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案將密集出臺:村民變股東
2016年08月16日 07:13 ?來源:鳳凰財經綜合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集體資產不明晰、所有權被虛置等問題突出。據《經濟參考報》消息,農業部日前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至22個,與此同時,能讓農民變成村集體“股東”的農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改革試點正在全國多個地區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頂層設計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今年有望密集出臺。
業內人士表示,價值數萬億元的資產和資源是集體經濟存在的根基,通過改革,很多遺留問題將成為歷史,不僅能夠確保資產保值增值,集體資產盈利后的分配問題也能得到解決,能更好地保障農民個人的財產權利。
各地試點在積極推進的同時,頂層設計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據《經濟參考報》消息,今年我國有望圍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指導文件,包括“關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指導意見”,以及“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征管辦法”等。
實際上,把握好土地集體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經營的關系是當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今年將進一步擴大整省試點。按照此前定下的時間表,今年是此項工作全面完成前的倒數第二年。在專家看來,土地確權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必須要做到前面的。只有通過確權頒證,才能確定土地對應的權屬關系,才能隨即展開其他各項改革工作。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