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暖意洋洋。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政策,爐霍縣36戶貧困戶住進了比崩科木房更加溫暖的新房。村民澤擁吉說,以后上衛生院就醫、孩子上學都變得方便許多。此前,她與家人住在距離鄉政府70多公里的地方。
有人住進了新房,有人找到了稱心的工作。2月26日一早,南充市順慶區五里店新城還房小區,50多歲的袁正國換上保安服開始上班。袁正國是南充清泉壩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受益者之一,“不但住進了新房,還得到了免費的職業培訓,一個月可以掙2000多塊錢呢。”
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四川視察指導。他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懷憂民、愛民、惠民之心,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民生問題,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牢記總書記囑托,巴蜀兒女沐浴春風溫暖前行,全川人民為過上更加“安逸”的生活疾步奮進!
民生為本 聚力前行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月25日召開的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成都市2018年十大民生實事”以《政府工作報告》附件的形式同步公布。“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成都市市長羅強表示:成都將以造福全體市民為最大政績,集中抓好今年的十大民生實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巴蜀兒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表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要指示,南充將繼續確保民生投入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穩定在70%以上,堅持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民生、關注熱點民生,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長期在秦巴連片貧困地區工作的民政工作者,廣元市民政局局長安永平注意到,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了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讓他感覺“很帶勁”。
春節大假后一上班,巴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本勇就趕到恩陽區興隆場鎮插旗村,查看當地兩條新修產業路之間的一段“斷頭路”,研究解決方案。“總書記春節前夕不辭辛勞來到我們四川視察,讓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作為公職人員,我們必須心中裝著群眾,把基層群眾的事情辦好辦實。”
“人民”的分量,始終沉甸甸。省委明確提出,發展的過程就是改善民生的過程,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四川,有一個原則一直被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為老百姓辦實事只增不減。“我省近4年財政支出中用于保民生的比例一直維持在65%。盡管占比沒變,但由于財政支出總量增加,保民生支出總規模也在同步擴大。”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是財政預算中的重中之重,相應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衛生、社保、教育等民生工程。同時,今年我省各級財政預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765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12.8%,全力保障100萬貧困人口脫貧。
聚焦重點 精準發力
注重民族地區、地震災區等特殊、重點區域的民生改善
2月25日,會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一則招聘公告引發關注。與以往的招聘公告不一樣,本次公開招聘的5個崗位為公益性,面向的群體是該縣就業困難人員。會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人社局局長王繼軍說,此次公益性崗位的設計,為的是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解決該縣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
對于四川而言,更有針對性地改善民生,尤其需要注重民族地區、地震災區等特殊區域、重點區域。
具體向何處落子?總書記的講話指引了方向: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快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引導群眾樹立勞動光榮、就業光榮的理念,促進更高質量就業、更充分就業。
解決就業問題,九寨溝縣與會東縣不謀而合。結合全縣實際,九寨溝縣印發《關于開發災后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實現脫貧奔康的實施方案》,采取“因事設崗、以崗定員”,為符合崗位要求且具有勞動能力的災后就業困難人員解難,實現就業困難家庭至少一人就業。縣人社局局長龍鳳蓮說,今年該局將會同行業主管部門,認真抓好10種類型崗位指標分配細化,并建立就業臺賬,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就業。
精準發力,必須想百姓所想。甘孜州康定市發改局副局長鄧曼琳介紹,今年康定市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將標準化建設12所村級幼兒園(幼教點),完善8所學校智慧教育設施設備。規劃重建第二完全中學,有序擴大新都橋藏文中學辦學規模,盡快解決農牧民子女就讀高中難的問題,“對于藏區群眾而言,教育是迫切需求。”
在雅安,歷經幾年重建,當地百姓早已從“4·20”蘆山地震的陰影中走出,生活也恢復甚至超越了震前水平。“溫飽之后,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雅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志強介紹說,今年雅安將加快“健康雅安”建設,構建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全市遠程醫療中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
擴面提質 惠及更廣
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
收好行李,整理完書包,備齊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2月26日,離開學還有5天,家住宜賓市興文縣五星鎮踏水橋村的高一學生徐楊已開始做上學的準備。這次開學,徐楊的心情尤為輕松愉悅:本學期開始,他不用再交學費了。
這得益于宜賓市最新的教育惠民政策:從今年春季開始,免除全市公辦普通高中學生的學費。目前宜賓全市共有28所普通公辦高中學校,約有在校學生8.2萬名。按照每學期學費460元、340元、280元三檔計算,減免學費后,每年將減少學生家長在此項上的支出約4800萬元。
“這部分支出將根據情況由市縣兩級財政承擔。此外,為了保證學校的建設,財政還將額外支持百分之十的費用作為學校發展的經費。”市教育和體育局普通高中科副科長羅勇介紹。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這些要求是我們今年開展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動力。”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介紹,今年我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面更廣,將免除37萬名非民族自治地區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資助3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職學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職工子女上學2.5萬人,資助業余訓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運動員2000名。
此外,我省還將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選派不少于1200名教師到“三區”支教,為推動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民生實事還新增了支持深度貧困縣寄宿制學校宿舍建設,要逐步達到與就學需求相適應的寄宿條件。
德陽市民政局辦公室主任何洋表示,今年德陽的民生工程覆蓋面將更廣,“德陽將加快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各類社會保險參保率達93%。”
省衛生計生委主任沈驥介紹,今年省衛生計生委將對貧困人口開展1次免費健康體檢服務,為5000名貧困家庭腦癱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為1000名貧困家庭聽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讓困難群眾享受健康福利。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春回大地,暖意洋洋。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政策,爐霍縣36戶貧困戶住進了比崩科木房更加溫暖的新房。村民澤擁吉說,以后上衛生院就醫、孩子上學都變得方便許多。此前,她與家人住在距離鄉政府70多公里的地方。
有人住進了新房,有人找到了稱心的工作。2月26日一早,南充市順慶區五里店新城還房小區,50多歲的袁正國換上保安服開始上班。袁正國是南充清泉壩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受益者之一,“不但住進了新房,還得到了免費的職業培訓,一個月可以掙2000多塊錢呢。”
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四川視察指導。他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懷憂民、愛民、惠民之心,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民生問題,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牢記總書記囑托,巴蜀兒女沐浴春風溫暖前行,全川人民為過上更加“安逸”的生活疾步奮進!
