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研院所試點體制機制改革 允許科技人員兼職
來源:四川新聞網 ?時間:2016-05-10 09:27:11 我省選取42家科研院所首批試點體制機制改革
“分類改革”和“強化激勵”是本輪科研院所改革的兩大關鍵詞
根據不同科研院所的功能定位,分別確定五大類院所的改革主要任務
對科研院所離崗創業科技人員在3年內使用原單位儀器、裝置、場地、冠名等有形無形資產給予優惠支持
將建立科研院所、科技人員、戰略合作者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形成科技人員持股比例較高,管理層、技術骨干相對持大股格局
本報訊(記者 張嵐)如何通過深化科研院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四川創新動力活力,推進轉型發展?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科研院所改革總體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試點推進方案》,首批選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等42家與四川重點產業融合度高的各類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組織開展試點,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為突破口,充分釋放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等要素活力,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
我省有270多家科研院所,從業人員超過10萬,科技人員超過5萬。按照計劃,到2020年,我省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將全面推進,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分類定位、分類管理體制機制,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和激勵政策體系。
從方案內容來看,“分類改革”和“強化激勵”是本輪科研院所改革的兩大關鍵詞。
根據不同科研院所的功能定位,我省分別確定了五大類院所的改革主要任務:促進中央在川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全面就地轉化;推進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去行政化,推進形成現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科研院所為突破口,推動轉制類科研院所整體或局部實行股份制改造,全面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圍繞重點產業需求,探索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長效機制,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參照省屬科研院所改革模式引導市、縣屬科研院所創新發展,推進其與中央在川及省屬科研院所資源整合集成。
不同特點的科研院所又都面臨同一個問題: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為此,我省科研院所改革堅持人才為先、強化激勵,要讓科研人員的創新勞動與利益收入對接,“陽光燦爛”地獲取利益回報。
具體而言,我省將抓好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及時給予職務發明人獎勵和報酬、鼓勵科技人員離崗創辦企業、允許科技人員兼職取酬等已有政策的全面落實,同時抓好新一批試點舉措的推進實施。
為破解科研院所科技人員活力不足問題,我省提出,將對科研院所離崗創業科技人員在3年內使用原單位儀器、裝置、場地、冠名等有形無形資產給予優惠支持。科技人員兼職獲得的專利等知識產權,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或事前約定享有相應的權益,同等條件下擁有優先受讓權和被許可權。科技人員離崗創業期間,社會保險由原單位代為繳納,所需費用由離崗創業人員和所在企業共同承擔,繳費基數按照原單位同類人員確定。
此外,我省還將建立科研院所、科技人員、戰略合作者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形成科技人員持股比例較高,管理層、技術骨干相對持大股格局,將科技人員切身利益與創新創造、產業發展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