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涼山日報2016-08-02 17:14:00
8月2日,西昌市召開思奇香手撕牛肉檢測結果新聞通氣會。通報由西昌市食品藥品和工商質量監管局送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驗的思奇香公司生產的3個批次牛肉產品均為牛源性成分,未檢出鴨源性成分。自此,一直縈繞在大眾心頭的思奇香牛肉到底是不是鴨肉制成的疑云終于被撥開。 起因:思奇香牛肉無端陷入鴨肉風波 2016年7月19日晚,云南省某電視臺欄目播放了一則“鴨子很忙”,名為《掛牛頭賣鴨肉 “牛肉干”不是牛肉干》新聞。 報道中稱,記者分別從沃爾瑪超市購買了一袋四川生產的手撕牦牛肉和一袋重慶生產的麻辣牛肉,小商店購買了三袋牛肉干,和當地農貿市場購買的一袋,共六袋牛肉干帶到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中心進行檢測。 讓人大跌眼鏡是,送檢的6袋牛肉干樣品有三袋檢出了問題,其中一袋是記者在超市購買的來自大涼山的品牌華記思奇香手撕牦牛肉,生產日期為2016年1月2日。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沒有沒有檢測到牦牛肉的成份,不能排除它沒有牦牛肉,但絕大多數是鴨子肉。專家人士口中所提到檢查出鴨肉成分的牛肉干,就是華記思奇香手撕牛肉,源自涼山州的本土企業——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經過:企業啟動追溯體系部門抽檢涉事產品 該新聞播出后不久,輿論一片嘩然,市民的朋友圈也發出了一片討論:“思奇香一直是消費者信賴的品牌,這樣作假也太讓人心寒了。”,“鴨肉和牛肉從食味到肉質纖維都存在很大差別此消息不可信。”一時間,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一直以來深受消費者喜愛和信任的思奇香公司頓時陷入從未有過的公關危機。 面對突發而來的緊急情況,公司連夜連晚對生產部、品控部、采購部展開自查,并對報道中疑有問題日期的原材料進行源頭追溯。 7月20日上午,涼山州和西昌市兩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涼山在線、樂享西昌等網絡媒體監控到此輿情后,迅速采取措施對思奇香公司原材料購進及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全面檢查,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未發現該企業有購進及使用鴨肉從事食品生產的情況。 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西昌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輿情涉及的批次產品(生產日期/批號:2016/01/02/3/0)要求暫時下架封存停止銷售,并隨機抽取該1個該批次的產品和其余2個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并委托具有動物源性(DNA)法定檢驗資質的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進行檢驗。 結果:送檢牛肉產品中未檢出鴨源性成分 7月29日,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出具送檢報告結論:西昌市食品藥品和工商質量監管局送檢的3個批次產品均為牛源性成分,未檢出鴨源性成分。 這三份報告中,有媒體報道的生產日期為1月2日的送檢產品6袋,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有生產日期為7月14日的送檢產品9袋,為麻辣味手撕牦牛肉,以及生產日期7月16日的送檢產品9袋,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 報告檢測項目包含“牛源性成分”和“鴨源性成分”。 在生產日期為1月2日的送檢產品檢驗報告中,檢測結果顯示,該批次樣品的牛源性成分為“檢出”,鴨源性成分為“未檢出”。 西昌市食品藥品和工商質量監管局表示,根據承檢機構于7月29日出具的檢驗報告結論:送檢的3個批次產品均為牛源性成分,未檢出鴨源性成分。 承諾:一如既往做良心企業生產良心食品 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依托涼山州自然資源,生產經營具有涼山彝族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該公司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16年的歷史,現有員工400余人。公司所生產的手撕牛肉及苦蕎系列產品,遍布全國各大賣場。 新聞發布會后,記者針對消費者關心的思奇香產品在此次鴨肉風波中有無受影響問題采訪了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華鈞。 華鈞說,通過西昌市召開思奇香手撕牛肉檢測結果新聞通氣會,從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證明,思奇香公司所生產的牛肉產品并不含鴨肉成分。至此,關于思奇香牛肉是鴨肉做的相關謠言也不攻自破。 此次思奇香牛肉是鴨肉做的謠言對于公司來說是一場不小的災難,對思奇香的銷售和聲譽造成了很大影響。但讓人欣慰的是,事件發生后仍有許多消費者為思奇香聲辯、吶喊,作為公司負責人感動不已,從中也深刻領會到,消費者的信任,是思奇香品牌的最大價值和寶貴財富。 華鈞表示,思奇香以前不會,現在不會,以后更不會用除牛肉以外的原材料冒充牛肉制品,公司將一貫秉承做良心企業,做良心食品的宗旨為廣大消費者生產高品質食品。 接下來,針對云南媒體的報道,公司已啟動相關維權程序,將保留使用申訴的手段來捍衛企業的聲譽和尊嚴。 記者楊玲玲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 涼山日報2016-08-02 17:14:00
