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量拋美債買日債,外匯儲備配置“新局面”能持續(xù)嗎?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蔣夢瑩
2016-10-25 07:45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自2月16日日本銀行(日本央行)引進負利率政策后,至今正好過去半年多時間,日元對美元匯率升值了15%左右。 東方IC 資料
今年1-8月,中國增持日本國債約8.9萬億日元(約合86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與此同時,減持美國國債約480億美元,其中8月減持337億美元,為2013年來最大降幅。中國為何減持美國國債、增持日本國債?這種“新局面”能持續(xù)多久?
日本中央銀行金融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瑞穗實業(yè)銀行(中國)獨立董事許少強告訴澎湃新聞,在整體外匯儲備規(guī)模不變的情況下,減持美元資產、增持日元資產主要還是出于國家外匯儲備資產配置和避險的考慮。他分析認為這次調整資產配置的出發(fā)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對美元加息預期漲幅不大,相較之下更看好日元;另一種可能是,過去美國國債持有太多,非美元外匯儲備占比較少,尤其可能是日元配置較少,加上近期日元比較強勁,而作為避險貨幣,日元的表現也比較穩(wěn)健。但他從匯率的角度分析說,很多人都認為美元比較堅挺,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定日元今后就一定會走強,因此很難斷定這種配置是否是收益導向的,其今后的可持續(xù)性也是不確定的,還是分散風險的可能性較大。
自2月16日日本銀行(日本央行)引進負利率政策后,至今正好過去半年多時間,日元對美元匯率升值了15%左右。春季以后,受英國退出歐盟等問題的影響,買入日元出現加速。在英國決定退出歐盟的6月24日,日元對美元匯率暴漲至99。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明向澎湃新聞表示,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增持日本國債與美元加息的關系并不大,主要還是出于匯率的考慮,日元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都在升值。同時他也強調美元市場依舊強勁,中國減持美債的趨勢也不會持續(xù),在未來幾年美債仍是值得投資的重點。因此這次是綜合考慮了匯率、收益率、風險等外匯儲備管理多元化的體現。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