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局君,來源:解局北京
林張產業之爭誰輸誰贏,國務院今天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告訴了我們答案。
當然,老規矩,解局君不評論對錯,只想從這些文件中抽絲剝繭,讓大家看到投資機會。
文件很長,解局君慢慢解。
在指導思想中文件明確指出要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標: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2020年GDP目標90萬億,15%就是13萬億,和后面的數字有點矛盾。。。),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到2020年總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拓展生活及公共服務領域的“互聯網+”應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做強信息技術核心產業,發展人工智能,完善網絡經濟管理方式等。(投資機會:全面推進三網融合,進一步放開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限制,推進國有電信企業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 高端制造方面:力爭到2020年,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實現航空產業新突破,做大做強衛星及應用產業,強化軌道交通裝備領先地位,增強海洋工程裝備國際競爭力,提高新材料基礎支撐能力。(特別注意高鐵技術對區域經濟影響:推進時速500公里輪軌試驗列車、時速600公里磁懸浮系統等新型列車研發和產業化,推動時速120—160公里、與城市軌道交通無縫銜接的市域(郊)鐵路裝備) 生物產業方面:到2020年,規模達到8—10萬億。構建生物醫藥新體系,提升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水平,加速生物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生物制造規?;瘧?,培育生物服務新業態,創新生物能源發展模式。 綠色低碳方面: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實現新能源汽車規模應用,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高效節能產業,加快發展先進環保產業,深入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投資機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以上,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5萬億;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1億千瓦以上;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電站、光熱發電裝機規模分別達到6000萬千瓦、4500萬千瓦、500萬千瓦) 數字創意方面:到2020年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8萬億。創新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提升創新設計水平,推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
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到2020年總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拓展生活及公共服務領域的“互聯網+”應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做強信息技術核心產業,發展人工智能,完善網絡經濟管理方式等。(投資機會:全面推進三網融合,進一步放開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限制,推進國有電信企業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
高端制造方面:力爭到2020年,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實現航空產業新突破,做大做強衛星及應用產業,強化軌道交通裝備領先地位,增強海洋工程裝備國際競爭力,提高新材料基礎支撐能力。(特別注意高鐵技術對區域經濟影響:推進時速500公里輪軌試驗列車、時速600公里磁懸浮系統等新型列車研發和產業化,推動時速120—160公里、與城市軌道交通無縫銜接的市域(郊)鐵路裝備)
生物產業方面:到2020年,規模達到8—10萬億。構建生物醫藥新體系,提升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水平,加速生物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生物制造規?;瘧?,培育生物服務新業態,創新生物能源發展模式。
綠色低碳方面: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實現新能源汽車規模應用,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高效節能產業,加快發展先進環保產業,深入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投資機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以上,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5萬億;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1億千瓦以上;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電站、光熱發電裝機規模分別達到6000萬千瓦、4500萬千瓦、500萬千瓦)
數字創意方面:到2020年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8萬億。創新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提升創新設計水平,推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
文件還提到要超前布局戰略性產業,重點在空天海洋、信息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高度關注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
重點:有產業當然要落在具體地區,這么產業怎么分布,是最大的投資機會。文件稱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根據各地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因業布局、因時施策。
1、支持創新資源富集的中心城市形成以擴散知識技術為主要特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推進信息、生命、醫療、能源等領域原創性、顛覆性、支撐性技術開發;
2、依托城市群建設打造10個左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產業集聚區:
在東部地區打造國際一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群,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京津冀經濟與科技人才聯動,形成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共同體;發揮長三角城市群對長江經濟帶的引領作用,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等都市圈為支點,構筑點面結合、鏈群交融的產業發展格局;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全面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延伸布局產業鏈和服務鏈,帶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產業和海洋經濟;圍繞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推動海峽西岸地區生物、海洋、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 依托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大力推進成渝地區、武漢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創造條件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支持昆明、貴陽等城市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促進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地區產業協同發展。 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天山北坡、蘭州—西寧等西北地區城市群發展特色產業。推動東北地區大力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光電子、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信息服務等產業,以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為支點,支持東北地區城市群打造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在東部地區打造國際一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群,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京津冀經濟與科技人才聯動,形成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共同體;發揮長三角城市群對長江經濟帶的引領作用,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等都市圈為支點,構筑點面結合、鏈群交融的產業發展格局;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全面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延伸布局產業鏈和服務鏈,帶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產業和海洋經濟;圍繞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推動海峽西岸地區生物、海洋、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
依托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大力推進成渝地區、武漢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創造條件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支持昆明、貴陽等城市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促進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地區產業協同發展。
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天山北坡、蘭州—西寧等西北地區城市群發展特色產業。推動東北地區大力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光電子、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信息服務等產業,以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為支點,支持東北地區城市群打造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以上共涉及到10個城市群,福建、廈門、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昆明、貴陽8個重點城市。
平臺經濟:利用G20、夏季達沃斯等平臺開展新經濟交流,充分發揮有關行業協會和商會作用,搭建各類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
五個“一批”:引導社會資本設立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跨國并購和投資基金,支持一批城市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合作,建設一批國際合作創新中心,發展一批高水平國際化中介服務機構,建立一批海外研發中心,構建全球研發體系,形成政府、企業、投資機構、科研機構、法律機構、中介機構高效協同的國際化合作網絡。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強大的政策支持:
1、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國有企業中率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范,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 2、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或掛牌融資,研究推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建立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合作對接機制; 3、引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 4、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 2016-12-19 20:19:28 來源:鳳凰財經綜合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
1、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國有企業中率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范,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
2、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或掛牌融資,研究推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建立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合作對接機制;
3、引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
4、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
2016-12-19 20:19:28 來源:鳳凰財經綜合
產品好做推廣,就找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解局君,來源:解局北京
林張產業之爭誰輸誰贏,國務院今天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告訴了我們答案。
當然,老規矩,解局君不評論對錯,只想從這些文件中抽絲剝繭,讓大家看到投資機會。
文件很長,解局君慢慢解。
在指導思想中文件明確指出要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標: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2020年GDP目標90萬億,15%就是13萬億,和后面的數字有點矛盾。。。),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文件還提到要超前布局戰略性產業,重點在空天海洋、信息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高度關注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
重點:有產業當然要落在具體地區,這么產業怎么分布,是最大的投資機會。文件稱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根據各地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因業布局、因時施策。
1、支持創新資源富集的中心城市形成以擴散知識技術為主要特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推進信息、生命、醫療、能源等領域原創性、顛覆性、支撐性技術開發;
2、依托城市群建設打造10個左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產業集聚區:
以上共涉及到10個城市群,福建、廈門、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昆明、貴陽8個重點城市。
平臺經濟:利用G20、夏季達沃斯等平臺開展新經濟交流,充分發揮有關行業協會和商會作用,搭建各類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
五個“一批”:引導社會資本設立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跨國并購和投資基金,支持一批城市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合作,建設一批國際合作創新中心,發展一批高水平國際化中介服務機構,建立一批海外研發中心,構建全球研發體系,形成政府、企業、投資機構、科研機構、法律機構、中介機構高效協同的國際化合作網絡。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強大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