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副主席:金融業“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鳳凰財經訊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兩會”后首個國家級大型國際論壇,旨在“與世界對話,謀共同發展”,今年于3月18-20日舉行,以“中國與世界: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為主題。鳳凰財經全程報道。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論壇上表示,一些金融機構忘記本源、偏離主業,盲目搞多元化、全牌照,熱衷于跑馬圈地掙快錢,導致主業不主、副業不副,有的甚至是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這種現象在金融業各個領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有的甚至通過通道、表外等方式規避監管,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大的風險。
陳文輝建議,要有效防控金融業面臨的風險,總要求就是要加強和改進監管。
以下為演講實錄:
陳文輝: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想利用這個機會系統地談一談金融風險及其應對的問題。
中國金融業當前有六大風險值得關注:一是脫實向虛的風險。這對于金融業來說是事關行業方向和根本的風險。金融業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就失去了盈利的基礎,最后必然會出現系統性風險。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最后只好由財政買單。
目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著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的問題。剛才易董事長說到2016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8.3%。2016年,金融業的凈利潤達到20286億元,與同期全國國有企業23158億元的凈利潤大體是相當的。這個數據也可能說明金融業經營得很好。這個數據也說明金融領域資金空轉以錢炒錢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
二是金融業偏離主業的風險。這是一個戰略層級的風險,對企業、行業都會產生整體上的影響。一些金融機構忘記本源、偏離主業,盲目搞多元化、全牌照,熱衷于跑馬圈地掙快錢,導致主業不主、副業不副,有的甚至是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這種現象在金融業各個領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有的甚至通過通道、表外等方式規避監管,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大的風險。
三是公司治理失效的風險。這是操作層面的重大風險。金融機構一張紙就可以換錢,有著很強的公共性和巨大的外部性。如果股權結構不合理、監管不到位,公司治理就可能扭曲,內外部監督就會失效,金融機構就容易被個別人實際操控,甚至淪為其實現私人利益的提款機或融資平臺。一旦出現大的風險,最后往往是由全社會來買單;
四是激進經營的風險。金融機構本來給人的都是四平八穩、文件經營的形象。但是,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不顧風險、片面追求利潤,在收益率上盲目攀比。事實上,如果我們把風險、流動性等作為加權因素來綜合考慮,各類金融產品的收益率不同就有其合理性,并不是越高越好。
五是資產負債錯配的風險。金融機構資產負債在期限、結構上存在一定的錯配是正常的,也是利潤的來源之一。但從實際來看,一些金融機構通過走通道、加杠桿等方式,大大加劇了資產負債錯配程度,人為加大了金融市場短錢長配、長錢短配的風險。最近,有一些做資管產品的搞資金池,隱藏很大的風險;
六是流動性的風險。這個風險主要是一個表象,或者是其他風險結果的體現。一些金融機構偏離主業,激進經營,不注重資產負債的合理配置,甚至挪用資金,最后就很有可能導致流動性的風險。
當前,金融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們在應對金融風險上,既要把握基本規律,更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要更新觀念、敢于擔當、主動作為。
首先,就是要真正地樹立起實體經濟的意識。實體經濟是立身之本,對于處在工業化中期的中國而言更是如此。要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重要的戰略定位,作為一條基本的規律,貫徹到金融的各個領域,確保行業不犯方向性的錯誤。金融創新必須要以提高實體經濟運行效率為目標,要堅決防止以錢炒錢、自我循環膨脹的現象。
其次,要回歸本源,專注主業。術業有專攻,實體經濟與金融之間的差異很大。實體經濟中不熟悉的領域,金融業往往很難做好。同樣,金融內部各業之間差距也不小,有的金融機構自己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卻這山望著那山高,老想著走捷徑。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真正基業常青的企業往往都專注主業、深耕市場。金融業只有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是切實健全公司治理機制。金融機構作為公共性很強的公司,要求股權分散是合理的、正當的。另外,管理層職權應該規范。比如,對于大股東擔任董事長要有一定的約束,CEO盡量是職業經理人,這樣既有利于規范公司治理運作,也有利于培養真正的金融家;四是堅持持續穩健的經營。
要有效防控金融業面臨的風險,還有一個總的要求,就是要加強和改進監管。最近這一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管部門對風險的熟視無睹。防控金融風險,監管部門責無旁貸、首當其沖。要通過補齊短板來健全監管制度,加強監管協調,實行嚴刑峻法,讓監管長出虎牙利齒,真正負起責任來,一定要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有讓他怕,才能讓他打消投機的念頭。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改革轉型、市場規則的逐步完善、金融監管的持續加強,金融風險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防控,金融也將在為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