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摔倒老人扶起道德心
來源: 涼山新聞網2016-05-18 10:46:00 “要不是建行工作人員和好心的兩位市民及時施以救助,大家都對老人不管不顧,后果真的不堪設想。”“現在這個社會就需要這樣正能量的事情來引導大家正確對待問題,重拾助人為樂的精神。”近日,一起好心人與建行工作人員聯合救助摔倒老人的事件得到了周圍群眾的鼓勵與肯定,紛紛點贊他們的行為傳播了正能量。曾幾何時,扶老人是人之常情的事,可如今,扶老人卻成為存在高度風險的事,人們看到老人摔倒都要考慮對方是不是訛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蕩然無存。
點贊
路遇老人摔倒 西昌市民伸手相扶
“啪!哎喲哎喲……”“快、快扶起老人,好像絆到‘腦殼’了。”5月11日上午10點半左右,一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拄著雙拐行至西昌市龍眼井街中國建設銀行涼山分行物貿分理處附近時不慎摔倒,還好相鄰較近的一男一女好心人及時伸出援手,順勢將老人扶起。
“老人本來腿腳就不方便,這下又摔得不輕,急需要找個陰涼地休息一下,咋個辦!要不我們去給旁邊建行的工作人員說一下,看他們愿不愿意讓老人進去等待救援?”“人家正在營業,里面客戶也多,不好這樣做吧”……正當兩位好心人商量著如何安置老人時,細心的大堂助理趙映陶主動上前詢問,并連同兩人一起將癱軟的老人扶到大廳內的休息區,倒水、聯系家人、撥打救助電話。
“在看到老人目光呆滯、臉色蒼白、頭部腫大流血的癥狀后,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我們立即聯系老人家屬,無奈老人年齡太大、表達含糊不清,身上也沒有電話。所以,我們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報警。與此同時,也安排工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大廳內排隊的排隊、取錢的取錢,一切井然有序,并沒有引起圍觀。”中國建設銀行涼山分行物貿分理處網點經理陶竹告訴記者,從扶老人進大廳到120急救車到來,整個過程10分鐘左右時間,怕老人再出其他意外,她和趙映陶寸步不離的守護在老人身旁,照顧著她。
市民
助人為樂 我們應當義無反顧
隨著近年來“老人摔倒無人敢扶”事件頻發,一方面我們聽到了對“世風日下”的集體譴責,另一方面卻是“好人難當”的無奈感嘆。而面對“老人摔倒扶與不扶”這道難題,陶竹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看到老人摔倒,假裝沒看見從一旁走過,看似避免了被訛的風險,但也會讓自己感到良心不安。畢竟,摔倒的訛人者只是極個別,即便真的碰到訛詐之人,相信也會有旁觀者證明自己的清白。相信人間正道,以微薄之力,扶起摔倒的老人,對自己的心靈也是一次洗禮。”陶竹告訴記者,救助過程中,建行上級監控中心也通過監控了解了現場情況,在一番詢問后,鼓勵他們繼續發揚這種助人為樂的企業文化。一再囑咐所有員工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義無反顧的進行幫助。
“我沒覺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相信別人遇到了,也會這樣做。”面對記者的采訪,趙映陶謙虛道。“其實,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居多,比如第一時間把老人扶起來的兩位好心人,在看到老人被抬上救護車后才默默離開。再比如當時網點內熱心腸的客戶們,在旁出謀劃策、噓寒問暖,緊張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呼吁
扶起老人扶起道德心 精神文明更難能可貴
“每個人都有老年親屬、都會有變老的那一天,如果人們心中的信任危機永遠持續下去,不愿意邁出救人的那一步,那么最終也會作用到你自己身上。”
“其實我以前也害怕惹事,但有一次幾名好心人幫助我的親人趕走尾隨的小偷后,我也會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勇敢站出來幫助他人。”
“如何在助人同時保護自己,避免善心受到傷害,可以通過一些具體方法來避免,比如在扶起摔倒的老人前,找兩個路人作為見證,最好再一道將老人送去醫院。”
面對“老人摔倒該不該扶”的難題,網友和市民們各抒已見,袒露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必要性,并建言如何在做好事的同時保護自身權益不受傷害。
“尊老愛幼、樂于助人是我們從小就樹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老人摔倒無人敢扶’拷問著傳統美德,也拷問著社會信仰。在物質文明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更要懂得精神文明的可貴。”西昌市精神文明辦相關工作人員說,做好事反被咬一口的現象其實只是極個別人的不齒行為,我們不能以此就丟棄了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相反更應該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感染更多的人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文明生活環境。 鄒翔 記者 米色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