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金沙江畔的攀枝花市鳳凰花開,滿城紅霞。比花更驚艷的,是城市逆境中奔跑的“加速度”。攀枝花直飛鄭州、廈門、濟南航線開通,成昆鐵路復線米攀段加速建設,攀鋼百米鋼軌直供印尼雅萬高鐵,釩鈦新城17個新基建項目進入國家盤子,攀枝花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5G產業核心器件生產線落地,港資“攀枝花·銅鑼灣時代廣場”項目簽約……
從暮春到初夏,短短一個多月,數十項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在這座城市生根、開花、結果。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攀枝花擦亮“英雄本色”,提升“城市溫度”,重裝上陣再出發,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1
擦亮本色 重裝上陣再出發
4月17日,又一個寫進攀枝花發展歷史的日子。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成為攀枝花首家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民營企業,又一艘重量級“護衛艦”入列“攀鋼航母艦隊”。
55年發展歷程中,攀枝花用一個又一個工業發展實績,贏得了三線建設“英雄城”的榮譽。新時期如何續寫城市榮光?接續傳承攀枝花工業基因,攀枝花市委高位謀劃新形勢下攀枝花發展路徑,提出“工業不強不叫攀枝花”。
在這樣的發展理念主導下,一年多來,攀枝花既有打破相關制造技術封鎖的成果,也有填補國內空白的先例,還實現了電子信息產業“零”突破。
工業圖強離不開龍頭引領,攀枝花響亮提出:圍繞攀鋼這艘“工業航母”,做強產業鏈上下游和左右端,形成一批配套企業,打造“航母艦隊”,與攀鋼一起集體“出海”,共同搶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增強綜合競爭力。
“航母”出征,動力強勁。日前,由攀鋼自主研發、從試生產到批量供貨不到半個月就完成的出口型道岔鋼軌,發往印度尼西亞。作為中國高鐵技術“整體出口”的第一單,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的印尼雅萬高鐵項目全部使用攀鋼鋼軌。
如今,在我國鐵路上,攀鋼的PD3鋼軌成為標配,我國已投用的高速鐵路中超七成高速鋼軌產自攀鋼。作為世界上覆蓋標準最廣、規格最多的鋼軌生產企業之一,攀鋼能夠生產世界最高要求和最嚴標準的鋼軌系列產品。
“護航艦艇”,快速跟進。攀枝花力興鈦業科技有限公司廠區,一個個碩大的蒸餾罐、淋洗罐擺放在氯化車間外等待安裝,車間內近4層樓高的氯化爐、收塵器已經安裝完成。這個攀枝花新引進的鈦金屬深加工項目投資30億元,產品包括鈦合金板材、管材等。項目著眼于延伸攀枝花鈦產品產業鏈、提升鈦產品附加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在攀枝花,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釩鈦重大項目還有很多:天民鈦業100噸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粉末冶金制造中試及產業化項目建成試車;卓越釩業含釩廢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項目建成運行;山青釩業4000噸五氧化二釩擴能項目建成兩條生產線準備調試;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一支向新而生,向強而長,充滿力量的“攀鋼航母艦隊”正集結“出海”。
集群出征的豈止“攀鋼航母艦隊”,“工業強市”目標所指,是一場決勝未來的宏大布局。
今年1月13日,攀枝花正式提出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努力在新的國家戰略中發揮新作用、做出新貢獻。
“再赴國家戰略”成為英雄攀枝花再出發的方向。去年7月落子的攀枝花“兩城”,則上升為再現英雄榮光的一盤“大棋”。
“兩城”在哪里?站上保安營的山脊,目光所及,東西兩側一片開闊,沿群山伸展,猶如城市“雙翼”,釩鈦高新區、花城新區坐落其間。
然而,峽谷起飛,要比在平原地帶設定更堅定的方向、擁有更強大的動能。
4月26日,釩鈦新城傳來好消息:釩鈦新城包裝儲備的17個總投資237億元的新基建項目已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儲備。
“這17個項目涉及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類,目前已開展前期工作,并完善了立項等手續,爭取年內開工建設一批。”釩鈦高新區(釩鈦新城)經濟發展局負責人介紹,近期還有10大類、38個釩鈦新城建設項目將陸續啟動。
作為攀枝花城市發展的另一“翼”——攀西科技城也把今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共推出重大項目60個,總投資273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類15個,五大區域高地帶動類14個,科創及大健康產業類31個。
9個月砥礪奮進,“兩城”建設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釩鈦新城成為川西南、滇西北基礎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力強的產業園區;攀西科技城生產生活生態配套設施逐步成型。
讓夢想照進現實,“兩城”快速成長憑什么?
