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谷鎮位于米易縣城南11公里的安寧河畔。全鎮幅員面積47.985平方公里,共6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0842人,其中農業人口10354人。鎮轄區有四川省米易糖業有限公司所屬的米易糖廠以及涼山州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等10余家駐鎮單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鎮。丙谷鎮地處三鄉三鎮交匯,成昆鐵路、108國道南北縱貫全鎮,村村社社電通、路通,廣播電視、有線、無線通訊覆蓋全境;全年光熱充足,雨量 充沛,土地肥沃,屬典型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適宜多種經濟作物種植;以科研機構為依托,農業生產技術發達,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健全,以糧、蔗、菜、果為主的示范基地建設成果顯著。全鎮交通便利,商貿繁榮,建有攀西最大的早市蔬菜批發市場,早市蔬菜遠銷全國各地。.
">
米易是全國衛生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生態旅游百強縣、國家南菜北調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省級生態示范區、省級環境保護模范縣、全省首批環境優美示范縣城、省級綠化模范縣、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省級平安縣、全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走進米易,就走進了延年益壽的康養勝地,走進了現代時尚的宜居花園,走進了天地人和的山水畫廊,走進了果蔬飄香的詩畫田園。[1]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中文名稱
米易縣
外文名稱
Miyi County
別名
米易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四川省攀枝花市
歷史沿革
米易,古稱迷昜。西漢時,安寧河東屬會無縣,河西屬邛都縣。元設定昌路,明置千戶所,清設巡檢司,民國改分州、分縣,1935年撤分縣設區。
1951年建迷易縣,后改米易縣,屬西康省西昌專署。1955年屬四川省西昌地區,1978年劃屬渡口市(1987年更名為攀枝花市)。
1990年,全縣有2個鎮、26個鄉。2004年,境內行政區劃調整,將原28個鄉鎮調整為7鎮5鄉,其中少數民族鄉4個、鎮1個。
米易是一個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的山區縣,系全省擴權強縣試點縣。成昆電氣化鐵路、成昆鐵路復線(在建)、214省道、G5京昆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縣政府所在地攀蓮鎮,南距攀枝花市78千米、北距西昌市157千米,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又是攀枝花通往德昌、西昌和省城的交通要沖。[2]
行政區劃
2015年末,轄攀蓮鎮、丙谷鎮、撒蓮鎮、埡口鎮、得石鎮、白馬鎮、普威鎮7個鎮,草場鄉、麻隴彝族鄉、白坡彝族鄉、灣丘彝族鄉、新山傈僳族鄉5個鄉,共12個鄉級政區,轄12個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88個農村社區村民委員會(少數民族村38個),共99個群眾自治組織,下設203個居民小組,826個村民小組(少數民族村民小組187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米易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下游,北緯26°42′至27°10′,東經101°44′至102°15′。東毗涼山州會理縣,南接本市鹽邊縣,西鄰雅礱江,是攀枝花市的北大門。東西相距52.5千米,南北長73.2千米,幅員面積2 153平方千米。在這片資源獨特、富饒美麗、興旺發達的土地上,生活著漢、彝、傈僳、回、白等26個民族的22萬米易人民。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2.6%,彝族占全縣總人口的15%。安寧河流域居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各民族和睦團結,共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縣人民政府駐攀蓮鎮同和路2號,電話區號0812,郵政編碼617200,縣城距攀枝花市區80千米。[2]
地貌
