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攀枝花新聞網-攀枝花日報 時間:2016-08-28 08:25:31
8月26日,市委書記張剡率督導組走進鹽邊縣國勝鄉大花地村貧困戶家中,和當地基層干部、貧困群眾一道謀劃脫貧之策。
按照省委統一安排,8月26日至27日,市委書記張剡率督導組赴鹽邊縣北部地區蹲點督導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和脫貧攻堅工作。張剡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干部要圍繞目標抓落實、圍繞重點抓落實、圍繞效果抓落實,不折不扣地貫徹好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尤其是要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突出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
市委常委、秘書長吳成鋼,副市長李仁杰參加蹲點督導。
蹲點督導中,張剡一行來到鹽邊縣國勝鄉大花地村、新畢村、大畢村、格薩拉彝族鄉大灣村和漫山春核桃油加工廠、大笮風野豬養殖基地、鹽邊縣百靈山山泉有限責任公司、二灘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地,走進村委會、脫貧攻堅辦公室、衛生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和文化活動室,檢查掛圖作戰實施進展,查閱年度脫貧計劃等資料,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龍頭企業培育、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等工作,總結探索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經驗做法,并沿著崎嶇山路前往貧困群眾家中看望慰問,和當地基層干部、貧困群眾一道謀劃脫貧之策。
產業是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支撐,通過一系列產業扶貧工程的實施,鹽邊北部的貧困地區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漫山春核桃油加工廠成為當地核桃種植戶的穩定“客商”;通過“支部+貧困戶”的模式,大笮風野豬養殖基地帶動養殖戶戶均增收約1400元;新畢村村民入股細甲魚養殖合作社,在實現增收的同時,集體經濟有了不小起色;格薩拉彝族鄉的群眾試種高山蓮花白成功,脫貧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張剡對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成效給予肯定,他指出,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明確要求,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現代農業示范區、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切實保障食品安全,農業農頭企業要依托鹽邊北部的生態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三個中高端”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組織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以優質農產品占領市場。要結合深化農村改革,培育或引進更多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打造品牌。要創新龍頭企業與貧困群眾之間的多種合作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在大花地村貧困群眾李正朝、侯文清、毛口的家中和大灣村新村聚居點,張剡逐一核實聯系領導、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等信息,檢查工作開展和作用發揮情況,并與基層干部和貧困群眾深入交談,詳細了解致貧原因、脫貧計劃、產業發展、幫扶資金落實等情況。對在督導中發現的個別基礎工作不扎實、資料收集和檔案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張剡作出嚴肅批評。他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高標準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必須一戶一戶分析致貧原因,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研究對策措施。要將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工作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層層壓實責任,細化工作措施。要建立幫扶工作“明白卡”制度,采取什么幫扶措施、解決什么問題,必須記錄在冊,逐一落實。
在27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張剡認真聽取了鹽邊縣工作匯報,并針對格薩拉彝族鄉大灣村、后元村、茅坪子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困難一一分析對策,落實解決措施。張剡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圍繞目標抓落實、圍繞重點抓落實、圍繞效果抓落實,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內生動力,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
張剡強調,要從貧困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生態環境等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公司+支部+農戶”等模式,鼓勵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實現抱團發展;深挖民族特色文化和自然風光,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寬致富渠道。要統籌用好幸福美麗新村、農村危舊房改造等住房建設政策措施,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要持續加強公共服務,全面鞏固普及義務教育成果,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窮而輟學;著力完善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有效解決貧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張剡強調,要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內生動力,教育貧困群眾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牢固樹立勤勞致富光榮理念,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講工作,讓貧困群眾做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惠民政策的明白人,在切身感受到黨的溫暖的同時,用脫貧奔小康的實際行動回報黨的關懷,以感恩精神促勤勞致富。要充分發揮好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脫貧攻堅一線體現作為,以真情幫扶夯實基層組織建設,以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張剡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落實好扶貧規劃,真正把項目、資金、力量統籌好、安排好、使用好、落實好,讓每一項扶貧政策、措施都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要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記者 陳帆 文/圖)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攀枝花新聞網-攀枝花日報 時間:2016-08-28 08:25:31