“看得見的,是成績與收獲。看不見的,是動力與期盼。”這就是攀枝花人的回答。
動力,來自于主動融入新時期國家戰略大格局的使命擔當;期盼,來自于攀枝花人民對更高質量美好生活的向往。
撥開疫情陰霾,攀枝花按下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把“兩城”建設的“成績單”加速轉化為再赴國家戰略的“入場券”。
2
提升溫度 “5115”工程號角催征
4月27日,攀枝花吹響第五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集結號”。這場國家級產業盛會將于年內舉辦,籌備工作全面啟動。
按照《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攀枝花共識》,攀枝花和秦皇島市將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爭創“一南一北”兩個國家級康養產業發展試驗區,并輪流舉辦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
“北有秦皇島,南有攀枝花”。打響康養牌,攀枝花底氣十足。多業融合、快速崛起的康養產業,已成為攀枝花重返國家戰略的另一個重要支點。
如果說,“工業不強不叫攀枝花”體現了攀枝花這座城市的“硬漢”輪廓,那么,蓬勃發展的康養產業則為其賦予了“暖男”氣質。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富饒豐盛的物產資源,攀枝花在全國率先提出“康養”概念,成為全國康養產業的首倡者、先行者和標準的提供者,目標鎖定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
在攀枝花,“陽光”也可以帶來豐厚的“真金白銀”。
2013-2019年,康養產業帶動攀枝花游客總量從1040萬人次增至3014萬人次,年均增長19.4%;帶動旅游總收入從102億元增至415億元,年均增長26.4%。2019年,康養產業帶動全市房地產投資突破100億元,市外人群購房占比達57.3%。
2019年底,“陽光”開啟了攀枝花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聞者向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沿著這個思路,攀枝花盤點優勢,梳理出“養身、養心、養智,避寒、避暑、避霾”6大理念,圍繞“一核一帶三谷”康養產業布局,全力實施康養文旅“5115”工程,即:加快建設5個國際康養旅游度假區、10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康養村、100個康養旅居地和50個醫養結合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使攀枝花康養按下“暫停鍵”。而今,隨著“5115”工程全面重啟,全域康養在這座城市多點開花。
鹽邊縣紅格特色小鎮,成為項目集聚的熱土。在總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的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內,現有在建項目15個,其中基礎設施項目11個,產業項目4個,概算總投資68.6億元。目前各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另有一番如詩風景。作為重點規劃的特色康養村之一,已投入4000多萬元建成游客接待中心、阿考廣場、觀景平臺、停車場、游客棧道、新山村旅游村寨和傈僳文化展示廳。結合當地獨特的少數民族特色旅游資源和新山梯田等自然風光,新山村繼續建設“最美古村落”“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目前,新山傈僳梯田二期項目建設已經全面鋪開,將重點建設一個博物館,形成一條特色文化旅游街道,增加康養旅游配套設施。
像新山村一樣,全市10個特色康養村都在立足“特色”做文章,打造出村村有亮點、戶戶有特色的康養村。目前,迤沙拉村、中心村和新山村已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金沙江畔的金雅仙客陽光暖、江水美。作為100個康養旅居地之一,這里既有像公園一樣的環境,還有星級酒店般的服務,已成為熱門康養場所。與此同時,50個醫養結合點之一的康和敏盛正打造國際標準醫養融合服務體系……
隨著“5115”工程的全面實施,工業立市的攀枝花不斷提升“城市溫度”,成為越來越多游子向往的“詩和遠方”。
3
擔當使命 脫貧路上不少一人
上午10點,與村民們一起采收大蒜;中午12點,來到山梁上的脫貧戶家里了解養殖情況;下午2點,走到山坳里的村民家了解飲水情況……
這是鹽邊縣國勝鄉民勝村第一書記方宏近段時間的一天又一天。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融入到團隊里去,就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初心就是在生養我的家鄉生根,我愿意盡最大力量為家鄉父老多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方宏說。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農村居民從涼山州自發搬遷至攀枝花農村山區生活。
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攀枝花以國家使命的責任擔當和開放包容的姿態接納搬遷人員,用真心、動真情幫助貧困人口走上脫貧致富路。
和方宏一樣,攀枝花全體黨員干部將家鄉脫貧當作自己的使命。在這個“大團隊”的努力下,2018年底,全市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據了解,攀枝花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70戶44335人(2019年底動態數),其中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1304戶6623人。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脫貧10181戶41414人,僅米易縣剩余589戶2921人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將于今年底前脫貧。
