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主要國家持有美國國債數額
12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大幅減持41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債總額降至1.1157萬億美元,創下自2010年7月以來新低。日本10月減持45億美元,持債總額為1.1319萬億美元。當月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從6月開始,中國連續5個月減持美國國債,6月、7月、8月、9月、10月減持規模分別為32億美元、220億美元、337億美元、281億美元和413億美元,共計減持1283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14年開始下跌,現已下跌至3萬億美元左右,跌幅達25%,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已下跌了15%左右。各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了應對特朗普旋風下美元走強之勢,央行以此來支撐人民幣。
中國并非唯一一個大幅減持美債的國家。除了中國,比利時、沙特阿拉伯等也同樣是在拋售美債的國家。美國知名財經博客Zero Hedge分析認為,鑒于比利時與中國極為相近的美債減持軌跡,外界普遍猜測中國已經開始交易托管于比利時的美債。
報告顯示,自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底的5個月來,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由6.28萬億美元一路下跌至6.04萬億美元,為1年來的最低位;其中官方持有也從4.0374萬億降至3.8415萬億,同樣為1年以來的紀錄低位。很明顯的是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官方機構都在清算他們的美國國債。而國債收益率達到兩年來的新高,預示各國對在特朗普的財政刺激下,美國未來增發國債的擔憂。
這些減持的國債到哪里去了?美國財政部8月數據即顯示,買盤都是私人投資者。10月報告顯示,國外私人購買美債達605億美元,銀行購買達188億美元,而國外官方機構凈減持達417億美元。
特朗普要發動1萬億美元的債務旋風,而現在美聯儲又要開始加息。投資者期待在特朗普任期看到更快的美國增長,隨之是美元一路飆升,美債長期收益率上升。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所主任劉軍紅向澎湃新聞指出,“如果我們能判斷出世界經濟出現新復蘇勢頭,并出現其他可投資資產,同時預測美債將被拋售,那么賣出美債也將會是正確的選擇。”
劉軍紅還預測道,美元貶值將在特朗普上臺后發生,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日元升值又將成為日本的難題。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負責人Eswar Prasad認為,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為美國預算和經常賬戶赤字提供充足的、廉價的融資的那種日子,也許已走到了盡頭。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學術委員李迅雷向澎湃新聞指出,這個趨勢的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美聯儲加息,貨幣政策轉向正常化,全球流動性拐點出現,減持美債是為避免美國國債價格下跌的避險行為。“隨著外匯占款的減少,央行也是借機收緊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同時通過逆回購與MLF(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隨著不再超發貨幣,減持債券與股票,全球流動性拐點出現,各國利率將逐漸上行。”
2016-12-18 08:28:55 來源:澎湃新聞網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主要國家持有美國國債數額
12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大幅減持41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債總額降至1.1157萬億美元,創下自2010年7月以來新低。日本10月減持45億美元,持債總額為1.1319萬億美元。當月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從6月開始,中國連續5個月減持美國國債,6月、7月、8月、9月、10月減持規模分別為32億美元、220億美元、337億美元、281億美元和413億美元,共計減持1283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14年開始下跌,現已下跌至3萬億美元左右,跌幅達25%,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已下跌了15%左右。各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了應對特朗普旋風下美元走強之勢,央行以此來支撐人民幣。
中國并非唯一一個大幅減持美債的國家。除了中國,比利時、沙特阿拉伯等也同樣是在拋售美債的國家。美國知名財經博客Zero Hedge分析認為,鑒于比利時與中國極為相近的美債減持軌跡,外界普遍猜測中國已經開始交易托管于比利時的美債。
報告顯示,自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底的5個月來,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由6.28萬億美元一路下跌至6.04萬億美元,為1年來的最低位;其中官方持有也從4.0374萬億降至3.8415萬億,同樣為1年以來的紀錄低位。很明顯的是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官方機構都在清算他們的美國國債。而國債收益率達到兩年來的新高,預示各國對在特朗普的財政刺激下,美國未來增發國債的擔憂。
這些減持的國債到哪里去了?美國財政部8月數據即顯示,買盤都是私人投資者。10月報告顯示,國外私人購買美債達605億美元,銀行購買達188億美元,而國外官方機構凈減持達417億美元。
特朗普要發動1萬億美元的債務旋風,而現在美聯儲又要開始加息。投資者期待在特朗普任期看到更快的美國增長,隨之是美元一路飆升,美債長期收益率上升。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所主任劉軍紅向澎湃新聞指出,“如果我們能判斷出世界經濟出現新復蘇勢頭,并出現其他可投資資產,同時預測美債將被拋售,那么賣出美債也將會是正確的選擇。”
劉軍紅還預測道,美元貶值將在特朗普上臺后發生,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日元升值又將成為日本的難題。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負責人Eswar Prasad認為,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為美國預算和經常賬戶赤字提供充足的、廉價的融資的那種日子,也許已走到了盡頭。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學術委員李迅雷向澎湃新聞指出,這個趨勢的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美聯儲加息,貨幣政策轉向正常化,全球流動性拐點出現,減持美債是為避免美國國債價格下跌的避險行為。“隨著外匯占款的減少,央行也是借機收緊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同時通過逆回購與MLF(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隨著不再超發貨幣,減持債券與股票,全球流動性拐點出現,各國利率將逐漸上行。”
2016-12-18 08:28:55 來源:澎湃新聞網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