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部級單位曬三公預算 總額減約1.3億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16-04-16 11:42:42 2016年“三公”預算總費用約49.7億元;接待費用總額降1.4億,出國費用有所增加
截至昨晚8時許,共88個中央政府部門公布了2016年“三公”預算,總費用約49.7億元,比去年減少約1.3億元。其中接待費用減少額度最高,降低了1.4億元,但出國費用有所增加,上升約6500萬元。
占比最高的依然是公務用車費用
今年公布“三公”預算的單位與去年基本持平,共88個,總額約為49.7億元,與去年89個單位公布的總額約51億元相比,下降了約1億元。49.7億元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公務用車費用,總額約為29.6億元,占比達59.7%。占比最少的是因公接待費用,為7億元,占比約14.1%。
“三公”經費中,唯一增加的是因公出國費用,上升了約6500萬元。共有10個單位的出國費用增加,總額約為7800多萬元,其中體育總局、新華社、國家發改委的增支額度列前三,分別為4500萬元、1500萬元和850萬元。
國家發改委對于出國費用增加的解釋是,由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發改委,有關涉外任務持續增長,再加上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工作不斷加強,赴外協商談判任務大幅增加,所以相應增加2016年因公出國(境)費預算額度。人社部等10個部門則削減了出國費用,總額約1300萬元。
今年公車、公務接待費用保持下降趨勢
與去年相同,今年公車、公務接待費用保持了下降趨勢。
公務接待費用比去年減少了1.4億元,總額從去年的約8.46億元減少到了約7億元。有68個部門的公務接待費用與去年持平,還有國稅系統等17個部門共減少了1.4億元;其中共有17個部門削減了接待費用,總共減少了約1.4億元,絕大多數由國稅系統減少,降低了1.3億元。國管局等三個部門增加了接待費用。
公車支出則比去年減少了6000余萬元,總額約為29.6億元,其中有7782萬元用于購車,僅占總費用的2.6%,剩下的約28.8億元均用于公車運行維護。其中購車費用減少了約6600萬元,但是有18個部門今年有新購車計劃,國管局、公安部、海關系統在這方面的支出列于前三名,分別為3760萬元、1151萬元和480萬元。
不過,國管局今年的公車總費用與去年保持一致。另外,國稅系統、海關系統、質檢系統的公車運行維護費用位列前三。
焦點1 因公出國
近90部門出國經費預算13億
昨日,公布“三公”經費預算的88個部門共列出國(境)預算130694.53萬元,相比去年增加6500多萬元,增加了5個百分點。其中國家體育總局、中科院、外交部出國經費最多,國務院港澳辦、國家信訪局、國家機關工委三個單位最少。
中國貿促會出國預算超4000萬
今年出國預算較多的單位包括國家體育總局、中科院、外交部、農業部、財政部、中國貿促會等,體育總局為28410.82萬元,比去年增加了4500萬元。中科院預算為9411.52萬元。中科院解釋,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擴大科技合作與交流是促進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科技迫切需要“走出去”的大環境下,其通過嚴格控制出國團組數量,大幅壓縮出國經費預算,實現了出國經費預算只減不增的目標。
中國貿促會的出國預算為4208.98萬元,占到該單位所有“三公”經費的92%。該單位未在“三公”情況說明中有具體解釋。在其職責介紹中,該單位提到,其主要職責包括組織中國經濟貿易代表團出國訪問與考察,與有關國際組織、區域性組織及各國貿促機構和商協會開展交流與合作等。
宋慶齡基金會增幅最大,達213%
88個單位中,有69個單位的出國(境)預算均與去年持平,10個單位比去年有所增加,9個單位比去年減少。增幅最大的為宋慶齡基金會,從去年的47萬增加到今年的147萬,增幅為213%;降幅最大的為國家糧食局,從去年的194.84萬元下降到今年的128.02萬元,下降34%。
宋慶齡基金會在“三公”經費說明中解釋:本年“三公”經費預算較2015年預算和執行數增加100萬元,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其承擔的對外文化交流,特別是國際青少年交流交往內容不斷增加,原有出國費規模難以適應一定規模的任務要求。經報中央有關部門核準,增加2016年出國費指標100萬元。
全國政協辦公廳今年增加了100萬出國經費,其表示,這是為歐美同學會開展工作需要而增加的。減少出國經費最多的人社部,今年為1692.32萬元,減少了434萬,降幅達20%。該部解釋,出國經費減少是因為該部參加的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而2016年為非大賽年,相應出國經費也減少。
參加奧運會,體育總局新華社出國費用增加
在出國經費上,新華社從2015年的1200萬元增加到2700萬元,緣何增加這么多?預算報告中解釋稱,考慮到2016年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四年一屆的夏季奧運會,以及增加多項冬季項目的世錦賽報道工作,2016年新華社因公出國(境)報道費用比2015年有所增加。
同樣因為參加里約奧運會而增加出國經費的還有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在說明中解釋,其“三公”經費預算中因公出國(境)費,主要用于優秀運動隊出訪參加國際比賽及適應性訓練支出,進行體育友好交流,參與國際體育事務及體育援助。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比2015年增加4500萬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奧運會參賽相關預算。
焦點2 公務用車
部級領導用車1100余輛
今年,88個部門公車共安排資金約29.6億元,有28個部門公車預算減少,僅有2個部門預算增加,其余單位基本保持持平,其中養車打算花約28.8億元。另外,繼去年首次公開部級領導用車,今年公開的部級領導用車為1100余輛,占比約1%。
僅兩部門公車預算增加
