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轉型升級 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轉型升級 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18/2/6 13:00:01 瀏覽:456
[摘要]轉型升級 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編者按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回顧2017年,我省各市州在夯實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不斷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為經濟發展積蓄新動力。

一路走來,有汗水也有收獲,各地產業集聚效應逐漸凸顯,產業轉型升級也初見成效。今日,“21市州發展新詞典”將目光投向自貢、南充和達州,帶你感受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新活力、新動能。

  市州新詞 自貢

  【新詞掃描】 “633”轉型升級

自貢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全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這一戰略目標,實施“633”轉型升級行動,推進自貢工業由低端向中高端、由制造向創造加速邁進。

  □本報記者 秦勇

  轉型升級從“做鹽”到“做飛機”

  【一線行走】

1月24日,距自貢主城區10余公里的自貢航空產業園內,鳳鳴通用機場塔臺的電子通信設備已安裝完成。

站在塔臺的指揮室,長達1200米的機場跑道伸展開來,2萬平方米的停機坪、7個B類停機位清晰可見。塔臺以西,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自貢分院飛行訓練區已完成場坪工作,飛行訓練的物資、人員、技術和設施設備等準備就緒。

“今年就能轉場自貢進行飛行訓練,可培養80名以上飛行員,訓練量達1.2萬小時以上。”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教師周成江信心十足,待2020年項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培養400名以上飛行員,年訓練量可超6萬小時,屆時,自貢將成為川南重要的通航人才培養基地。

從“做鹽”到“做飛機”,自貢演繹著一個全新產業“從無到有”的傳奇。

自貢以航空與燃機產業為引領,規劃總面積85.2平方公里的航空產業園。該產業園以鳳鳴通用機場為核心,規劃布局機場運營服務核心區、航空與燃機新材料制造區、飛機研發制造區、飛行服務區、倉儲物流區等功能區,打造航空研發制造、通航運營服務、通航旅游運動等“地空一體”的全產業鏈園區。

截至目前,捷克SL600輕型飛機、8座螺旋槳飛機合資項目、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自貢分院等7個項目開工建設,簽約項目30個、在談項目21個,通航飛機零部件維修、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等14個項目入駐園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鳳鳴通用機場已獲批開通至綿陽、新津、廣漢和遂寧4條通用航線。

  【延伸對話】

  自貢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龔煥楷:

去年4月,自貢被列入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成為四川唯一入選的城市。

面對歷史機遇,自貢在新舊動能轉換上下功夫:高起點、突破性推進航空與燃機產業,加快全產業鏈布局,加快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生產線、大華通用飛機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增強產業集群效應,實現產值增長30%以上。

此外,自貢還推動新材料產業向材料制品、材料裝備制造轉型升級,加快晨光有機氟新材料產業化等項目建設,促進大西洋焊接產業園全面投產、石墨烯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實現產值增長15%以上。

  市州新詞 南充

  【新詞掃描】 “集群引爆”

圍繞“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這一戰略目標,南充做大做強汽車汽配、油氣化工、絲紡服裝、現代物流、現代農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群”。通過“集群引爆”帶來的裂變效應,在成渝城市群中率先突破。

  □本報記者 伍力

  “集群引爆”帶來發展加速度

  【一線行走】

1月24日,南充市瀠華工業集中區內,中國重汽集團南充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已具雛形,4個鋼架廠房主體工程已完成,一臺挖掘機正在平整場地。“春節前安裝調試設備,預計5月投入生產。”現場負責人孟慶珂說。

汽車汽配是南充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之一,重汽南充基地則是汽配領域的龍頭。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投資5.16億元,擬新建高端液壓系統和發動機高壓油泵研發中心和生產線,全面達產后將形成年產20萬套液壓系統等關鍵汽車零部件產品的生產能力。

距項目現場不到3分鐘車程的地方,是中國重汽集團南充海樂機械有限公司。記者在公司生產車間內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重汽南充基地建好后,我們將整體搬遷入駐。”公司副總經理曹強介紹,該公司有50多年的歷史,2010年重組后快速發展。“舊廠區已不能滿足發展要求,重汽南充基地毗鄰高速公路,優勢明顯。”目前,海樂不僅為吉利南充供貨,還拉動一批本土的零配件生產、鋼材加工等企業,年銷售收入上億元。