8月26日,市委書記張剡率督導組走進鹽邊縣國勝鄉大花地村貧困戶家中,和當地基層干部、貧困群眾一道謀劃脫貧之策。
按照省委統一安排,8月26日至27日,市委書記張剡率督導組赴鹽邊縣北部地區蹲點督導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和脫貧攻堅工作。張剡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干部要圍繞目標抓落實、圍繞重點抓落實、圍繞效果抓落實,不折不扣地貫徹好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尤其是要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突出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
市委常委、秘書長吳成鋼,副市長李仁杰參加蹲點督導。
蹲點督導中,張剡一行來到鹽邊縣國勝鄉大花地村、新畢村、大畢村、格薩拉彝族鄉大灣村和漫山春核桃油加工廠、大笮風野豬養殖基地、鹽邊縣百靈山山泉有限責任公司、二灘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地,走進村委會、脫貧攻堅辦公室、衛生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和文化活動室,檢查掛圖作戰實施進展,查閱年度脫貧計劃等資料,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龍頭企業培育、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等工作,總結探索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經驗做法,并沿著崎嶇山路前往貧困群眾家中看望慰問,和當地基層干部、貧困群眾一道謀劃脫貧之策。
產業是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支撐,通過一系列產業扶貧工程的實施,鹽邊北部的貧困地區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漫山春核桃油加工廠成為當地核桃種植戶的穩定“客商”;通過“支部+貧困戶”的模式,大笮風野豬養殖基地帶動養殖戶戶均增收約1400元;新畢村村民入股細甲魚養殖合作社,在實現增收的同時,集體經濟有了不小起色;格薩拉彝族鄉的群眾試種高山蓮花白成功,脫貧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張剡對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成效給予肯定,他指出,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明確要求,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現代農業示范區、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切實保障食品安全,農業農頭企業要依托鹽邊北部的生態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三個中高端”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組織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以優質農產品占領市場。要結合深化農村改革,培育或引進更多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打造品牌。要創新龍頭企業與貧困群眾之間的多種合作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在大花地村貧困群眾李正朝、侯文清、毛口的家中和大灣村新村聚居點,張剡逐一核實聯系領導、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等信息,檢查工作開展和作用發揮情況,并與基層干部和貧困群眾深入交談,詳細了解致貧原因、脫貧計劃、產業發展、幫扶資金落實等情況。對在督導中發現的個別基礎工作不扎實、資料收集和檔案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張剡作出嚴肅批評。他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高標準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必須一戶一戶分析致貧原因,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研究對策措施。要將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工作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層層壓實責任,細化工作措施。要建立幫扶工作“明白卡”制度,采取什么幫扶措施、解決什么問題,必須記錄在冊,逐一落實。
在27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張剡認真聽取了鹽邊縣工作匯報,并針對格薩拉彝族鄉大灣村、后元村、茅坪子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困難一一分析對策,落實解決措施。張剡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圍繞目標抓落實、圍繞重點抓落實、圍繞效果抓落實,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內生動力,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
張剡強調,要從貧困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生態環境等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公司+支部+農戶”等模式,鼓勵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實現抱團發展;深挖民族特色文化和自然風光,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寬致富渠道。要統籌用好幸福美麗新村、農村危舊房改造等住房建設政策措施,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要持續加強公共服務,全面鞏固普及義務教育成果,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窮而輟學;著力完善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有效解決貧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張剡強調,要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內生動力,教育貧困群眾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牢固樹立勤勞致富光榮理念,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講工作,讓貧困群眾做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惠民政策的明白人,在切身感受到黨的溫暖的同時,用脫貧奔小康的實際行動回報黨的關懷,以感恩精神促勤勞致富。要充分發揮好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脫貧攻堅一線體現作為,以真情幫扶夯實基層組織建設,以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張剡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落實好扶貧規劃,真正把項目、資金、力量統籌好、安排好、使用好、落實好,讓每一項扶貧政策、措施都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要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記者 陳帆 文/圖)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