在米易縣撒蓮鎮中心學校,有一支青少年足球隊,隊員們大多來自涼山自發搬遷貧困家庭。去年6月,這支球隊贏得了攀枝花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甲組冠軍,對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踢足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曾經,為了給家里增添壯勞力,一個名叫刷日約布的孩子一度決定把讀書機會留給弟弟,自己回家務農。最終,在攀枝花有關部門、學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刷日約布重返校園。“有書讀、有球踢。”刷日約布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彝族同胞有句諺語:大山爬得越高,視野越廣闊。小小的足球承載著孩子們無盡的精力和熱情,也成為他們開闊眼界的階梯。因為參加足球比賽,這些彝族孩子第一次走進城市,擁有了一次與眾不同的出彩機會。
這只是攀枝花幫助涼山自發搬遷貧困群眾脫貧無數溫暖故事中的一個。
近年來,攀枝花扎實推進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工作,用真情幫扶貧困群眾,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深入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讓涼山自發搬遷移民隨遷適齡子女與當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教育資助,有效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攀枝花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緊盯剩余589戶2921名貧困人口,6月底前補齊短板,因人、因戶制定“一戶一冊”脫貧計劃,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出臺市級督戰方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其他市級領導帶隊對米易縣有減貧任務的4個重點鄉鎮進行督戰。
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在仁和區中壩鄉,通過黨和政府的精準幫扶,今年33歲的鄧小兵學會了種植百香果。這個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不僅于2018年成功脫貧,還成為中壩鄉的勤勞脫貧示范戶。
在鹽邊縣紅果彝族鄉松坪子村,脫貧戶毛銀安首次走上鹽邊縣會議中心大禮堂的講臺,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報告”。“我靠著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成了遠近聞名的‘牛倌兒’,還當上了村里農民夜校的講師,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毛銀安這篇以《握在手里的富裕記在心里的幸福》為題的報告,講述了他的脫貧故事。
在米易縣撒蓮鎮金花塘村,涼山自發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集中安置點,村民們把醒目的標語——“共產黨瓦吉瓦、人民政府卡莎莎”掛在新建房屋的墻上,表達對黨委、政府深深的感謝。
脫貧攻堅是“戰場”,攀枝花的黨員干部們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幸福日子。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5月5日,立夏。金沙江畔的攀枝花市鳳凰花開,滿城紅霞。比花更驚艷的,是城市逆境中奔跑的“加速度”。攀枝花直飛鄭州、廈門、濟南航線開通,成昆鐵路復線米攀段加速建設,攀鋼百米鋼軌直供印尼雅萬高鐵,釩鈦新城17個新基建項目進入國家盤子,攀枝花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5G產業核心器件生產線落地,港資“攀枝花·銅鑼灣時代廣場”項目簽約……
從暮春到初夏,短短一個多月,數十項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在這座城市生根、開花、結果。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攀枝花擦亮“英雄本色”,提升“城市溫度”,重裝上陣再出發,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1
擦亮本色 重裝上陣再出發
4月17日,又一個寫進攀枝花發展歷史的日子。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成為攀枝花首家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民營企業,又一艘重量級“護衛艦”入列“攀鋼航母艦隊”。
55年發展歷程中,攀枝花用一個又一個工業發展實績,贏得了三線建設“英雄城”的榮譽。新時期如何續寫城市榮光?接續傳承攀枝花工業基因,攀枝花市委高位謀劃新形勢下攀枝花發展路徑,提出“工業不強不叫攀枝花”。
在這樣的發展理念主導下,一年多來,攀枝花既有打破相關制造技術封鎖的成果,也有填補國內空白的先例,還實現了電子信息產業“零”突破。
工業圖強離不開龍頭引領,攀枝花響亮提出:圍繞攀鋼這艘“工業航母”,做強產業鏈上下游和左右端,形成一批配套企業,打造“航母艦隊”,與攀鋼一起集體“出海”,共同搶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增強綜合競爭力。
“航母”出征,動力強勁。日前,由攀鋼自主研發、從試生產到批量供貨不到半個月就完成的出口型道岔鋼軌,發往印度尼西亞。作為中國高鐵技術“整體出口”的第一單,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的印尼雅萬高鐵項目全部使用攀鋼鋼軌。
如今,在我國鐵路上,攀鋼的PD3鋼軌成為標配,我國已投用的高速鐵路中超七成高速鋼軌產自攀鋼。作為世界上覆蓋標準最廣、規格最多的鋼軌生產企業之一,攀鋼能夠生產世界最高要求和最嚴標準的鋼軌系列產品。