民生為本 聚力前行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月25日召開的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成都市2018年十大民生實事”以《政府工作報告》附件的形式同步公布。“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成都市市長羅強表示:成都將以造福全體市民為最大政績,集中抓好今年的十大民生實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巴蜀兒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表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要指示,南充將繼續確保民生投入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穩定在70%以上,堅持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民生、關注熱點民生,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長期在秦巴連片貧困地區工作的民政工作者,廣元市民政局局長安永平注意到,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了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讓他感覺“很帶勁”。
春節大假后一上班,巴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本勇就趕到恩陽區興隆場鎮插旗村,查看當地兩條新修產業路之間的一段“斷頭路”,研究解決方案。“總書記春節前夕不辭辛勞來到我們四川視察,讓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作為公職人員,我們必須心中裝著群眾,把基層群眾的事情辦好辦實。”
“人民”的分量,始終沉甸甸。省委明確提出,發展的過程就是改善民生的過程,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四川,有一個原則一直被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為老百姓辦實事只增不減。“我省近4年財政支出中用于保民生的比例一直維持在65%。盡管占比沒變,但由于財政支出總量增加,保民生支出總規模也在同步擴大。”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是財政預算中的重中之重,相應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衛生、社保、教育等民生工程。同時,今年我省各級財政預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765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12.8%,全力保障100萬貧困人口脫貧。
聚焦重點 精準發力
注重民族地區、地震災區等特殊、重點區域的民生改善
2月25日,會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一則招聘公告引發關注。與以往的招聘公告不一樣,本次公開招聘的5個崗位為公益性,面向的群體是該縣就業困難人員。會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人社局局長王繼軍說,此次公益性崗位的設計,為的是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解決該縣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
對于四川而言,更有針對性地改善民生,尤其需要注重民族地區、地震災區等特殊區域、重點區域。
具體向何處落子?總書記的講話指引了方向: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快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引導群眾樹立勞動光榮、就業光榮的理念,促進更高質量就業、更充分就業。
解決就業問題,九寨溝縣與會東縣不謀而合。結合全縣實際,九寨溝縣印發《關于開發災后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實現脫貧奔康的實施方案》,采取“因事設崗、以崗定員”,為符合崗位要求且具有勞動能力的災后就業困難人員解難,實現就業困難家庭至少一人就業。縣人社局局長龍鳳蓮說,今年該局將會同行業主管部門,認真抓好10種類型崗位指標分配細化,并建立就業臺賬,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就業。
精準發力,必須想百姓所想。甘孜州康定市發改局副局長鄧曼琳介紹,今年康定市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將標準化建設12所村級幼兒園(幼教點),完善8所學校智慧教育設施設備。規劃重建第二完全中學,有序擴大新都橋藏文中學辦學規模,盡快解決農牧民子女就讀高中難的問題,“對于藏區群眾而言,教育是迫切需求。”
在雅安,歷經幾年重建,當地百姓早已從“4·20”蘆山地震的陰影中走出,生活也恢復甚至超越了震前水平。“溫飽之后,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雅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志強介紹說,今年雅安將加快“健康雅安”建設,構建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全市遠程醫療中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
擴面提質 惠及更廣
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
收好行李,整理完書包,備齊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2月26日,離開學還有5天,家住宜賓市興文縣五星鎮踏水橋村的高一學生徐楊已開始做上學的準備。這次開學,徐楊的心情尤為輕松愉悅:本學期開始,他不用再交學費了。
這得益于宜賓市最新的教育惠民政策:從今年春季開始,免除全市公辦普通高中學生的學費。目前宜賓全市共有28所普通公辦高中學校,約有在校學生8.2萬名。按照每學期學費460元、340元、280元三檔計算,減免學費后,每年將減少學生家長在此項上的支出約4800萬元。
“這部分支出將根據情況由市縣兩級財政承擔。此外,為了保證學校的建設,財政還將額外支持百分之十的費用作為學校發展的經費。”市教育和體育局普通高中科副科長羅勇介紹。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這些要求是我們今年開展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動力。”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介紹,今年我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面更廣,將免除37萬名非民族自治地區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資助3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職學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職工子女上學2.5萬人,資助業余訓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運動員2000名。
此外,我省還將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選派不少于1200名教師到“三區”支教,為推動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民生實事還新增了支持深度貧困縣寄宿制學校宿舍建設,要逐步達到與就學需求相適應的寄宿條件。
德陽市民政局辦公室主任何洋表示,今年德陽的民生工程覆蓋面將更廣,“德陽將加快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各類社會保險參保率達93%。”
省衛生計生委主任沈驥介紹,今年省衛生計生委將對貧困人口開展1次免費健康體檢服務,為5000名貧困家庭腦癱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為1000名貧困家庭聽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讓困難群眾享受健康福利。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