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有人富,有人窮。為什么有人富,有人窮?
我經常聽到的一個論調是:人家含著金鑰匙長大,出身名門貴族,當然富了,我出身不好,我一沒人脈,二沒教育機會,怎么跟別人比?
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王思聰這種確實不愁吃不愁穿,李嘉誠的兒女也一樣。
但仔細想想,我又感覺還是不對。
很多人思考問題,容易陷入一種“先抱怨”而不是“先反思”的思維慣性里面。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而不是去考慮富人的一些優秀品質。
李嘉誠的兒女確實不愁吃不愁穿,但李嘉誠當年是怎么白手起家的你了解嗎?
所以,當我們去思考富人為什么富的時候,應該先界定“富一代”為什么富。“富一代”在成為富豪之前,其實也是屌絲出來的。
這幾年我一直混在金融圈,也經常跟很多企業家打交道,我身邊真的不乏那些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的人。
但同時我也看到這樣一群人:遇事先抱怨,或者先設定別人成功的各種條件,然后說這些條件是自己沒有的,這顯然是一種思維惰性,好像自己理所應當窮一樣。
我又干過好幾年媒體的活,這份工作給我一個最大的便利就是“閱盡人間事”,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
一個總體的感覺,我認為富人和窮人的區別,還是思維的不同,這是決定性因素。
有句話叫:觀念不改,結果不變。一直抱著窮人思維過日子,基本上難以脫貧,即使脫貧了也容易返貧。
關于窮人思維的文章很多,菜導只想講講最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容易陷入的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一
時間不值錢
時間不值錢,不止是一種窮人思維,也是窮人現狀。
大家想想,一般什么樣的人時間不值錢?
流水線上的工人、餐廳里的服務員、商場里的保安,每天工作很長時間,收入卻很低,意味著他們的時間非常不值錢。
認識到收入低不難,難的是改變時間不值錢的觀念。
去菜市場買菜,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爭執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而可惜。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難道那一毛錢還不如你大半個小時的時間值錢嗎?
當然,對于不圖改變的窮人來說確實如此,他們從來沒覺得時間有多值錢,反而卻抱怨自己這么辛苦為什么還這么窮。
不過,你也先別急著嘲笑這些人,類似的錯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犯過:超市搞促銷活動,排上幾個小時的長龍就為了獲得便宜幾十塊錢的商品,用自己的幾個小時換幾十塊錢的優惠。
錢沒了可以再掙,但是時間沒了就是沒了。
你在用時間換取蠅頭小利的時候,有人卻在用同樣的時間習知識、結交人脈、獲取資源,其結果不言而喻。
如果你不能改變時間不值錢的觀念,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那么就永遠只能當一個窮人。
有個詞叫“只爭朝夕”,千金難買寸光陰。
窮人思維二
沒有主見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說你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急于過“標配”的人生。
什么是“標配”?就是隨大流唄,別人怎么過我就怎么過。換句話說,就是沒主見。說得好聽點,叫做沒有主見;說得難聽點,就是思想懶惰。
思想懶惰的人,最希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主見的人,只想要別人的建議。
你可以看看身邊的窮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麻木生活,甘當生活的奴隸,從來沒想過做命運的主宰。
就像炒股,很多人啥也不懂,就指望別人薦股,別人說什么就買什么,在這個博傻的市場里,你不虧誰虧呢?
我因為經常寫一些理財文章,在圈內有點小虛名,經常就碰到這種只問結果不究過程的理財人群。
其實很多理財知識和防騙技巧我都講過,但有些人就是左耳進右耳出,等到要理財的時候就會問:“這個要不要投?”、“那個能不能投?”。
貪便宜的心理太重了,這其實就是想著不勞而獲,如果我不告訴他們結果時,就說“你變了”。額,一下子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其實就算我再講一遍,依然是從來沒放在心上,這樣理財能有什么長進呢?
沒有主見的本質是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根源是不思進取。有句話說得好:真正打敗你的,從來不是殘酷的事實,而是你甘心落伍的內心。
從這個角度看,當你問出“我為什么窮”的時候,你就活該窮!
