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涼山新聞網2016-07-26 09:02:00
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在火把節前成立?!±畲?攝影
全國彝學專家學者歡聚一堂慶祝學會成立
7月24日,來自全國各地廣大熱愛彝族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彝族同胞近兩百人歡聚一堂,慶祝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簡稱西昌彝學會)成立。 據悉,為了推動和促進西昌及省內外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強彝族文化的傳播,弘揚彝族文化,增進彝族學會會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西昌彝學會由有志于彝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以及熱心彝族文化研究事業的各族各界人士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將以學術為主,以學術為經濟建設服務作宗旨,積極倡導和組織會員搞交流與研究,并創辦學術園地,為西昌市委、政府的科學決策作參考或依據。 在成立大會上,通過舉手表決通過章程的同時,選舉了第一屆彝學會組成人員。西昌彝學會由名譽會長一名、顧問十六名、首席專家一名、會長一名、常務副會長一名、副會長十名、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七名、常務理事十一名、理事十五名構成。秘書處設在西昌市人大教科文衛工委,主任一名;副主任八名。 西昌彝學會成立后,將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彝族文化研討活動。在研究彝族歷史文化,搶救、保護彝族文化遺產,繼承、發揚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積極開展彝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應用研究;深入加強同州內外彝族文化研究機構和川、滇、黔、桂四?。▍^)彝族文化研究機構的聯系,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學術報告會、研討會等;普及彝族文化知識,介紹國內外彝族文化研究動態、優秀成果;為彝區各類建設項目提供科學分析和咨詢意見;組織彝族文化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普及;編寫、出版彝族文化著作,編輯、出版本會會刊等活動。 西昌邀請各族各界人士投身到西昌經濟文化建設中 "隨著西昌經濟社會的發展,為進一步加強彝族文化傳承,挖掘和整理彝族古籍和彝族民間文化,全方位宣傳推介西昌,弘揚彝族文化,成立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正逢其時。"原四川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原中國文聯副主席馮元蔚指出。 "彝族自譽為'火的女兒、支格阿魯的后代,阿普杜慕的子孫',自古就生長在云貴高原、金沙江畔及紅河流域,至今已有1000萬人口,西昌及整個涼山就有200多萬彝族同胞。我們彝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世人矚目,弘揚好彝族文化,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 院長 教授、知名學者羅慶春說。 記者了解到,西昌市彝學會將發揮好川滇黔桂四省區彝族同胞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將積極凝聚彝族文化研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弘揚和傳承彝族民間文化,扎實開展彝族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搶救、挖掘、保護和整理工作,全面突出民族團結和繁榮發展民族文化兩個重點,認真開展彝族語言文字培訓、民間文化搜集整理、彝族古跡保護、彝族服飾研究和開發等工作,從而努力把彝族文化研究與促進西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構建和諧西昌、推動西昌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多做貢獻。 "學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重點在彝族文化研究會自身建設、彝族文化經營、與周邊地區學術團體合作交流、彝族文化建設規劃等方面下功夫,在保護和傳承彝族文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真誠期盼所有有志于彝族文化研究的學者和熱心彝族文化研究事業的各族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到西昌彝族文化研究學會的大家庭來,共同為西昌經濟文化建設做出貢獻!"在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的成立大會上,西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開蓮發出了盛情邀請。 記者 李春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 涼山新聞網2016-07-26 09:02:00
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在火把節前成立?!±畲?攝影
全國彝學專家學者歡聚一堂慶祝學會成立
7月24日,來自全國各地廣大熱愛彝族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彝族同胞近兩百人歡聚一堂,慶祝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簡稱西昌彝學會)成立。
據悉,為了推動和促進西昌及省內外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強彝族文化的傳播,弘揚彝族文化,增進彝族學會會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西昌彝學會由有志于彝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以及熱心彝族文化研究事業的各族各界人士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將以學術為主,以學術為經濟建設服務作宗旨,積極倡導和組織會員搞交流與研究,并創辦學術園地,為西昌市委、政府的科學決策作參考或依據。
在成立大會上,通過舉手表決通過章程的同時,選舉了第一屆彝學會組成人員。西昌彝學會由名譽會長一名、顧問十六名、首席專家一名、會長一名、常務副會長一名、副會長十名、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七名、常務理事十一名、理事十五名構成。秘書處設在西昌市人大教科文衛工委,主任一名;副主任八名。
西昌彝學會成立后,將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彝族文化研討活動。在研究彝族歷史文化,搶救、保護彝族文化遺產,繼承、發揚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積極開展彝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應用研究;深入加強同州內外彝族文化研究機構和川、滇、黔、桂四?。▍^)彝族文化研究機構的聯系,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學術報告會、研討會等;普及彝族文化知識,介紹國內外彝族文化研究動態、優秀成果;為彝區各類建設項目提供科學分析和咨詢意見;組織彝族文化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普及;編寫、出版彝族文化著作,編輯、出版本會會刊等活動。
西昌邀請各族各界人士投身到西昌經濟文化建設中
"隨著西昌經濟社會的發展,為進一步加強彝族文化傳承,挖掘和整理彝族古籍和彝族民間文化,全方位宣傳推介西昌,弘揚彝族文化,成立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正逢其時。"原四川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原中國文聯副主席馮元蔚指出。
"彝族自譽為'火的女兒、支格阿魯的后代,阿普杜慕的子孫',自古就生長在云貴高原、金沙江畔及紅河流域,至今已有1000萬人口,西昌及整個涼山就有200多萬彝族同胞。我們彝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世人矚目,弘揚好彝族文化,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 院長 教授、知名學者羅慶春說。
記者了解到,西昌市彝學會將發揮好川滇黔桂四省區彝族同胞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將積極凝聚彝族文化研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弘揚和傳承彝族民間文化,扎實開展彝族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搶救、挖掘、保護和整理工作,全面突出民族團結和繁榮發展民族文化兩個重點,認真開展彝族語言文字培訓、民間文化搜集整理、彝族古跡保護、彝族服飾研究和開發等工作,從而努力把彝族文化研究與促進西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構建和諧西昌、推動西昌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多做貢獻。
"學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重點在彝族文化研究會自身建設、彝族文化經營、與周邊地區學術團體合作交流、彝族文化建設規劃等方面下功夫,在保護和傳承彝族文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真誠期盼所有有志于彝族文化研究的學者和熱心彝族文化研究事業的各族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到西昌彝族文化研究學會的大家庭來,共同為西昌經濟文化建設做出貢獻!"在西昌市彝族文化研究學會的成立大會上,西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開蓮發出了盛情邀請。
記者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