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豈能變“老板”
來源: 新華網2016-02-04 10:54:00
近日,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院一名研究生跳樓事件引發輿論的強烈關注。事后,該校眾多學生在網上發帖,認為這起事件并非偶然,該名研究生曾遭受其導師張代遠長期的打壓和冷暴力,并揭露張代遠要求研究生上繳實習工資、強行收取論文版面費、語言暴力、騷擾女學生等劣跡。目前,張代遠已經被學校取消了碩士導師資格,并停止了一切教職活動。
就目前已知的情況看,尚不能斷定導致該研究生跳樓的原因皆源自其導師。但眾多學生眾口一詞的指責,不能不引起公眾的關注。若這些指責屬實,那可真是觸目驚心了,不將結果調查清楚,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我們還要問,這些指責為何在跳樓這樣的慘劇發生之后才突然爆發出來?這些學生難道之前沒有向學校及相關部門反映過?正像一個網帖所說,該校一名女生曾向輔導員反映過張代遠騷擾,但輔導員回復說“沒有證據,只會給自己招惹麻煩”。看來,為了不給自己找麻煩,一些高校對師德失范的問題,確實沒有行之有效的制約措施。
當前,在不少高校里,由于師生之間權利的不對等,學生制衡手段的薄弱,學校監督的缺席,原本和諧的師生關系,已經異化成冷冰冰的“勞資關系”。近些年,在一些高校,許多研究生流行把導師稱作“老板”,但有時師生關系可能比“老板”和“雇員”的關系還要扭曲,因為學生可能連離職、跳槽、要求第三方仲裁的機會都沒有。早在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周光禮主編了《中國博士質量調查》一書,調查了1000多位博士、博導和博士培養單位負責人,其中60%的學生認為,他們承擔了導師課題一半以上的任務。為導師“打工”的情形如此常見,除了科研需要外,恐怕還是因為很多學生根本沒有拒絕的底氣。
不否認我們大多數導師還是認真負責、愛護學生的,多數師生關系不至于如此極端。但我們長久以來習慣了對尊師重教的強調,這種對“君子”的贊美,卻疏于了對“小人”的防范。幫導師處理生活上的雜事,替導師代課、改卷子,合規矩嗎?讓學生無償幫自己完成課題,有沒有道理?對于這些不健康的師生關系,事前沒有規定,事中無法申訴,事后難以追責。小惡不去,危害漸大,最終就容易造成惡劣的師生關系,這不僅是對于個體學生的折磨,對于整體的研究生培養、科研水平的提升都危害甚大。
要改變這種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南京郵電大學的這起事件足以警醒我們,必須正視師生之間太過懸殊的等級關系,相關制度探索也應趕緊跟進,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提供保障。(王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