云來,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一次晚餐會上做出上述表述。
在這次晚餐會上,朱云來用專業的金融話語分析了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業。
作為朱镕基之子,朱云來行事低調,也極少接受媒體采訪。但最近幾年他還是經常會出現在各種大型論壇和活動中。譬如,今年4月23日,在濟南舉行的“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朱云來以“金融專業人士”身份參會;去年在烏鎮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他是嘉賓之一,以中金公司原董事長身份出席。
據公開資料顯示,朱云來1977年20歲時考入南京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專業,畢業后進入中國氣象局,不久即赴美留學,獲得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大氣物理學博士學位。后在美國金融領域工作多年。
隨后,朱云來轉行選擇了會計學,還考取芝加哥德保羅大學的會計學碩士學位,畢業后進入財經領域工作。1998年回國后,朱云來進入中金公司擔任高級經理,2004年出任中金公司CEO,至2014年辭職,掌舵中金公司10年。
2014年,從中金公司辭職后,一直關注互聯網金融的朱云來,除了這次談論房價外,以前很少談及。
而其父親朱镕基,在任總理時,房地產調控是其主導振興經濟的改革政策之一。退休后,朱镕基也以出書或演講形式,幾次對中國房地產業發表看法。
朱云來:“房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這不很奇怪嗎?”
在6月28日的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針對記者關于房價的提問,朱云來回答道:“房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這不很奇怪嗎?”
朱云來認為,現在地產過剩但普通人仍難買房,背后原因在于信用持續擴張。他估算,目前每年平均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近3萬元,扣除日常開銷剩1萬元,再乘以居民總數近6萬億元;而全國百城房價平均在1萬元/平米左右。因此,一年能夠勉強存1萬塊錢的人,買一個30平米的房子要承擔不止30倍的債務。
朱云來說:貸款出去的錢不是存款,而是債務增加。“一個地產商剛從銀行借了一百億,存在銀行里就是存款;或付了水泥廠的錢,水泥廠(把這筆錢)存在銀行里還叫存款。很多人看不明白這件事。”
“我們通脹率很低,CPI只是整個GDP的一小部分,但是我們的投資品比方說住房,住房的價格指數是迅速在增長的,至少一年7%。”
朱云來還擔憂地指出,目前確實存在“剛性泡沫”現象,“沒有系統的破產機制,這個故事永遠地往下說,不停地印鈔票補窟窿,這個情況是會愈演愈烈的。”
朱镕基在任時:“現在房地產有點熱,不敢說過熱,不能再這么干下去了”
“政事兒”注意到,朱镕基作為國務院前總理,在任期內,房地產調控是其主導的刺激經濟政策之一。
在朱镕基任總理4個月后,國務院決定黨政機關一律停止實行了40多年的實物分配福利房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頒布《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的服務。這直接刺激了房地產業的復蘇。
但隨即,朱镕基就對房地產過熱感到擔憂。
在2011年出版的《朱镕基講話實錄》第四卷中,刊登了2000年底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他講到:“房地產業里面的弊端大得不得了,里面的門道可多了……現在房地產有點熱,不敢說過熱,不能再這么干下去了”。
這主要源于地產空置率高及貸款風險大。2002年國慶節,朱镕基視察深圳,針對房地產熱他表示:“有些城市,不是全部,房地產有一點熱,空置率太高,而且還在增長。”
朱镕基解釋道,內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房地產公司,二、三成的資金來源是向銀行貸款,而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購買用戶也是向銀行貸款,房地產本身百分之六十以上是靠銀行貸款,風險很大。但是目前具自付能力的市民占少數,很大一部分是高級房地產,而且價漲得很快,這一部分不屬于廣大市場的購買力可以適應,靠臺灣、香港和外國投資者來買房子,價格越推越高,房子越蓋越多。
2003年1月,朱镕基召開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這也是其任期內的最后一次全體會議。那次會議講話,也被媒體視為是朱镕基的卸任總結。據《朱镕基講話實錄》第四卷中《值得紀念的五年》一文顯示,在這次全會上,朱镕基對房地產過熱表達了擔憂。
“中國的泡沫經濟已經形成,房地產過熱,風險太大。我們銀行的同志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因為這些錢都是銀行的。我再一次向銀行的同志忠告:你們也許這兩年就升官了,你們也許就不會再干銀行工作了,以為出了問題可以讓后來人收拾。”
朱镕基退休后:“房地產(問題)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錯誤”
卸任后,朱镕基以出書或演講等形式,幾次對中國房地產發表看法。
2011年4月,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日時,朱镕基作為清華大學校友回到母校。在清華大學學術報告廳,朱镕基與清華學子交流了農業發展、房地產改革、教育制度等多個方面。
據媒體報道,在這次交流中,朱镕基還重點談論了房地產問題。
朱镕基說:“最近呢,還有一種謬論呢,國外的報紙也有,國內的報紙也有,說這個房地產項目這么沉重,都是過去這個分稅制搞壞了,說稅收都收給中央來了,地方沒錢了,所以它只有發展房地產才有錢?狗屁!”座談現場爆發大笑。
對此,朱镕基反駁到:“(財政收入)總共8萬億,一來一回(地方)收回來7萬3千億,還少啊?還沒錢?現在地方有的是錢。這房地產(問題)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錯誤。”
朱镕基說:“我們制定了一個錯誤的政策,就是房地產的錢,都收給地方政府,而且不納入預算,這不得了。這個錢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價抬得那么高。這個絕對不是分稅制的錯誤。地方沒少收錢。”
延伸閱讀:最新!不是北上廣深,6月房價漲得最快的是這10城
(整理自央視財經)
中國指數研究院7月1日發布《2016年6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自去年5月份房價止跌回升后,百城住宅均價已經連續十四個月出現環比上漲。
數據顯示,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73個城市中,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南京、廈門、嘉興、溫州、廊坊、佛山、武漢、合肥、昆山、蘭州。
而一線城市中,深圳房價環比上漲1.97%排名第十五位,北京房價漲幅為1.96%緊隨其后,不過上海房價的環比漲幅為1.17%已排在二十名開外,廣州房價環比上漲0.53%排在四十七名。
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部分熱點城市收緊政策持續升級。
其中,南京官方表態,為緩解局部區域供應偏緊狀況,將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加大商品住宅上市供應。
而近期房價漲幅明顯的合肥將在七月開始執行針對購房者的差別化信貸政策,提高首付門檻;此前針對土地價格過快上漲也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高價拿地的開發商必須在土地出讓合同簽訂的一個月內一次性付清土地出讓金。
蘇州政府此前也緊急出臺了土地“限價令”,引導房企理性拿地,防止土地市場過熱。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