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轉任銀行后私分7000萬 舉報者遭死亡威脅
2016年07月10日 16:23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郝成 ?原標題:遭死亡威脅,恒豐銀行高管舉報董事長分得7000萬
副市長改任銀行董事長后,即組織高管分錢,個人獲得7000萬?
7月10日,恒豐銀行高管向《中國經營報》提供證據顯示,自其向媒體爆料以來,即受到死亡威脅。“遺憾的是,媒體報道兩個月,沒有任何主管、監管單位公開表態。”
在7月9日,有媒體刊出某高管在東亞銀行的賬戶信息,上面清晰顯示2000萬資金入賬情況,從而坐實“分錢”一事。報道還指出,董事長蔡國華分得資金為3850萬元,稅前則約為7000萬。
2016年5月以來,媒體陸續報道稱,恒豐銀行董事長蔡國華曾在2015年初組織多名高管“私分”過億資金,且蔡國華被舉報年薪八倍于行長,且在多家企業任職。
蔡國華此前為煙臺市副市長、國資委黨委書記,其于2013年末赴任恒豐銀行董事長。而恒豐第一大股東,即煙臺國資委控股企業。
兩個月前,恒豐銀行高管分錢、內部購股等問題同時爆出,隨即,內部購股被緊急叫停,而高管透露,分錢正發生在內部購股之前,系由蔡國華指令他人在東亞銀行為高管辦理開戶,隨后蔡將各個高管單獨喊入辦公室發卡。
而目前媒體曝光的東亞銀行賬戶信息,即屬于其中某位高管——上海衍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向其卡內匯入近2000萬元。
而《中國經營報》此前通過公開途徑查詢發現,蔡國華等現任恒豐高管,集體出現在上海注冊的多家投資公司中,其中,即有上海衍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遭死亡威脅,恒豐銀行高管舉報董事長“私分”7000萬
蔡國華則至少出現在八家投資企業里,這些企業共同特點是,名字中各有“佐”、“衍”二字,且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均為胡宗亥,蔡國華、宋恒繼則分別擔任執行董事和監事。這些“佐衍系”企業,注冊時間較為集中,恰是被高管舉報分錢的2015年上半年。
此前,高管們曾向媒體細談分錢,指出高管層分別獲得800萬至2000萬不等資金,但蔡國華本人明顯不在這一范圍內。而內購股配資方案中,高管則可以實現最高達1:9的配資比例,即自己出一份錢,即可獲得十倍相應股份。
更為蹊蹺的是,內購股之前,還曾有一家“煙臺市潤士通投資有限公司”被曝現身認購行為中,但記者核實,該公司并不真實存在。
7月10日,有地方銀監部門人士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時指出,從媒體的一系列報道來看,蔡國華等高管在內購、兼職、薪酬等方面涉嫌嚴重違規,而分錢一事目前已有重要證據被貼出,相關部門只需照此調取東亞銀行記錄即可查證。
“兩個月沒有任何公開表態,主管、監管部門集體沉默,這種情況非常罕見。”該人士稱。不久前,曾有傳言稱煙臺市政府某部門牽頭調查此事,但記者電話聯系核實時,對方以反問否認:“主管是國資委,監管是銀監局,怎么會輪到我們調查?”
記者注意到,中國銀監會山東監管局所設“股份制銀行監管處”,并不監管恒豐銀行,該局專門設有“恒豐銀行監管處”。
此前,恒豐銀行曾兩度發聲稱不存在違規內購股及分錢情況,但媒體隨后即以證據推翻這一回應。而主管及監管部門則始終未發聲。
請掃描攀西商界網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