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對四川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日子。
一年前的這一天,2017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與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團的代表們共商國是。
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針對四川實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講話,對四川下一步發展指明前進方向,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扎實開展創新創造,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使命催人奮進:推動治蜀興川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再立新功!
人民領袖的關懷厚愛,令9100多萬巴蜀兒女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和有力指引,一直是推動四川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3年5月,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四川由此探索出“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重建新路,地震災區實現浴火重生。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聽取四川省委工作匯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猶如燈塔照亮“四川號”航船的航向。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脫貧攻堅“頭等大事”到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四川嚴格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并不斷豐富完善治蜀興川的總體方略。
總書記親臨四川代表團以來的一年間,四川省委、省政府堅定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帶領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巴蜀大地呈現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干部群眾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
當365個日日夜夜過去,我們對標總書記對四川的要求,帶著豐收的喜悅和全省人民的感恩之情,向總書記報告:
——四川不斷擦亮“天府之國”的農業金字招牌,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以“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年間15個貧困縣摘帽、3769個貧困村退出、108.5萬貧困人口脫貧、33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川人精神,完成15項國務院授權先行先試任務,全國首批推廣的13條經驗涉及四川的有8條;獲批國家創新型省份和國家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省,四川已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并將之化為思想自覺、黨性觀念、紀律要求和實際行動;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不僅如此,過去一年,四川經濟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六,在全國大局中勇擔使命;新項目新企業新產業等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4%,新常態下動能轉換有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增長79.8%,國際班列開行超過1000列、居全國第一,開放合作全方位推進;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82.2%,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回首奮斗歷程,四川得出的最重要經驗就是:“方向問題始終是決定治蜀興川事業成敗的根本所在,必須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地落實,這樣才能確保事業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這是歷史的昭示,更是四川奮進新征程的宣言。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涼山州、阿壩州、成都市基層一線視察指導,看望慰問干部群眾,對四川工作再次提出重要要求。總書記將十九大之后外出調研的第一站放在四川,體現了對四川的深切關懷,更是殷切希望。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將牢記總書記重托,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整行裝再出發,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起點上,向新臺階邁進!
治蜀興川一年答卷
2017
題 目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重視農業,夯實農業這個基礎,歷來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四川答卷
圍繞“需求導向”“供給質量”發力
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陽春三月,丹棱縣的晚熟柑橘“不知火”在網上賣得正火。這讓全國人大代表、丹棱縣丹棱鎮龍鵠村黨支部書記羅朝運欣喜不已。2017年,“丹棱桔橙”成功創建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水果產業農民人均增收9000元。
圍繞“需求導向”和“供給質量”發力,我省著力打造現代產業園,去年創建了230個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3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今年將分層分級再創建200個。今年2月,四川農產品首趟出口專列發出,把天府之國的早春優質蔬菜送到了莫斯科最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
不僅建基地,還要用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總書記要求,省委農工委已“劃重點”,明確以川酒、川菜、川茶、川果、川藥、川豬、川煙、川油等品牌鑄造為重點,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不久前,蒙頂山茶躋身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長鄒瑾興奮地說。
目前,四川已出臺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意見,全省“三品一標”農產品達5142個,穩居全國前列;天府龍芽、竹葉青、郫縣豆瓣等四川造品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業興、家富、人和、村美,蜀鄉大地更多的美麗鄉村,正變為旅游之地。全國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米易縣普威鎮獨樹村黨總支書記王永蘭感受深刻:過去三個月,自家農家樂住滿了來自成都、北京的旅客,三個月進賬20多萬元。2017年,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綜合經營性收入達1300余億元,占全國的1/5。
高分“答卷”何以書寫?持續深入推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答案。遵循這條“主脈絡”,四川農川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正不斷被擦亮。
省委、省政府出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十大行動方案方案》,聚焦產業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壯大、知名品牌創建、新業新業態發展等重點和短板集中發力。
