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白拉古村的老君山上,又響起輕脆的嘭嘭聲。幾位身披羊皮的老者,敲起手中的羊皮鼓,舞動著身體,跳起了古老的俚濮羊皮鼓舞……攀枝花市俚濮彝族延續傳承千年的感恩太陽活動得到了重新啟動。
據當地彝族老鄉介紹,老君山是彝族人心目中的神山,每年當地彝人都會在老君山的最高點舉行延續傳承千年的感恩太陽活動,幾年前為發展風電,需要在此地建風能發電塔,彝族老鄉們認為在神山上建風力發電塔會激怒山神,所以不同意在老君山修建風力發電塔。
在攀枝花市工商聯直屬協會攀枝花市俚濮文化研究會會長(當地彝族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與當地彝族村民以及施工方多次協調,最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按照彝族文化習俗,把塔基修建成可以祭祀的平臺,塔身涂成彝族人的圖騰,在塔身78米處開一個窗口,供族人從這里觀看一天中的日出與日沒。
由于風電工程建設的需要,俚濮人延續傳承千年的感恩太陽活動也被迫中斷。最后在風電公司恢復竣工之日和太陽生日之時,感恩太陽活動重新啟動。
當地人認為,懂得感恩太陽、祭拜太陽的民族和懂得感恩太陽的人才會得到冬天陽光的恩賜,一年四季萬物才會有陽光養護,有太陽神靈的養護才能風調雨順,人們才會健康快樂生活,因此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們需要共同用各種方法來感恩祭拜偉大的太陽神靈。這種民俗祭拜感恩活動延續上千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攀枝花市俚濮文化研究會是經攀枝花市民政局2007年9月批準成立,攀枝花市工商聯作為業務主管單位。從2007年成立以來,研究會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研究、挖掘、開發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對攀枝花市仁和區俚濮八大文化《飲食、民風民俗、民間藝術、建筑、農耕、古工業、古商貿、古軍事》資源、淵源、分布、構成,遺址、遺跡等歷史文化有序全面的深入普查和調研,對民族地區俚濮文化及歷史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編寫、保護、傳承等做了大量工作。
輸入搜索關鍵詞,查詢您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