“護航艦艇”,快速跟進。攀枝花力興鈦業科技有限公司廠區,一個個碩大的蒸餾罐、淋洗罐擺放在氯化車間外等待安裝,車間內近4層樓高的氯化爐、收塵器已經安裝完成。這個攀枝花新引進的鈦金屬深加工項目投資30億元,產品包括鈦合金板材、管材等。項目著眼于延伸攀枝花鈦產品產業鏈、提升鈦產品附加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在攀枝花,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釩鈦重大項目還有很多:天民鈦業100噸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粉末冶金制造中試及產業化項目建成試車;卓越釩業含釩廢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項目建成運行;山青釩業4000噸五氧化二釩擴能項目建成兩條生產線準備調試;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一支向新而生,向強而長,充滿力量的“攀鋼航母艦隊”正集結“出海”。
集群出征的豈止“攀鋼航母艦隊”,“工業強市”目標所指,是一場決勝未來的宏大布局。
今年1月13日,攀枝花正式提出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努力在新的國家戰略中發揮新作用、做出新貢獻。
“再赴國家戰略”成為英雄攀枝花再出發的方向。去年7月落子的攀枝花“兩城”,則上升為再現英雄榮光的一盤“大棋”。
“兩城”在哪里?站上保安營的山脊,目光所及,東西兩側一片開闊,沿群山伸展,猶如城市“雙翼”,釩鈦高新區、花城新區坐落其間。
然而,峽谷起飛,要比在平原地帶設定更堅定的方向、擁有更強大的動能。
4月26日,釩鈦新城傳來好消息:釩鈦新城包裝儲備的17個總投資237億元的新基建項目已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儲備。
“這17個項目涉及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類,目前已開展前期工作,并完善了立項等手續,爭取年內開工建設一批。”釩鈦高新區(釩鈦新城)經濟發展局負責人介紹,近期還有10大類、38個釩鈦新城建設項目將陸續啟動。
作為攀枝花城市發展的另一“翼”——攀西科技城也把今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共推出重大項目60個,總投資273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類15個,五大區域高地帶動類14個,科創及大健康產業類31個。
9個月砥礪奮進,“兩城”建設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釩鈦新城成為川西南、滇西北基礎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力強的產業園區;攀西科技城生產生活生態配套設施逐步成型。
讓夢想照進現實,“兩城”快速成長憑什么?
“看得見的,是成績與收獲。看不見的,是動力與期盼。”這就是攀枝花人的回答。
動力,來自于主動融入新時期國家戰略大格局的使命擔當;期盼,來自于攀枝花人民對更高質量美好生活的向往。
撥開疫情陰霾,攀枝花按下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把“兩城”建設的“成績單”加速轉化為再赴國家戰略的“入場券”。
2
提升溫度 “5115”工程號角催征
4月27日,攀枝花吹響第五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集結號”。這場國家級產業盛會將于年內舉辦,籌備工作全面啟動。
按照《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攀枝花共識》,攀枝花和秦皇島市將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爭創“一南一北”兩個國家級康養產業發展試驗區,并輪流舉辦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
“北有秦皇島,南有攀枝花”。打響康養牌,攀枝花底氣十足。多業融合、快速崛起的康養產業,已成為攀枝花重返國家戰略的另一個重要支點。
如果說,“工業不強不叫攀枝花”體現了攀枝花這座城市的“硬漢”輪廓,那么,蓬勃發展的康養產業則為其賦予了“暖男”氣質。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富饒豐盛的物產資源,攀枝花在全國率先提出“康養”概念,成為全國康養產業的首倡者、先行者和標準的提供者,目標鎖定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
在攀枝花,“陽光”也可以帶來豐厚的“真金白銀”。
2013-2019年,康養產業帶動攀枝花游客總量從1040萬人次增至3014萬人次,年均增長19.4%;帶動旅游總收入從102億元增至415億元,年均增長26.4%。2019年,康養產業帶動全市房地產投資突破100億元,市外人群購房占比達57.3%。
2019年底,“陽光”開啟了攀枝花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聞者向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沿著這個思路,攀枝花盤點優勢,梳理出“養身、養心、養智,避寒、避暑、避霾”6大理念,圍繞“一核一帶三谷”康養產業布局,全力實施康養文旅“5115”工程,即:加快建設5個國際康養旅游度假區、10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康養村、100個康養旅居地和50個醫養結合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使攀枝花康養按下“暫停鍵”。而今,隨著“5115”工程全面重啟,全域康養在這座城市多點開花。
鹽邊縣紅格特色小鎮,成為項目集聚的熱土。在總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的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內,現有在建項目15個,其中基礎設施項目11個,產業項目4個,概算總投資68.6億元。目前各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另有一番如詩風景。作為重點規劃的特色康養村之一,已投入4000多萬元建成游客接待中心、阿考廣場、觀景平臺、停車場、游客棧道、新山村旅游村寨和傈僳文化展示廳。結合當地獨特的少數民族特色旅游資源和新山梯田等自然風光,新山村繼續建設“最美古村落”“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目前,新山傈僳梯田二期項目建設已經全面鋪開,將重點建設一個博物館,形成一條特色文化旅游街道,增加康養旅游配套設施。
