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5家中央駐川媒體,四川日報、四川廣播電視臺等7家省級媒體,騰訊大成網、青椒網等3名網絡意見領袖被“請”進了省紀委一號大樓。
進紀委大樓……難道是……
不要亂猜!
其實,這群媒體負責人和記者是被請來參加“深化正風肅紀輿論監督媒體懇談會”的。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雁飛和大家面對面擺龍門陣,聽大實話。
距離上次懇談交流已經一年多了,這期間四川的正風肅紀輿論監督報道有什么進展?來看受邀出席的本臺新聞中心記者現場轉播——
[借力媒體監督 四川打造正風肅紀新模式]
今年,四川正風肅紀輿論監督報道呈現出 “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紀檢監督”的新模式,以媒體為“口”,以群眾為“眼”,以紀律為“手”:
★開通了媒體參與督查的“直通車”,不僅跟進報道督查過程,還以媒體的思維挑刺找毛病;
★打造“陽光問廉”電視直播
★暢通群眾“隨手拍”舉報通道,讓群眾直通紀委官方微信微博;
★提升新媒體監督平臺的威信。
[省紀委書記:給四川輿論監督這盆火鍋“加點料”]
今天這場“懇談會”被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雁飛稱作是為全省輿論監督工作“充電續航”,為媒體記者們加油打氣。
他親切地說:“你們不僅要做廉潔四川建設的‘報喜鳥’,又要做正風肅紀監督的‘啄木鳥’。過去一年里,輿論監督的雷也打了,雨也下了,但還沒有預想中那么酣暢淋漓。”
接下來怎么做?王雁飛希望媒體緊盯典型問題,多曬曬那些披著“隱身衣”的“四風”問題,多曝光一些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要給四川輿論監督這盆火鍋“加點料”,讓“麻辣燙”的味兒更足——“麻”就是讓監督無處不在,密密麻麻;“辣”就是讓批評直言不諱,警醒辛辣;“燙”就是讓“四風”無處遁形,違者燙手。
[開啟全天候輿論監督“探照燈”]
邀請新聞媒體記者參與督查,只是四川強化輿論監督的一個方面,媒體監督之功更在日常。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媒體共組織明察暗訪772次,發現問題1313個,曝光問題381個。各級媒體參與紀委組織的專項監督358次,發現問題962個。通過媒體輿論監督,推動整改問題1536個,處分234人,問責798人。
媒體監督有力促進了正風肅紀工作的開展。2016年1至10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559件,處理340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453人。
[輿論監督我們有多努力?]
數字凸顯力度,你可知道過去一年里,我們四川電視臺也很給力!
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干部作風紀律等問題,本臺開辟《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正風肅紀 監督進行時》、《脫貧攻堅·監督進行時》三個貫穿全年的專欄,在《四川新聞》、《今日視點》欄目以暗訪、現場調查、案件權威發布、評論等形式,共播出相關節目近百條。
在《四川觀察》新媒體平臺推送的獨家視頻《深夜暗訪渠縣渠江鎮:干部不在崗 物資見不著 洪水來了怎么辦?》、《克扣救助金 優厚親友 省紀委通報9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件》等報道,點擊率和閱讀量創新高。
特別值得驕傲的是:6月6日《四川新聞》播出的輿論監督節目《別讓教材退費成為‘代金券’》得到王雁飛點贊和批示,他寫道:“非常好!貴在邁出第一步,謝謝電視臺的同志!”
《四川觀察》編輯Leah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上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5家中央駐川媒體,四川日報、四川廣播電視臺等7家省級媒體,騰訊大成網、青椒網等3名網絡意見領袖被“請”進了省紀委一號大樓。
進紀委大樓……難道是……
不要亂猜!
其實,這群媒體負責人和記者是被請來參加“深化正風肅紀輿論監督媒體懇談會”的。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雁飛和大家面對面擺龍門陣,聽大實話。
距離上次懇談交流已經一年多了,這期間四川的正風肅紀輿論監督報道有什么進展?來看受邀出席的本臺新聞中心記者現場轉播——
[借力媒體監督 四川打造正風肅紀新模式]
今年,四川正風肅紀輿論監督報道呈現出 “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紀檢監督”的新模式,以媒體為“口”,以群眾為“眼”,以紀律為“手”:
★開通了媒體參與督查的“直通車”,不僅跟進報道督查過程,還以媒體的思維挑刺找毛病;
★打造“陽光問廉”電視直播
★暢通群眾“隨手拍”舉報通道,讓群眾直通紀委官方微信微博;
★提升新媒體監督平臺的威信。
[省紀委書記:給四川輿論監督這盆火鍋“加點料”]
今天這場“懇談會”被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雁飛稱作是為全省輿論監督工作“充電續航”,為媒體記者們加油打氣。
他親切地說:“你們不僅要做廉潔四川建設的‘報喜鳥’,又要做正風肅紀監督的‘啄木鳥’。過去一年里,輿論監督的雷也打了,雨也下了,但還沒有預想中那么酣暢淋漓。”
接下來怎么做?王雁飛希望媒體緊盯典型問題,多曬曬那些披著“隱身衣”的“四風”問題,多曝光一些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要給四川輿論監督這盆火鍋“加點料”,讓“麻辣燙”的味兒更足——“麻”就是讓監督無處不在,密密麻麻;“辣”就是讓批評直言不諱,警醒辛辣;“燙”就是讓“四風”無處遁形,違者燙手。
[開啟全天候輿論監督“探照燈”]
邀請新聞媒體記者參與督查,只是四川強化輿論監督的一個方面,媒體監督之功更在日常。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媒體共組織明察暗訪772次,發現問題1313個,曝光問題381個。各級媒體參與紀委組織的專項監督358次,發現問題962個。通過媒體輿論監督,推動整改問題1536個,處分234人,問責798人。
媒體監督有力促進了正風肅紀工作的開展。2016年1至10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559件,處理340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453人。
[輿論監督我們有多努力?]
數字凸顯力度,你可知道過去一年里,我們四川電視臺也很給力!
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干部作風紀律等問題,本臺開辟《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正風肅紀 監督進行時》、《脫貧攻堅·監督進行時》三個貫穿全年的專欄,在《四川新聞》、《今日視點》欄目以暗訪、現場調查、案件權威發布、評論等形式,共播出相關節目近百條。
在《四川觀察》新媒體平臺推送的獨家視頻《深夜暗訪渠縣渠江鎮:干部不在崗 物資見不著 洪水來了怎么辦?》、《克扣救助金 優厚親友 省紀委通報9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件》等報道,點擊率和閱讀量創新高。
特別值得驕傲的是:6月6日《四川新聞》播出的輿論監督節目《別讓教材退費成為‘代金券’》得到王雁飛點贊和批示,他寫道:“非常好!貴在邁出第一步,謝謝電視臺的同志!”
《四川觀察》編輯Leah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