曹強告訴記者,搬到基地后,公司將引進智能化生產線,同時培育以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高端人才為主的團隊,“全面投產后,公司年產值將達到15億元。”

作為南充著力推進的工程,汽車汽配產業集群效應正在顯現。不光重汽南充基地,隨著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項目的投產運行、重慶銀翔項目的緊張推進等,目前,南充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為中心,順慶區、南部縣、營山縣、蓬安縣為配套集聚地的“一中心四基地”發展格局。

  【延伸對話】

  南充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 唐方春:

去年南充發展最突出的是“集群引爆”,一批重大招商項目出現“井噴”,這在南充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這個變化至少在3個方面給南充帶來重大影響:一是將引領南充由“開放末梢”加速向“開放前沿”邁進,在新的開放格局中配置發展資源;二是將支撐南充由“經濟大市”加速向“經濟強市”邁進,奠定“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的經濟基礎;三是將推動南充城鄉發展由“較低能級”加速向“較高能級”邁進,使城市和農村盡快現代起來,讓城鄉居民的日子更加幸福美好。

  市州新詞 達州

  【新詞掃描】 “6+2”產業集群

2017年,達州立足自身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區域市場需求,響亮地提出了重點發展的“6+2”產業集群,即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農產品加工及新型建筑產業、旅游產業。

  □冉一清 本報記者 徐莉莎

  “6+2”激發城市經濟活力

  【一線行走】

2月4日,達州經開區玄武巖纖維產業園建設現場,數十臺挖掘機正在進行場平工作。

等不及產業園完全建成,四川炬原玄武巖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期廠房已提前在70畝的場地上拔地而起。“原絲生產車間建設即將完成,一期年產量3000噸玄武巖連續纖維原絲生產線3月就可點火試生產。”達州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重點辦主任王先剛說。

2017年,達州市確立了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農產品加工等6大產業集群,同時,將新型建筑業和旅游產業作為“優勢潛力產業集群”納入全市產業版圖中。

玄武巖連續纖維是由1000攝氏度以上高溫拉絲而成的無機纖維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領域。王先剛透露,玄武巖連續纖維生產成本,70%在能耗。因達州天然氣資源富集,所以該產業成為“6+2”產業集群中新材料的一大支柱。

明確了產業轉型升級路徑,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才更有的放矢。2017年,圍繞“6+2”產業集群,達州組建了由市級領導牽頭的8個專項招商小組,并逐個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大規模、高密度地“走出去”“請進來”。

2017年,達州以“項目落地為王”為導向,形成了一系列接地氣、可復制的招商引資新模式。例如宣漢縣與南玻院創新的“增量收益分成”委托招商模式,推動了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延鏈集群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達州全市引進國內市外直接投資784.8億元,其中“6+2”產業集群項目81個,投資總額590.3億元。

【延伸對話】

  達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劉傳政:

當前,整個中西部地區面臨著產業轉移的重要機遇。誰能抓住這一機遇,誰就能占領發展先機。“6+2”產業集群,正是達州市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加快產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形成的一批產業聚集、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6+2”產業集群有利于達州未來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同時集群內部競爭的增強也提高了行業優勝劣汰的力度。

2017年,6大產業集群總產值達550億元,已成為達州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學 者 觀 察

  當務之急 增強產業創新能力

  省社科院研究員 盛毅:

產業升級是各地區經濟再上臺階面臨的關鍵任務,也是一場攻堅戰。

靠現有的傳統產業作為支撐,無法完成這一任務。一方面,我們要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促進產業向中高端提升,強化產業在新形勢下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門類,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新興產業與現有傳統產業融合。

我省多數市州,傳統產業占比大。近年來,各地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產品升級步伐明顯加快。同時,各地還抓住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新經濟快速興起的機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并著重在先進產業、中高端技術和人才引進方面下功夫。

目前這些努力已取得了明顯效果。在過去的基礎上,各地開始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始形成。從以上幾個城市的產業變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一可喜的現象。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新興產業的成長速度和增量,還彌補不了傳統產業衰減留下的空間。因此,如果每年沒有新興產業的快速增長,沒有名牌產品的明顯擴張,沒有產業創新能力的增強,沒有先進要素的加快集聚,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轉型,更談不上在新一輪競爭中確立競爭優勢。 (本報記者 徐莉莎 整理)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