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住房供地,政府將不再壟斷"> 重磅!住房供地,政府將不再壟斷">
原標題:住房供地,政府將不再壟斷!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天說,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我國宅基地也將“三權分置”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天表示,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他強調,這是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但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口子不開,嚴禁下鄉利用宅基地建別墅大院、私人會館。
住房市場基礎性變革可望實現多贏
政府不再壟斷住房用地,盤活非房地產企業自有土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貫徹中央提出的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兩多一并舉”住房制度基礎性的土地制度變革,可望漸別土地財政、抑制地產投機,滿足住有所居,同時維護不動產市場穩定。(記者王立彬)
相關新聞:中國創新土地供給方式降低企業成本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周強楊一苗)為保障高精尖產業發展,北京市政府日前出臺政策,將通過彈性年期出讓土地和土地年租制等方式,控制和降低企業的土地使用成本。
試點將率先在國務院和北京市批準設立的開發區、產業園區展開。根據此項政策,入園企業若申請以出讓方式取得園區產業用地,園區將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出讓年限最長為20年。
實際上,除北京外,中國多地已開始探索彈性出讓土地政策,將過去工業土地使用權法定最高50年期限縮短為20年。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省2017年7月提出,將縮減工業用地出讓期限,將國家規定的最高50年,變為原則上不超過20年。
“從統計數字上看,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明顯少于50年。對50年土地出讓期限進行縮減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地初始成本,加快項目啟動,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陳光榮說。
這是9月23日拍攝的南京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搖號現場。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南京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搖號現場。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根據中國的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工業用地出讓的最高年限是50年。各地在出讓工業用地時一般按照最高年限出讓。2015年中國出臺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改革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探索實行彈性出讓年限以及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供應方式。
彈性年限出讓政策已經讓部分企業受益。在深圳市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這宗用地面積為4186平方米的土地,出讓年期20年,評估出讓底價約6000萬元,比此前出讓模式底價便宜了近四分之三。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已出讓彈性年期工業用地17宗,面積24.77公頃。
中國地質大學土地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吳克寧表示,這一土地政策符合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實際,彈性出讓土地可以讓小企業以低成本快速入園。同時,可以讓經營失敗的企業盡快釋放土地資源,減少土地優化配置的制度成本,防止僵尸企業囤地倒賣現象。
與此同時,租賃用地也受到鼓勵。北京提出入園企業若向園區開發企業租賃產業用地,按照年租制繳納土地租金,土地租賃最長期限不超過15年。廣東中山市則推行先租后讓政策,如果6年租賃期滿后,企業滿足稅收、就業等條件就可辦理出讓手續。
“與出讓相比,租賃權不是一種物權,報建、抵押融資等受到掣肘。為了提高企業租賃工業用地的積極性,廣東明確在租賃期內,地上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可以轉租和抵押。”廣東省國土廳土地利用處處長謝自力說。
俯瞰長興縣煤山鎮由一家粘土礦礦區改建的青年科技創業園(11月4日攝)。該科技創業園占地61.8畝,總投資1.55億元,計劃建設標準廠房8棟,目前已建成標準廠房4棟,已經有多家企業入駐創業園。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俯瞰浙江長興縣煤山鎮由一家粘土礦礦區改建的青年科技創業園。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中共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振興實體經濟,實現產業強國,土地管理必須轉變傳統用地方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許召元認為,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也要推動傳統產業進行質量提升,這就需要創新要素,提高土地流動性有利于促進創新發展。
來源:新華視點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標題:住房供地,政府將不再壟斷!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天說,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我國宅基地也將“三權分置”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天表示,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他強調,這是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但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口子不開,嚴禁下鄉利用宅基地建別墅大院、私人會館。
住房市場基礎性變革可望實現多贏
政府不再壟斷住房用地,盤活非房地產企業自有土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貫徹中央提出的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兩多一并舉”住房制度基礎性的土地制度變革,可望漸別土地財政、抑制地產投機,滿足住有所居,同時維護不動產市場穩定。(記者王立彬)
相關新聞:中國創新土地供給方式降低企業成本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周強楊一苗)為保障高精尖產業發展,北京市政府日前出臺政策,將通過彈性年期出讓土地和土地年租制等方式,控制和降低企業的土地使用成本。
試點將率先在國務院和北京市批準設立的開發區、產業園區展開。根據此項政策,入園企業若申請以出讓方式取得園區產業用地,園區將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出讓年限最長為20年。
實際上,除北京外,中國多地已開始探索彈性出讓土地政策,將過去工業土地使用權法定最高50年期限縮短為20年。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省2017年7月提出,將縮減工業用地出讓期限,將國家規定的最高50年,變為原則上不超過20年。
“從統計數字上看,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明顯少于50年。對50年土地出讓期限進行縮減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地初始成本,加快項目啟動,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陳光榮說。
這是9月23日拍攝的南京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搖號現場。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南京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搖號現場。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根據中國的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工業用地出讓的最高年限是50年。各地在出讓工業用地時一般按照最高年限出讓。2015年中國出臺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改革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探索實行彈性出讓年限以及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供應方式。
彈性年限出讓政策已經讓部分企業受益。在深圳市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這宗用地面積為4186平方米的土地,出讓年期20年,評估出讓底價約6000萬元,比此前出讓模式底價便宜了近四分之三。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已出讓彈性年期工業用地17宗,面積24.77公頃。
中國地質大學土地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吳克寧表示,這一土地政策符合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實際,彈性出讓土地可以讓小企業以低成本快速入園。同時,可以讓經營失敗的企業盡快釋放土地資源,減少土地優化配置的制度成本,防止僵尸企業囤地倒賣現象。
與此同時,租賃用地也受到鼓勵。北京提出入園企業若向園區開發企業租賃產業用地,按照年租制繳納土地租金,土地租賃最長期限不超過15年。廣東中山市則推行先租后讓政策,如果6年租賃期滿后,企業滿足稅收、就業等條件就可辦理出讓手續。
“與出讓相比,租賃權不是一種物權,報建、抵押融資等受到掣肘。為了提高企業租賃工業用地的積極性,廣東明確在租賃期內,地上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可以轉租和抵押。”廣東省國土廳土地利用處處長謝自力說。
俯瞰長興縣煤山鎮由一家粘土礦礦區改建的青年科技創業園(11月4日攝)。該科技創業園占地61.8畝,總投資1.55億元,計劃建設標準廠房8棟,目前已建成標準廠房4棟,已經有多家企業入駐創業園。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俯瞰浙江長興縣煤山鎮由一家粘土礦礦區改建的青年科技創業園。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中共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振興實體經濟,實現產業強國,土地管理必須轉變傳統用地方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許召元認為,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也要推動傳統產業進行質量提升,這就需要創新要素,提高土地流動性有利于促進創新發展。
來源:新華視點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