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社論:愛國不應折騰自己人
2016年07月18日 10:23 來源:澎湃新聞網 原標題:【社論】愛國不應折騰自己人
最近,國內的社交媒體又熱鬧了起來。一批人換了頭像,兩批人互相拉黑了朋友圈,還有一些人自發監督明星和普通人的一言一行。某女歌手曬出日本出游照片,被炮轟“不理國事”,更多藝人因沒有及時表態而招罵。
國家主權不容退讓,必須寸土必爭,但以折騰自己人的方式“愛國”,不僅蠻橫而且滑稽。在事態還沒有惡化到砸車傷人的時候,有必要給日漸沸騰的情緒澆點冷水,談一談愛國的正確方式。
愛國應該是理性的,不能以“反正我愛國”為名肆意發泄。和平崛起是中國的長期既定戰略,中國政府對爭議問題的一貫主張也是談判協商、和平合作。盲目渲染緊張氣氛,是對世界大勢與中國發展的雙重無知。
近日,臺灣藝人蔡依林和姐姐到日本旅行,姐姐在網上開心分享和蔡依林于日本明治神宮外取景拍下的合照,被炮轟“不理國事”
去年9·3閱兵當天,明星范瑋琪微博“曬娃”被眾多網友批“不愛國”
許多人一提愛國就愛搞整齊劃一,仿佛所有人都得說同樣的話、發同樣的圖、關心同一個話題,不如此便是異類。可是沒人說得清,搞整齊劃一的意義是什么。目的完全被手段壓倒,群體在自我陶醉中迷失。
其實,明星曬娃、秀幸福不是愛國的對立面,而是國家強大的標志與目的之一。一個正常國家除非遇到緊急狀態,那么需要的是在其位者謀其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該受到侵擾和指責。“朋友圈動員令”調動起來的不是真正實力,在淘寶上跟芒果干宣戰也只是徒增笑柄。
愛國,更需要行動而非口號,更需要自律而非律人。與保持喊口號的隊形相比,建設好這個國家才是最重要的事。不光高樓大廈、機場高鐵需要建設,還有一些建設事業是看不見的,比如法治,比如國民公共外交素養。
中國走到今天,早已不復近代史上“弱國無外交”的慘境,不再需要倚靠悲情式的內部動員來應對外部挑戰。無論國家還是國民,都應該更從容。具體到每個人,少一些荷爾蒙激蕩,多聽一些冷靜、專業的發言,才是盡到了建設自己的義務。
請按一按掃一掃,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