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的彝家新寨,徹底改變了貧困山區冕寧縣百姓的居住環境。 記者 吳傳明 攝
8月,四川酷熱,由省領導帶隊、市州同步跟進的脫貧攻堅蹲點調研督導密集展開。
貧困是四川奔康路上必跨之“欄”。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聯動共推,片區脫貧攻堅與經濟功能區發展互融共進,對準最貧困村、扶持最困難戶、辦好最急需事,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1.5%降至2015年底的5.88%。
但四川省仍是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面積逾全省三分之二,剩下的380萬貧困老鄉,大都處于深度貧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奔康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老鄉。迎著2020年全面小康的催陣號角,四川省拿出必勝決心,形成精準決策,全面打響脫貧攻堅大決戰。
大決心
省委全會專題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形成“3+10+N”網狀工作布局
2015年7月,省委十屆六次全會通過《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
以省委全會形式專題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彰顯的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四川決心”: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決心見于部署。《決定》與《扶貧開發綱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三箭齊發,作為“十三五”脫貧攻堅操作手冊的10大扶貧專項方案緊隨其后,各行業部門扶貧相關政策部署密集出臺,我省形成“3+10+N”的脫貧攻堅網狀工作布局。
決心見于布陣。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擔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這一“雙組長”制由省到鄉延伸。今年5月,57位新任貧困縣黨政“一把手”專題培訓脫貧攻堅,全省因扶貧不力等原因召回和調整第一書記2498名,五級書記齊抓扶貧格局已然形成。
決心更見于“問診”。從去年4月、5月我省集中開展扶貧專項督查調研,到今年8月開展蹲點調研督導,全省督查調研督導已經開展7次,規模之大、調研之實,領全國風氣之先。今年初,我省還在全國率先啟動貧困縣考核,脫貧攻堅壓力得以層層傳導。
大決策
率先創新破解“錢從哪來”等關鍵問題,確保把水澆到窮根上
脫貧攻堅不僅需要決心,更要有科學決策。四川答案擲地有聲:堅持改革創新、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把水澆到窮根上。
決策以創新生根。2014年3月,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方案,謀劃精準扶貧、金融扶貧、“四到縣”等六大體制機制創新。
決策從問題入手。解決貧困戶“錢從哪來”,我省在全國率先構建財政支農項目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憑手中的“股權證”,巴中平昌縣青鳳鎮楓香村貧困村民楊登文每年都能領到一筆分紅。解決貧困縣“錢從哪來”,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政策,允許秦巴、烏蒙等區域在省域范圍內設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
決策強調精準落地。向“撒胡椒面”現象開刀,今年7月,我省出臺政策在70個縣試點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放大貧困縣自主權。落實一戶一策,在巴中通江縣楊柏鄉雙鳳埡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張定元搬進三層巴山新居小樓,63歲的特困戶付圣文則以每月30元的租金住進農村廉租房。
聚焦底數不清。我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臺已上線試運行,初步建立貧困“檔案庫”。
大決戰
加速構建專業、行業和社會“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脫貧攻堅大決戰已經打響,我省加緊構建專業、行業和社會“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形成決戰全面小康的四川合力。
專業、行業扶貧沖鋒在前。
落實“五個一”駐村幫扶,數萬名“第一書記”、農技員扎根鄉村。全力攻堅,“17個扶貧專項年度計劃”已下達到縣資金587.29億元,占計劃的102.3%。
社會扶貧也全面跟進。這塊曾經的“短板”,正因無數細流匯聚而補齊——
東西扶貧協作走向深入。風雨同舟20年,浙江累計投入幫扶資金9.45億元,幫助四川“拔窮根”。8月9日,廣東省對口涼山州扶貧協作座談會在西昌市召開,川粵的手將牽得更緊。
先鋒榜樣不斷引領。“摳門”的李國賓婆婆拿出4萬元養老錢助貧,像她這樣的四川扶貧好人正成為催人前行的榜樣力量。
全員參與,全省聯動。去年全國第二個“扶貧日”四川系列活動期間,全省各界共開展活動超過1萬個,籌得善款超過8.8億元,全國首創的“結對認親、愛心扶貧”公益品牌也正在貧困山鄉日益叫響。
數讀
四川脫貧攻堅戰最新進展
截至8月底,今年計劃脫貧的105萬貧困人口中,已有86.6萬人人均純收入超過扶貧標準,占計劃的82.48%;
今年計劃退出的2350個貧困村中,貧困發生率已低于3%的村達1799個,占計劃的76.6%;
今年計劃摘帽的5個貧困縣中,已有3個縣的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
截至目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已全面開工,已開工建設84490套,開工率達到104.5% (記者 王域西)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依山而建的彝家新寨,徹底改變了貧困山區冕寧縣百姓的居住環境。 記者 吳傳明 攝
