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選6位紀委書記 跨了好幾步(名單)
原標題:中央新選6位紀委書記,跨了好幾步
撰文|劉柳
連日來,中央密集調配了一批紀委書記。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這輪新上任的紀委書記,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跨省,二是跨界。跨省是中央干部交流精神的體現,這么多干部跨界又是為何?
答案就在去年1月30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會議審議通過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指出要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黨委和紀委的監督,并首次提出拓寬選人用人渠道,紀委書記、副書記人選可以從紀檢系統外產生。
眾所周知,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有聲有色,效果顯著,紀檢干部功不可沒。與此同時,紀檢部門承擔著巨大壓力,也被寄予更高期待。選誰當紀委書記,顯然分量極重。
紀檢干部隊伍專業性極強,如何在保證隊伍戰斗力的同時不斷激發活力呢?拓展選人渠道就成為了必要環節。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紀檢體制機制改革的大方向后,省級紀委書記的選任模式立刻呈現出新變化。中央紀委率先示范,“空降”一批反腐干將,比如中紀委第十紀檢監察室主任陳輻寬任山東紀委書記,還有現任山西省委副書記的黃曉薇,她兩年前從監察部副部長的崗位空降山西任紀委書記;江西省委副書記姚增科,此前則從監察部副部長履新天津紀委書記。
此外,吉林紀委書記崔少鵬、遼寧紀委書記陳小江、山西紀委書記任建華、廣西紀委書記于春生、湖南紀委書記傅奎、寧夏紀委書記許傳智、西藏紀委書記王擁軍也都有在中紀委任職的經歷。
除了中紀委“空降”之外,一大批優秀的系統外干部被補充到紀檢隊伍中來,除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劉惠、任正曉、劉奇凡、蔣卓慶、劉昌林外,還包括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常松履新黑龍江紀委書記,遼寧省委常委、秘書長陳超英任河北紀委書記,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書磊赴北京任紀委書記,湖南副省長張碩輔轉任云南紀委書記,寧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雁飛出任四川紀委書記,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徐海榮出任新疆紀委書記。
這批跨界干部普遍具有多崗位工作經歷,熟悉地方治理和基層情況,即使到了新崗位、換了新角色,也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比如58歲的陳超英,曾留學比利時,是艦船慣性導航技術專家,步入仕途后轉戰天津、遼寧、河北,三度進入省(市)委常委班子。在反腐形勢比較嚴峻的河北,他的工作讓人眼前一亮。長安街知事APP也曾作過介紹,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已經初步展現出它的優越性,無論誰來當紀委書記,關鍵要增強“四個意識”,看齊中央,把中央政策落實到位,這就是做好工作的行動指南。
還有一些系統外的干部,把原來工作領域中的好做法帶到紀檢工作中來。福建紀委書記倪岳峰是清華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博士,2011年2月被任命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并主管環保工作。倪岳峰在福建省環保廳調研時指出,推動環保工作的關鍵,要在落實上下真功夫。改變被動應對的現狀,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對環境違法案件一視同仁、嚴格執法,提高環保工作權威性。從數年前就提出落實主體責任,變被動為主動和嚴格執法這三條來看,倪岳峰對環保薄弱領域開拓性工作的要求,和中紀委對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要求不謀而合。
值得關注的是,在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紀委系統也成為了黨重點培養鍛煉優秀干部的平臺,紀委干部既能從系統外來,也能到系統外去。近期,黑龍江紀委書記黃建盛,以及上文提到的姚增科、黃曉薇等相繼出任省級黨委副書記,林鐸更是跨省出任甘肅省長,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干部全面綜合能力的統籌培養。
當前反腐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紀檢監察工作責任重大,對于紀檢干部的選拔更應高標準、嚴要求。暢通紀檢干部的入口和出口,始終把紀檢監察干部放在黨的干部隊伍“大池子”里,“一潭水走活”,才能真正把敢于堅持原則,勇于監督執紀問責的優秀干部選出來。
2016年11月02日 20:44 ?來源:長安街知事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