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再次升級 嚴控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
近日,不斷升級的房貸政策,昭示著我國房地產調控的進一步加強。
以北京為例,24日,央行發文規定離婚一年以內的房貸申請人,商貸和公積金貸款均按二套房信貸政策執行。22日,北京要求非京籍家庭在北京購房需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17日,北京開始執行“認房又認貸”政策,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5%,二套房不低于60%,并且認定有商業性住房貸款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均為2套房。
對此,金融人士表示,貨幣信貸的較快增長是導致高房價的重要原因之一,為確保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應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控制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
樓市又瘋狂?
“賣家報價728萬,買家從7點半‘砍價’到夜里11點半,745萬成交。”今年春季,朋友圈流出了這樣一筆北京房產交易。京城房價已吹響了沖鋒的號角。
劉先生2014年初在南五環的亦莊開發區買了一套92平米的二手商品房,“南北通透,在亦莊定位中高端,入手價366萬元,最近總接到中介的電話,已經詢價到700萬元了”。
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月,存量房網上簽約套數14630,僅3月16日一天存量房網上簽約1306套,環比15日增加12%。
多地樓市調控加碼
除北京外,近日廣州、石家莊、鄭州、保定、長沙也接連發布了新政。
廣州非本市戶籍購房資格延長至5年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不得補繳。
石家莊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首套住房時,須提供近2年內連續繳納12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鄭州凡屬補繳且補繳日期在2017年3月17日之后的社會保險證明、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不再作為購房的有效憑證。長沙暫停對在限購區域內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
控制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
面對房價上漲,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表示,貨幣信貸的較快增長是導致高房價的重要原因之一。商品房需求包括居住需求和投機需求。居住需求反應了商品房的商品屬性,投機需求反應了商品房的金融屬性。當投機需求大于居住需求,商品房利用其很強的保值增值金融屬性,成為了吸納超發貨幣最重要的資產池。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也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目前,有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曾經一度帶動了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的房價過快的上漲,進一步推高了實體經濟發展的成本。要解決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失衡問題,應通過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化土地改革,加快監管協調機制,妥善處置不良資產,確保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
何立峰認為,需要控制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業,加大政策解讀和信息發布的力度,加強市場主體的溝通,增強政策透明度,向社會釋放積極的信號,引導各方面對未來發展形成良好的增強市場的信心。
此外,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關于炒房的問題,要利用稅收杠桿進行抑制和打擊。核心是對兩個環節征稅:交易環節和持有環節。在交易環節,對持有兩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在房產交易環節,可增加稅收成本,如加大契稅及房產增值稅(扣除同期銀行利息成本后)。持有環節方面,對持有三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可征收持有稅。
“房地產是個高杠桿的活動。在對房地產價格的急劇上漲要給予特別關注之后,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控杠桿,把杠桿控制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上,提高首付就是降杠桿最直接的一個舉措。” 魯政委說。
來源:人民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