窮人思維三
不敢冒險
好基友晚風烏賊在《你那么努力,為什么還這么窮?》里面說過,屌絲逆襲需要一次資產泡沫。
他講的是對于相當多的人來說,賺錢要緊跟趨勢,并不是說泡沫就一定好,而是順勢而為,借機行事,看能否逆襲。
既然是泡沫,當然有風險,要想逆襲就需要冒險。很多人要說,我不需要逆襲,我只想要安穩的生活就好。
“安穩的生活”,聽上去多么舒適而又愜意字眼。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往往越是追求安穩生活越不可得。
因為很多人把“安穩”等同于“安全”。但事實上,我認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風險,大小的區別而已,說不好聽點,喝水還怕被噎死呢。
沉溺于自己所謂安穩生活的人,往往思想僵化、拒絕變化,總是以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安全,其實并不然。
一旦發生風吹草動,這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人最容易垮掉。而那些真正能夠在平時去觀察風險、認識風險的人,反而更好地活著。
就像“危機”二字,其實“危”和“機”是孿生的。就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不有人靠著做空房貸發大財嗎(建議去看看電影《大空頭》)。
如果你還是一個窮人,就更沒有所謂的安穩可言,不敢冒險就更沒出路。最可怕的是,很多窮屌絲自己不敢冒險,還要嘲笑那些敢于冒險的人。
如果你冒險成功了,他只會說你運氣好;如果你冒險失敗了,他就會擺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優越感。要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勸你理他遠一點!
當然,我說的冒險并不是賭博,而是一種居安思危、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對風險反復衡量之后深思熟慮的抉擇,是一種有別于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
這就是我這么多年來,對富人群體的觀察心得:思維決定段位。富人能夠換個方式去思考問題,然后行動起來;窮人則是先想到困難,然后給自己找借口。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你窮就會對你好一點,如果你想改變命運,先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
來源:菜鳥理財 編輯:攀西商界網佳佳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這個世界,有人富,有人窮。為什么有人富,有人窮?
我經常聽到的一個論調是:人家含著金鑰匙長大,出身名門貴族,當然富了,我出身不好,我一沒人脈,二沒教育機會,怎么跟別人比?
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王思聰這種確實不愁吃不愁穿,李嘉誠的兒女也一樣。
但仔細想想,我又感覺還是不對。
很多人思考問題,容易陷入一種“先抱怨”而不是“先反思”的思維慣性里面。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而不是去考慮富人的一些優秀品質。
李嘉誠的兒女確實不愁吃不愁穿,但李嘉誠當年是怎么白手起家的你了解嗎?
所以,當我們去思考富人為什么富的時候,應該先界定“富一代”為什么富。“富一代”在成為富豪之前,其實也是屌絲出來的。
這幾年我一直混在金融圈,也經常跟很多企業家打交道,我身邊真的不乏那些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的人。
但同時我也看到這樣一群人:遇事先抱怨,或者先設定別人成功的各種條件,然后說這些條件是自己沒有的,這顯然是一種思維惰性,好像自己理所應當窮一樣。
我又干過好幾年媒體的活,這份工作給我一個最大的便利就是“閱盡人間事”,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
一個總體的感覺,我認為富人和窮人的區別,還是思維的不同,這是決定性因素。
有句話叫:觀念不改,結果不變。一直抱著窮人思維過日子,基本上難以脫貧,即使脫貧了也容易返貧。
關于窮人思維的文章很多,菜導只想講講最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容易陷入的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一
時間不值錢
時間不值錢,不止是一種窮人思維,也是窮人現狀。
大家想想,一般什么樣的人時間不值錢?
流水線上的工人、餐廳里的服務員、商場里的保安,每天工作很長時間,收入卻很低,意味著他們的時間非常不值錢。
認識到收入低不難,難的是改變時間不值錢的觀念。
去菜市場買菜,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爭執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而可惜。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難道那一毛錢還不如你大半個小時的時間值錢嗎?