展示的質檢報告
8月2日,西昌市召開思奇香手撕牛肉檢測結果新聞通氣會。通報由西昌市食品藥品和工商質量監管局送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驗的思奇香公司生產的3個批次牛肉產品均為牛源性成分,未檢出鴨源性成分。自此,一直縈繞在大眾心頭的思奇香牛肉到底是不是鴨肉制成的疑云終于被撥開。
起因:思奇香牛肉無端陷入鴨肉風波
2016年7月19日晚,云南省某電視臺欄目播放了一則“鴨子很忙”,名為《掛牛頭賣鴨肉 “牛肉干”不是牛肉干》新聞。
報道中稱,記者分別從沃爾瑪超市購買了一袋四川生產的手撕牦牛肉和一袋重慶生產的麻辣牛肉,小商店購買了三袋牛肉干,和當地農貿市場購買的一袋,共六袋牛肉干帶到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中心進行檢測。
讓人大跌眼鏡是,送檢的6袋牛肉干樣品有三袋檢出了問題,其中一袋是記者在超市購買的來自大涼山的品牌華記思奇香手撕牦牛肉,生產日期為2016年1月2日。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沒有沒有檢測到牦牛肉的成份,不能排除它沒有牦牛肉,但絕大多數是鴨子肉。專家人士口中所提到檢查出鴨肉成分的牛肉干,就是華記思奇香手撕牛肉,源自涼山州的本土企業——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經過:企業啟動追溯體系部門抽檢涉事產品
該新聞播出后不久,輿論一片嘩然,市民的朋友圈也發出了一片討論:“思奇香一直是消費者信賴的品牌,這樣作假也太讓人心寒了。”,“鴨肉和牛肉從食味到肉質纖維都存在很大差別此消息不可信。”一時間,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一直以來深受消費者喜愛和信任的思奇香公司頓時陷入從未有過的公關危機。
面對突發而來的緊急情況,公司連夜連晚對生產部、品控部、采購部展開自查,并對報道中疑有問題日期的原材料進行源頭追溯。
7月20日上午,涼山州和西昌市兩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涼山在線、樂享西昌等網絡媒體監控到此輿情后,迅速采取措施對思奇香公司原材料購進及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全面檢查,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未發現該企業有購進及使用鴨肉從事食品生產的情況。
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西昌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輿情涉及的批次產品(生產日期/批號:2016/01/02/3/0)要求暫時下架封存停止銷售,并隨機抽取該1個該批次的產品和其余2個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并委托具有動物源性(DNA)法定檢驗資質的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進行檢驗。
結果:送檢牛肉產品中未檢出鴨源性成分
7月29日,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出具送檢報告結論:西昌市食品藥品和工商質量監管局送檢的3個批次產品均為牛源性成分,未檢出鴨源性成分。
這三份報告中,有媒體報道的生產日期為1月2日的送檢產品6袋,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有生產日期為7月14日的送檢產品9袋,為麻辣味手撕牦牛肉,以及生產日期7月16日的送檢產品9袋,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
報告檢測項目包含“牛源性成分”和“鴨源性成分”。
在生產日期為1月2日的送檢產品檢驗報告中,檢測結果顯示,該批次樣品的牛源性成分為“檢出”,鴨源性成分為“未檢出”。
西昌市食品藥品和工商質量監管局表示,根據承檢機構于7月29日出具的檢驗報告結論:送檢的3個批次產品均為牛源性成分,未檢出鴨源性成分。
承諾:一如既往做良心企業生產良心食品
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依托涼山州自然資源,生產經營具有涼山彝族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該公司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16年的歷史,現有員工400余人。公司所生產的手撕牛肉及苦蕎系列產品,遍布全國各大賣場。
新聞發布會后,記者針對消費者關心的思奇香產品在此次鴨肉風波中有無受影響問題采訪了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華鈞。
華鈞說,通過西昌市召開思奇香手撕牛肉檢測結果新聞通氣會,從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證明,思奇香公司所生產的牛肉產品并不含鴨肉成分。至此,關于思奇香牛肉是鴨肉做的相關謠言也不攻自破。
此次思奇香牛肉是鴨肉做的謠言對于公司來說是一場不小的災難,對思奇香的銷售和聲譽造成了很大影響。但讓人欣慰的是,事件發生后仍有許多消費者為思奇香聲辯、吶喊,作為公司負責人感動不已,從中也深刻領會到,消費者的信任,是思奇香品牌的最大價值和寶貴財富。
華鈞表示,思奇香以前不會,現在不會,以后更不會用除牛肉以外的原材料冒充牛肉制品,公司將一貫秉承做良心企業,做良心食品的宗旨為廣大消費者生產高品質食品。
接下來,針對云南媒體的報道,公司已啟動相關維權程序,將保留使用申訴的手段來捍衛企業的聲譽和尊嚴。
記者楊玲玲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