縣 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山谷相間,盆地交錯分布,地勢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中部的安寧河系“∪”型湖盆寬谷,西部的雅礱江系“Ⅴ”型深切河谷。安寧河的 東、西和雅礱江東面為坡,深谷、盆地、平壩、低中山地、中山山地、高中山山地和亞高山地分布在安寧河東部龍肘山、雅礱江東面白坡山及安寧河谷地區。龍肘山 中深谷區,海拔1500米~3395米,地形變化較大,山勢較為陡峭形成深切溝谷和梯、臺地;安寧河西坡——中部中山山地和山間盆地區,海拔1500米~3447米,為中部安寧河與西部雅礱江的分水嶺,形成比較寬坦,山勢較為平坦,海拔1700米~2000米的普威、海塔等山間盆地發育其間;雅礱江東坡——西部雅礱江至白坡山中山深谷,海拔980米~1500米,山地海拔1500米~3447米,河谷幽深,山勢陡峭;安寧河寬谷海拔980米~1500米,由串珠狀湖盆式河谷形成,地勢平緩,階地發達,有掛榜盆地、典所盆地、灣崍盆地和埡口盆地。海拔980米~1150米為河谷平壩;海拔1150米~1500米為低中山地;海拔1500米~2000米為中山山地;海拔2000米~2500米為高中山山地;海拔2500米~3447米我亞高山地。境內最低海拔點在得石鎮的安寧河口,為980米;最高海拔點在白坡彝族鄉的白坡山頂峰,為3447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對高差2467米。[2]
水文
安寧河是縣內唯一的干流河道,屬長江上游水系的三級支流。匯入安寧河的主要支流有楠木河、新開田河、小河、橄欖河、草場河、柳溪河、掛榜河、熱水河等主要支流,另有匯入雅礱江的普威河、李明久河等支流。[2]
氣候
米 易屬南亞熱帶干熱河谷立體氣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樣”、“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境內全年干、雨季節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區全年無冬,秋春 相連,夏季長達5個多月。氣溫晝夜變化大而年變化小,夏溫偏低而冬溫偏高,易出現冬春少雨干旱,夏秋多雨現象。多年平均氣溫19.9℃,最冷月平均氣溫 11.7℃,最熱月平均氣溫25.2℃,極端最高氣溫41.2℃,極端最低氣溫-2.4℃。年均降雨量1101.2毫米,其中5—10月降水量 1037.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94%。年平均無霜期30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97.4小時,占可照時數的55%。年平均風速1.7米/秒,最多風 向為東北風。年平均蒸發量2178.5毫米。年平均雷暴日數55.8天。主要氣象災害有高溫、干旱、暴雨、洪澇。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米易縣地處安寧河中下游,安寧河屬于雅礱江一級支流,金沙江二級支流,為雅礱江水系下游段最大支流。安寧河流域米易段積水面積為9825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18條,其中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4條,即孫水河、海河、茨達河、錦川河。米易縣境內匯入安寧河的主要支流有楠木河、新開田河、小河、橄欖河、草場河、柳溪河、掛榜河、熱水河等。由于米易縣地處山區,受局部氣象因素影響極大,山地暴雨突出,再加上水利工程等影響,因此安寧河流域米易段水情比較復雜,陡漲陡落情況比較突出,大部分洪水主要出現在7-9月。
礦產資源
米易縣探明和發現金屬、非金屬礦產40余種,礦產地106處。其中特大型、大型礦床4個,中型礦床22個,小型礦床14個,礦點50個,礦化點16個。開發的主要礦產資源有釩鈦磁鐵礦、鉑鈀礦、硅藻土礦、石灰石礦、花崗石礦。此外,尚有鉛、鋅、銅、錳、金、鈾、煤、硫、磷、鉀、硝、鋁土、高嶺土、水晶石等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境內野生生物資源豐富,種類較多。植物類呈3個分布層:干熱河谷稀樹草坡層;中山峽谷闊葉混交林以及云南松純林帶層;高山針闊葉林混交以及灌木叢林層。主要植物為禾本科、松科、山毛櫸科、杜鵑科、殼斗科等,主要樹種有云南松、云南油杉、黃杉、云杉、木棉(又名攀枝花、英雄樹)等。縣內已查明的動物資源有5綱,29目,72科,175屬,264種。其中野生動物資源有186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小熊貓、山鷓鴣、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細嘴松雞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穿山甲、棕熊等19種。野生動、植物藥材資源有172科、411屬、629種,其中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中289種;特殊植物“米易冠唇花”已載入《中國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