兩個預算增加的單位分別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家行政學院,兩家均有公車購置計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6年“三公”經費比2015年預算增加132萬元,全部為公車購置費增加,購置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擬更新購置6輛公務用車,替換使用年限已超過10年的待報廢車輛。國家行政學院表示,2016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增加14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按照有關標準新增4輛省部級領導干部用車。
減少公車預算的部門中,國稅系統公車購置及運行費比2015年預算數減少了2114.99萬元;中國氣象局的公車運行費減少了1924.62萬。
公安部的公車購置費增加了593萬元,公車運行費減少1756.33萬元,其表示,主要是由于近幾年公安部開展公務用車改革,部機關和部分符合車改范圍的部屬單位停止了公務用車購置更新工作。目前部分單位的公務用車改革已完成,需購置更新部分超期行駛的公務車輛。同時,由于公車改革后公務用車數量進一步減少,其運行維護經費也較去年有所壓縮。
2014年起公車改革啟動,因此從去年起,不再購置新車成為了“新常態”。
在昨日公開預算的88個部門中,僅有18個部門有購車計劃,其中,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今年公車購置預算最高,約為3760萬元,不過,該項預算與2015年持平。查詢發現,其購置預算高,主要因為納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2016年部門預算編報范圍的單位不止該局本級,還包括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辦公室等8個單位,其中包括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花園村幼兒園。
據統計,雖然大量單位都不再買車,但已有車輛基數較大,2016年上述88個單位養車費用合計28.8億元。
少數部門部級領導用車占比超50%
繼去年中央部門首次公開部級領導用車數量,昨日公開三公的88個部門中,除了用文字形式詳細介紹了各個單位的車輛總數,還有83個部門公布了部級領導用車,初步統計為1100余輛,占所有車輛總數的1%左右。去年80個部門公開部級領導用車數為1200余輛。
在部門的車輛占比中,部分部門部級領導用車占比超50%。例如截至2015年6月1日,中國僑聯所屬各預算單位共有27輛車,其中部級領導干部用車18輛,占比約66%。截至2015年6月1日,中國工程院財政撥款安排的車輛共23輛,其中部級領導干部用車14輛,占比約60%。中國工程院表示,按照中央車改工作要求,已對其中4輛部級領導干部用車進行了封存并上交了4輛一般公務用車,目前正在主管部門處置和批復過程中。
在此輪公開部級領導干部用車中,國資委排名第一,為126輛。截至2015年6月1日,國務院國資委及所屬各單位共有車輛790輛,其中部級領導干部用車126輛,包括國資委、監事會現職部級領導干部用車和各離退休干部局管理的離退休部級領導干部用車。
國家發改委排名第二,截至2015年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共有車輛174輛,其中部級領導干部用車56輛、一般公務用車116輛。
2014年7月,歷經20年的公車改革迎來了中辦、國辦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取消黨政機關一般公務用車、向黨政機關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啟動公車拍賣。
車改之后,只有部級以上領導還有公務用車,因此在去年的預算公開中,首次曬出了部級領導用車情況。不過按照車改方案,副部級以下的官員都取消公車后改為發放補貼,但在今年的預算里面并沒有看到公車補貼這一項。
焦點3 公務接待
17部門降低公務接待費預算
88個國家部委中,今年的公務接待預算總額為70590.62萬元,比去年下降14017.42萬元。17個部門的公務接待費預算比去年有所下降。
“八項規定”促公務接待預算降低
從統計結果來看,國稅系統是減少接待預算最多的,從去年的38118.7萬元,到今年的25126.06萬元,減少了12992.64萬元。主要是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壓縮公務接待費和公務用車及運行費。
同樣是為了嚴格執行“八項規定”而減少公務接待費的,還有國家衛計委,今年的205.48萬元公務接待預算比去年減少了112.38萬元。
中國氣象局今年的公務接待預算為2609.91萬元,相比2015年,減少了187.59萬元,主要原因是為了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各級單位繼續壓縮“三公”經費預算,比上年只減不增。
同時,工信部今年的公務接待費預算比去年減少了281.89萬元,共744.54萬元,原因是為了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有關規定而壓縮開支。
僅3個部門公務接待費預算比去年增加
公務接待費預算增加的情況并不多。88個國家部委中,僅3個部門比去年增加。其中,公務接待費增加最多的是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今年的公務接待費為69.69萬元,比去年增加了50萬元。根據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布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說明,增加50萬元是因為統計口徑調整,將外賓接待費納入公務接待費統計范圍。
其次的是住建部,今年的公務接待費為30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6.04萬元。住建部在“三公”預算說明中表示,主要原因是2016年參加“人居三”(第三次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大會和第三次籌備會議,相應增加出國及招待費用。
另一個增加公務接待費預算的部門是中國工程院,今年為28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2萬元。根據其說明,主要原因是工程院代表國家在國際工程科技界的地位和影響力提升,深化開展工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工作任務增加,相應增加公務接待費預算。
A06-A08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溫薷 鄧琦 王姝 黃穎 吳為 趙實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