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間借貸資金約800億:較高峰縮水1/3,近半陽光化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2016-09-26 19:54 來自 長三角政商
字號
“據相關部門估算,溫州民間借貸資金總額在2009年下半年超過1200億元,目前大概在800億。雖然總量減少,但更為健康理性:近半借貸資金在民間借貸服務中心登記備案,通過該中心借貸的民資中超過1/4流向實體企業。”9月26日,溫州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余謙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2012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確定了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等12項主要任務。
溫州市金融辦的數據顯示,2012年4月至今,當地已設立7家民間借貸服務中心、12個備案登記服務點以及10家民資管理公司,新增74家社區銀行和47家小微企業專營機構。2013年~2015年,全市銀行貸款平均利率、民間融資綜合利率連續三年下降。同時,金改溢出效應顯現,全國各地已成立民間借貸服務中心、民資管理公司等1000多家。
澎湃新聞從市金融辦獲悉,金改以來,溫州民間借貸備案金額累計達到385.7億元,占民間借貸總規模的48.2%,民間融資“契約”撮合資金比重從不足5%提升至約20%。至7月底,全市銀行貸款平均年利率為6.23%、民間融資年綜合利率16.54%,分別比2011年底下降2.43、8.9個百分點。
余謙分析,溫州民間借貸總額減少,原因是2011年民間金融危機爆發后出現企業破產、老板跑路等情況,一些民間借貸無法償還,形成壞賬。加之此前有些企業將錢投入房地產領域等,影響了實體企業發展,也缺乏富余資金。此外,老百姓炒房、炒煤等投資不當,造成資產縮水。
“我個人認為,目前溫州人對炒房的熱情并不高,原因是炒怕了。溫州人最先炒的肯定是本地房產,溫州的房價從1998年的2000元/平方米上漲至2011年的3萬/平方米,但接下去是連續40多個月的下跌。以2011年最貴的樓盤‘鹿城廣場’為例,當年每平方米8萬,現在不到4萬。這幾年,溫州房產有回暖跡象,但相比蘇州、南京、合肥和杭州等地,漲幅是比較溫和的。”余謙說。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