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腐敗”對基層民眾是“頂級禍害”
? ?來源:新華社
? ?這些腐敗雖涉及金額不大,但直接損害群眾利益,老百姓對此感觸最深,怨念最大,是當前損害干群關系、黨群關系的重要原因
隨著正風反腐持續保持高壓態勢,許多黨員干部已經明確了將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重要性,自覺踐行“反四風”和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時刻“照鏡子、正衣冠”,經常在思想深處“洗洗澡、治治病”。
? ?但從基層實際情況來看,仍有一些領導干部,迷戀以往不受約束、肆意妄為的權力,仍不收手,仍在利用職權搞著“雁過拔毛”式的腐敗。
? ?一些基層干部在經手資金或者項目時,利用在資金撥付、審核批準、經手管理、驗收項目、政策傳達等方面的職務便利,以貪污、挪用、截留、索取好處等方式,撈取非法利益或者謀求好處。這些腐敗雖然涉及的金額不大,但直接損害群眾利益,老百姓對此感觸最深,怨念最大,是當前損害干群關系、黨群關系的重要原因。
? ?某些基層干部大搞“末梢腐敗”,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在湖南寧鄉,一位村干部連貧困學生微薄的助學金都不放過,1400元的助學金他都要抽走400元當作好處費。而在征地拆遷、涉農惠民資金、醫療衛生、農村“三資”管理、村級工程建設等“有利可撈”的領域,“末梢腐敗”愈加呈現出易發、多發的特點。
? 以農村危房改造為例,近年來,國家加大了相關領域資金的投入力度,但某些村干部卻動起了“歪腦筋”,對危房改造資金“上下其手”,讓惠民政策“縮水走樣”。湖南江永縣、湘鄉市就發生過多起村干部截留、侵占或者擅自處置危房改造資金的案例,影響極為惡劣。有的農村群眾反映,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成為少數村干部手中的“香餑餑”,不給好處,困難群眾很難拿到指標。能拿到指標的,要么是村干部的親戚,或者送過禮的建房戶。困難群眾要想拿到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不請幾頓飯,或者“意思意思”,那就得靠邊站。
? 記者通過調研了解到,“末梢腐敗”大多發生在鄉鎮(街道)村組(社區)兩級。一些基層干部利用群眾不熟悉政策、監管制度不健全等“漏洞”,想方設法從專項惠民資金中“揩油”,層層“扒皮”。
? ?一位鄉鎮黨委書記告訴記者,在鎮村一級,“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群眾監督太難”的現象非常嚴重。少數基層干部認為“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而基層監管體制不健全正是“末梢腐敗”多發、易發的關鍵原因。惠民資金政出多門,尤其是涉農資金由多個部門負責,各部門形成相對封閉的運行系統,涉及中央、省、市、縣、鄉鎮多個層級,戰線長、范圍廣、環節多,各層級以書面審查為主,容易出現監管缺位,給侵占、挪用等行為留下了可乘之機。
? ?想要讓“末梢腐敗”無所遁形,首先,需要基層黨委、紀委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加大執紀問責力度,織密基層監督之網,不給腐敗分子以可乘之機。
? ?其次,推行監督巡查力量“進村入戶”,拓展基層信訪舉報渠道,是一條操作性強、威懾力大的路徑選擇。例如,2016年開始,湖南瀏陽市紀委將針對信訪總量較高、“四風”問題突出、財務管理混亂等村級黨風廉政建設問題,更大范圍地開展專項巡查。
? ?此外,還必須提高信息公開力度,防止基層權力“暗箱操作”。權力“暗箱操作”“封閉運行”是滋生腐敗的重要原因。建立“透明審批”“陽光村務”,把鄉鎮監管與村民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基層干部依紀依法辦事,才能有效根除“末梢腐敗”。劉良恒(新華社湖南分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