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欺客宰客”別只用罰款一招
來源: 人民網2016-03-09 16:34:00 你坑兩千,我罰你十萬,如果你再坑,我罰得更多,你敢欺客宰客,就讓你傾家蕩產。”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海南團開放日上表示,去年關于海南旅游市場的投訴大幅減少,欺客宰客現象基本消失,背后的原因就是“重罰”。海南還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規范旅游市場。
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宰客的黑心商人看重的就是經濟利益,通過經濟重罰,不法商家當然“肉疼肝顫”。這種懲治是“以毒攻毒”,讓心懷不軌者面臨不可承受之重,喚起敬畏之心,促使以儆效尤。
但也要指出,經濟處罰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管理的全部。對行政與市場監管而言,切忌“以罰代管”。罰終歸是“馬后炮”,出了事再罰,不如常態化的預防監督。另一方面,如果市場管理者只會罰款,也會引發“罰款生財”的質疑。如果管理者常去管轄的商家處暗訪,第一手情況恐怕盡在掌握,規范與治理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將問題扼殺于萌芽狀態,市場的整體環境必然趨向健康。對于屢教不改的不法商人,則應令其“關門大吉”,觸犯法律的,當依法懲處。
管理工作中,最要不得的就是顧及地方形象的“掩蓋子”,或是在事實真相還未查清之前試圖“蓋棺定論”。前段時間,“天價魚事件”就一度讓哈爾濱的管理者很被動。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先稱店家“明碼標價不違規”,在社會反復追問之下,當地成立調查組,最終認定這是一起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劣事件,吊銷涉事飯店營業執照,對店主罰款50萬元,同時啟動對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的問責程序。這種劇情反轉,本來可以避免。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媒體開放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長陸昊也表示,“天價魚事件”不是偶然的,對由此暴露出的問題,政府不會袖手旁觀,將加強建立和完善政府日常監管制度、企業自律制度和集中的有權威的投訴制度,全面改進市場主體和基層干部的理念和觀念,也歡迎媒體和社會繼續監督。
一起宰客事件,引發一場軒然大波,甚至令一個地方蒙羞,這樣的負面漣漪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很多問題確實不是偶然的。營造規范有序、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既要求管理者擺脫“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僵化治理模式,又考驗著管理者依法行政、進行潤物細無聲地常態化監管的智慧。對地方管理者而言,這不是單純的面子問題。市場環境也不只是面向外來游客的,良性循環的市場終將惠及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