像新山村一樣,全市10個特色康養村都在立足“特色”做文章,打造出村村有亮點、戶戶有特色的康養村。目前,迤沙拉村、中心村和新山村已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金沙江畔的金雅仙客陽光暖、江水美。作為100個康養旅居地之一,這里既有像公園一樣的環境,還有星級酒店般的服務,已成為熱門康養場所。與此同時,50個醫養結合點之一的康和敏盛正打造國際標準醫養融合服務體系……
隨著“5115”工程的全面實施,工業立市的攀枝花不斷提升“城市溫度”,成為越來越多游子向往的“詩和遠方”。
3
擔當使命 脫貧路上不少一人
上午10點,與村民們一起采收大蒜;中午12點,來到山梁上的脫貧戶家里了解養殖情況;下午2點,走到山坳里的村民家了解飲水情況……
這是鹽邊縣國勝鄉民勝村第一書記方宏近段時間的一天又一天。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融入到團隊里去,就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初心就是在生養我的家鄉生根,我愿意盡最大力量為家鄉父老多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方宏說。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農村居民從涼山州自發搬遷至攀枝花農村山區生活。
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攀枝花以國家使命的責任擔當和開放包容的姿態接納搬遷人員,用真心、動真情幫助貧困人口走上脫貧致富路。
和方宏一樣,攀枝花全體黨員干部將家鄉脫貧當作自己的使命。在這個“大團隊”的努力下,2018年底,全市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據了解,攀枝花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70戶44335人(2019年底動態數),其中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1304戶6623人。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脫貧10181戶41414人,僅米易縣剩余589戶2921人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將于今年底前脫貧。
在米易縣撒蓮鎮中心學校,有一支青少年足球隊,隊員們大多來自涼山自發搬遷貧困家庭。去年6月,這支球隊贏得了攀枝花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甲組冠軍,對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踢足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曾經,為了給家里增添壯勞力,一個名叫刷日約布的孩子一度決定把讀書機會留給弟弟,自己回家務農。最終,在攀枝花有關部門、學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刷日約布重返校園。“有書讀、有球踢。”刷日約布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彝族同胞有句諺語:大山爬得越高,視野越廣闊。小小的足球承載著孩子們無盡的精力和熱情,也成為他們開闊眼界的階梯。因為參加足球比賽,這些彝族孩子第一次走進城市,擁有了一次與眾不同的出彩機會。
這只是攀枝花幫助涼山自發搬遷貧困群眾脫貧無數溫暖故事中的一個。
近年來,攀枝花扎實推進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工作,用真情幫扶貧困群眾,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深入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讓涼山自發搬遷移民隨遷適齡子女與當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教育資助,有效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攀枝花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緊盯剩余589戶2921名貧困人口,6月底前補齊短板,因人、因戶制定“一戶一冊”脫貧計劃,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出臺市級督戰方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其他市級領導帶隊對米易縣有減貧任務的4個重點鄉鎮進行督戰。
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在仁和區中壩鄉,通過黨和政府的精準幫扶,今年33歲的鄧小兵學會了種植百香果。這個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不僅于2018年成功脫貧,還成為中壩鄉的勤勞脫貧示范戶。
在鹽邊縣紅果彝族鄉松坪子村,脫貧戶毛銀安首次走上鹽邊縣會議中心大禮堂的講臺,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報告”。“我靠著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成了遠近聞名的‘牛倌兒’,還當上了村里農民夜校的講師,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毛銀安這篇以《握在手里的富裕記在心里的幸福》為題的報告,講述了他的脫貧故事。
在米易縣撒蓮鎮金花塘村,涼山自發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集中安置點,村民們把醒目的標語——“共產黨瓦吉瓦、人民政府卡莎莎”掛在新建房屋的墻上,表達對黨委、政府深深的感謝。
脫貧攻堅是“戰場”,攀枝花的黨員干部們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幸福日子。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