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財過好退休生活
來源: 涼山新聞網2016-04-26 16:11:00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老年退休人群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為了老了有更好的生活,自己為數不多的存款及僅夠生活所需的退休金,應該如何規劃,才能抵抗物價上漲,并讓自己過上相對舒服的老年生活呢?不久前在采訪西昌某國有銀行理財師周建的時候,他抽屜里面厚厚的一堆理財案卷中記者找到了一起關于老年人的理財案列,通過理財師的規劃,讓他們的理財計劃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理財案例:
周康祥今年64歲,他和老伴都是縣上的退休教師,每月的退休金合起來約有7500多元,另有定期存款25萬元,有兩個孩子都已成家,且經濟條件都還可以。周老師平時愛好下象棋、練太極、旅游,是個非常樂觀向上的人。但是有一段時間,棋友們發現老周好像有什么心事一樣,每天都愁眉緊鎖的,話也沒有以前多了。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周老師的大兒子為了給小孫女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準備把原來舊房子換成離孩子學校近一點的商品房,但資金上有點缺口,老周夫婦有心幫孩子一把,又苦于自己的積蓄較少,把錢拿出去后,老兩口的養老資金也就基本花光了,因此這些日子才有些郁郁寡歡。聽完老周的煩惱后,棋友們紛紛獻策,有的寬慰他不要太操心兒女的事,有的則建議他去做些投資來賺錢。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棋友們雖然只是隨口建議,但老周卻聽進了心里。回家后,老周便和老伴商量著要把存在銀行里的錢拿出來去做些投資。
周老師希望能給大兒子買房子支持一下,另外將自己的存款靈活運用起來,讓資金在保值的基礎上再增點值。
由于兩人身體都還健康,周先生希望每年拿出1萬元作為旅游支出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疾病也無法避免,周老師希望通過保險將社會醫療保險無法報銷的醫療費用涵蓋進來。由于對投資理財的事不太了解,周老師找到了理財規劃師幫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劃,將資金有效地利用起來。
理財建議:
西昌市某國有銀行國家職業資格二級理財規劃師周建分析認為:雖然周老師夫婦的收入穩定,每月的開銷也不多,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需要在進行投資活動之前留足生活應急資金,以應對生活中意外的資金需求,如生病就醫、家中失竊等。此外,也建議周老師為自己和妻子購買一些針對老人的商業保險,以保障兩人的身體健康和減輕家庭的資金風險。
投資規劃:
拿出一半資金給兒子買房如果周老師將全部資產拿出給兒子買房,那么老兩口的養老資金就會沒了著落。針對這樣的情況,周建建議他將資金對半分,一半資金給兒子買房,剩余一半用來理財養老。如此一來,既能幫兒子減輕部分買房負擔,又能保留部分養老資金。
目前周老師全部為存款的理財方式,面臨貨幣的貶值和購買力下降風險等挑戰,便顯現不足。考慮到退休老年人的投資方向應該以安全性為首要考慮因素,同時也要考慮到流動性和收益性。我們建議以存款、國債、人民幣理財和貨幣基金等低風險產品作為主要投資工具。
周建建議,周老師家的資產較少,可用于投資的資金也不多,家庭資金的風險承受能力偏低,因此,周老師投資應以穩健為主,建議他將剩余的10萬元養老資金用來配置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穩利精選基金,風險低,收益穩定,10萬元投入,一年能獲益1萬元左右,對于退休老人來說,是非常合適的投資選擇。
另外,可保留5萬元做人民幣理財產品,例如某月月分紅產品,月月本金返還,歷史參考年化凈收益約為5.6%,以1000元遞增的規則,還可以滿足我們將每月的剩余資金部分放入該款理財,自動循環,充分利用資金。
保險規劃:
從目前家庭收入及支出情況來看,二人的社交及旅游資金不要擔心,為了更好地保證退休生活,考慮到教師單位有配置一定的保險保障,我們也建議周老師和老伴可適當配置人身意外保險及補充醫療保險。此類型的產品保費較低,保障性好,有利于將兩人的保險保障提前到更合理的水平。因為他們兩人都有社保、醫保等保障,建議老兩口先各自買個意外險的卡單,壽險有年齡上的限制,有些意外險沒有,比如某保險產品,300元保一年,內容包括:航空意外險500萬、私家車和公共交通搭乘意外險100萬,還有緊急醫療和援助服務100萬等,性價比較高。
本報記者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