當然,對于不圖改變的窮人來說確實如此,他們從來沒覺得時間有多值錢,反而卻抱怨自己這么辛苦為什么還這么窮。
不過,你也先別急著嘲笑這些人,類似的錯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犯過:超市搞促銷活動,排上幾個小時的長龍就為了獲得便宜幾十塊錢的商品,用自己的幾個小時換幾十塊錢的優惠。
錢沒了可以再掙,但是時間沒了就是沒了。
你在用時間換取蠅頭小利的時候,有人卻在用同樣的時間習知識、結交人脈、獲取資源,其結果不言而喻。
如果你不能改變時間不值錢的觀念,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那么就永遠只能當一個窮人。
有個詞叫“只爭朝夕”,千金難買寸光陰。
窮人思維二
沒有主見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說你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急于過“標配”的人生。
什么是“標配”?就是隨大流唄,別人怎么過我就怎么過。換句話說,就是沒主見。說得好聽點,叫做沒有主見;說得難聽點,就是思想懶惰。
思想懶惰的人,最希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主見的人,只想要別人的建議。
你可以看看身邊的窮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麻木生活,甘當生活的奴隸,從來沒想過做命運的主宰。
就像炒股,很多人啥也不懂,就指望別人薦股,別人說什么就買什么,在這個博傻的市場里,你不虧誰虧呢?
我因為經常寫一些理財文章,在圈內有點小虛名,經常就碰到這種只問結果不究過程的理財人群。
其實很多理財知識和防騙技巧我都講過,但有些人就是左耳進右耳出,等到要理財的時候就會問:“這個要不要投?”、“那個能不能投?”。
貪便宜的心理太重了,這其實就是想著不勞而獲,如果我不告訴他們結果時,就說“你變了”。額,一下子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其實就算我再講一遍,依然是從來沒放在心上,這樣理財能有什么長進呢?
沒有主見的本質是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根源是不思進取。有句話說得好:真正打敗你的,從來不是殘酷的事實,而是你甘心落伍的內心。
從這個角度看,當你問出“我為什么窮”的時候,你就活該窮!
窮人思維三
不敢冒險
好基友晚風烏賊在《你那么努力,為什么還這么窮?》里面說過,屌絲逆襲需要一次資產泡沫。
他講的是對于相當多的人來說,賺錢要緊跟趨勢,并不是說泡沫就一定好,而是順勢而為,借機行事,看能否逆襲。
既然是泡沫,當然有風險,要想逆襲就需要冒險。很多人要說,我不需要逆襲,我只想要安穩的生活就好。
“安穩的生活”,聽上去多么舒適而又愜意字眼。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往往越是追求安穩生活越不可得。
因為很多人把“安穩”等同于“安全”。但事實上,我認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風險,大小的區別而已,說不好聽點,喝水還怕被噎死呢。
沉溺于自己所謂安穩生活的人,往往思想僵化、拒絕變化,總是以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安全,其實并不然。
一旦發生風吹草動,這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人最容易垮掉。而那些真正能夠在平時去觀察風險、認識風險的人,反而更好地活著。
就像“危機”二字,其實“危”和“機”是孿生的。就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不有人靠著做空房貸發大財嗎(建議去看看電影《大空頭》)。
如果你還是一個窮人,就更沒有所謂的安穩可言,不敢冒險就更沒出路。最可怕的是,很多窮屌絲自己不敢冒險,還要嘲笑那些敢于冒險的人。
如果你冒險成功了,他只會說你運氣好;如果你冒險失敗了,他就會擺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優越感。要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勸你理他遠一點!
當然,我說的冒險并不是賭博,而是一種居安思危、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對風險反復衡量之后深思熟慮的抉擇,是一種有別于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
這就是我這么多年來,對富人群體的觀察心得:思維決定段位。富人能夠換個方式去思考問題,然后行動起來;窮人則是先想到困難,然后給自己找借口。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你窮就會對你好一點,如果你想改變命運,先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
來源:菜鳥理財 編輯:攀西商界網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