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自貿區 海關積極爭取先行先試政策
2016-09-09 ? 來源: 四川省政府門戶網站 ? 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將于下月接受國家相關部委的驗收,驗收通過即可封關運營,屆時四川海關特殊監管區“一區四中心”將全部投入運營。9月5日,成都海關組建自貿區建設推進小組,成都海關新聞發言人表示,四川建自貿區已具備良好硬件基礎,成都海關將全面對接四川需求,積極向海關總署爭取先行先試政策。“一區”即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四中心”即成都空港、成都鐵路和瀘州港、宜賓港四個保稅物流中心。這一體系正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基礎。
作為我省重要的開放平臺,今年1月至7月,成都高新綜保區外貿值占據全省外貿半壁江山,去年底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在全國35個綜保區中排名第三。位于成都雙流機場旁的空港保稅物流中心,今年前七月的監管貨值也突破了7億元。今年1月才投入使用的瀘州港保稅中心,僅半年時間就入駐了多家物流企業,監管貨值已經超過4000萬元。隨著今年7月宜賓港保稅物流中心通過驗收,在內陸地區,我省保稅物流中心的數量是最多的,將全面形成水陸空保稅物流體系。“自貿區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創新。”成都海關新聞發言人表示,將緊跟四川建設自貿區的步伐,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從三個方面深入推進海關監管制度改革創新:將4個沿海自貿區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經驗全面在川復制;全面對接四川和企業需求,凡具備條件的改革事項,積極向海關總署爭取先行先試;
對前期自主改革創新事項進行評估,符合條件的逐步在川全面推廣。
海關特殊監管區,是沿海四個自貿區推進改革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地方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依托。2012年2月,省政府與海關總署簽訂合作備忘錄,明確在川推動建設“一區四中心”;2014年,“一區四中心”建設列入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內容,并成為四川開放體制建設的重點加以推動。截至目前,“四中心”已全部完成審批。(記者 曾小清)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