8月,四川酷熱,由省領導帶隊、市州同步跟進的脫貧攻堅蹲點調研督導密集展開。
貧困是四川奔康路上必跨之“欄”。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聯動共推,片區脫貧攻堅與經濟功能區發展互融共進,對準最貧困村、扶持最困難戶、辦好最急需事,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1.5%降至2015年底的5.88%。
但四川省仍是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面積逾全省三分之二,剩下的380萬貧困老鄉,大都處于深度貧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奔康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老鄉。迎著2020年全面小康的催陣號角,四川省拿出必勝決心,形成精準決策,全面打響脫貧攻堅大決戰。
大決心
省委全會專題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形成“3+10+N”網狀工作布局
2015年7月,省委十屆六次全會通過《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
以省委全會形式專題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彰顯的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四川決心”: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決心見于部署。《決定》與《扶貧開發綱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三箭齊發,作為“十三五”脫貧攻堅操作手冊的10大扶貧專項方案緊隨其后,各行業部門扶貧相關政策部署密集出臺,我省形成“3+10+N”的脫貧攻堅網狀工作布局。
決心見于布陣。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擔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這一“雙組長”制由省到鄉延伸。今年5月,57位新任貧困縣黨政“一把手”專題培訓脫貧攻堅,全省因扶貧不力等原因召回和調整第一書記2498名,五級書記齊抓扶貧格局已然形成。
決心更見于“問診”。從去年4月、5月我省集中開展扶貧專項督查調研,到今年8月開展蹲點調研督導,全省督查調研督導已經開展7次,規模之大、調研之實,領全國風氣之先。今年初,我省還在全國率先啟動貧困縣考核,脫貧攻堅壓力得以層層傳導。
大決策
率先創新破解“錢從哪來”等關鍵問題,確保把水澆到窮根上
脫貧攻堅不僅需要決心,更要有科學決策。四川答案擲地有聲:堅持改革創新、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把水澆到窮根上。
決策以創新生根。2014年3月,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方案,謀劃精準扶貧、金融扶貧、“四到縣”等六大體制機制創新。
決策從問題入手。解決貧困戶“錢從哪來”,我省在全國率先構建財政支農項目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憑手中的“股權證”,巴中平昌縣青鳳鎮楓香村貧困村民楊登文每年都能領到一筆分紅。解決貧困縣“錢從哪來”,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政策,允許秦巴、烏蒙等區域在省域范圍內設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
決策強調精準落地。向“撒胡椒面”現象開刀,今年7月,我省出臺政策在70個縣試點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放大貧困縣自主權。落實一戶一策,在巴中通江縣楊柏鄉雙鳳埡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張定元搬進三層巴山新居小樓,63歲的特困戶付圣文則以每月30元的租金住進農村廉租房。
聚焦底數不清。我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臺已上線試運行,初步建立貧困“檔案庫”。
大決戰
加速構建專業、行業和社會“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脫貧攻堅大決戰已經打響,我省加緊構建專業、行業和社會“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形成決戰全面小康的四川合力。
專業、行業扶貧沖鋒在前。
落實“五個一”駐村幫扶,數萬名“第一書記”、農技員扎根鄉村。全力攻堅,“17個扶貧專項年度計劃”已下達到縣資金587.29億元,占計劃的102.3%。
社會扶貧也全面跟進。這塊曾經的“短板”,正因無數細流匯聚而補齊——
東西扶貧協作走向深入。風雨同舟20年,浙江累計投入幫扶資金9.45億元,幫助四川“拔窮根”。8月9日,廣東省對口涼山州扶貧協作座談會在西昌市召開,川粵的手將牽得更緊。
先鋒榜樣不斷引領。“摳門”的李國賓婆婆拿出4萬元養老錢助貧,像她這樣的四川扶貧好人正成為催人前行的榜樣力量。
全員參與,全省聯動。去年全國第二個“扶貧日”四川系列活動期間,全省各界共開展活動超過1萬個,籌得善款超過8.8億元,全國首創的“結對認親、愛心扶貧”公益品牌也正在貧困山鄉日益叫響。
數讀
四川脫貧攻堅戰最新進展
截至8月底,今年計劃脫貧的105萬貧困人口中,已有86.6萬人人均純收入超過扶貧標準,占計劃的82.48%;
今年計劃退出的2350個貧困村中,貧困發生率已低于3%的村達1799個,占計劃的76.6%;
今年計劃摘帽的5個貧困縣中,已有3個縣的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
截至目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已全面開工,已開工建設84490套,開工率達到104.5% (記者 王域西)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