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要繼續選派好駐村干部,整合涉農資金,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108.5萬人摘下“貧困帽”
脫貧奔康信心更足
參加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敏滿心歡喜。
2017年,四川有15個貧困縣“摘帽”,何敏公司所在的巴中市恩陽區是其中之一。據她觀察,“四川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可以說是使出了‘洪荒之力’。”
四川是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6個省份之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四川把脫貧攻堅推向縱深,2017年,共有3769個貧困村退出,108.5萬人摘下“貧困帽”;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1.5%下降到2.7%。
“我們搬進彝家新寨,用上了干凈的廁所。”吉克石烏代表來自涼山州昭覺縣慶恒鄉慶恒村,她對彝鄉巨變感受深刻,“大家現在不比吃、不比穿,比的是誰能從農民夜校多學點本事。”
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四川狠下“繡花”功夫。從基礎設施到產業發展,從新村建設到文化惠民,從教育扶貧到技能培訓,2017年實施22個扶貧專項,投入財政資金749億元。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精準扶貧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副市長吳桂華說,廣元為此建立返貧預警監測阻擊機制,及時發現因重特大疾病引發返貧風險的家庭,將其納入衛生扶貧基金扶持范圍,給予“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
目前,醫療保障已覆蓋四川所有貧困人口,有扶貧任務的縣還設立了衛生扶貧救助基金,“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醫療費用個人支付控制在10%以內”的目標得以實現。
幫助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是脫貧攻堅的關鍵。過去一年,四川幫助85.2萬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其中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特困勞動力8.3萬人。
代表委員們認為,四川脫貧攻堅還有很多創新之舉。比如,落實駐村幫扶機制;首創教育、衛生、產業、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四項基金”……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西南醫科大學校長何延政經常到貧困村調研。他說:“脫貧攻堅,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笑臉上就能看出來。”
扎實開展創新創造
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歷史機遇,針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目標、戰略、短板選準課題,形成更具激勵性的制度環境,加快健全軍民融合發展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抓好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
創20年來新高
談起創新創造,全國人大代表趙萍從手機上翻出一條新聞——2月28日,兩輛9米長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通過西南地區首個正式運營的加氫站注滿氫能,正式上路。
“過去一年間,四川在氫燃料電池領域走在了全國前沿。”這位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部測試中心主任工程師感慨,這讓一個全新產業的誕生成為可能。
抓住機遇、走在全國前沿的不僅是氫燃料電池。大容量超臨界鍋爐、納米膜層新材料……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獎項目中,由四川主持和參與完成的有28個,占到10%??萍疾拷瞻l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6-2017》顯示,四川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升至11位,為20年來最高。
創新創造的成績,也不止科技成果。全國人大代表、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許州介紹,這一年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創建取得積極進展,我省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居全國前列。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商華介紹,去年,四川新增專利申請逾16萬件,同比增長超過17%;四川還獲批國家創新型省份和國家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
亮眼成績單,如何取得?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藍定香認為,成績源于四川破除阻礙創新創造的體制機制的努力。過去一年間,四川全力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一號工程”落實,全國首批推廣的13條經驗涉及四川的有8條。
在全國人大代表、德陽市市長趙輝看來,成績源于緊抓科技成果轉化,打通了科技與經濟的通道。去年,中科院在德陽設立的創新育成中心又誕生了數十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識別事業部研發部副部長陳琳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她為參會做的“功課”——2017年,全省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4%。“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實實在在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四川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她說。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要結合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準則》《條例》,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激濁揚清,扶正祛邪,自覺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履職盡責、作出貢獻。
自覺向核心看齊
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
“現在的政商關系,可以用中央要求的兩個字來形容——‘親’‘清’。”面對媒體鏡頭,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如此描述。
劉永好對這種轉變感受深刻:以前企業家們感嘆“年關”難過,而在今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省政府領導帶隊與川商總會民營企業家交流溝通,“政府部門越來越注重聯系企業,幫我們解決了好多困難問題。”
這種轉變像一面透鏡,折射出四川政治生態的可喜變化。在全國人大代表、省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研究員楊先農看來,這充分體現了四川堅定的政治站位,“自覺向核心看齊,這是四川最鮮明的態度。”
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根據去年四川出臺的《關于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一年來已經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問題320起。
從省委到市委再到城鄉基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熱潮在巴蜀大地涌動。
“學習是凝神聚魂、是對標對表、是明確方向。”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市長鄒自景說,作為“關鍵少數”之一,自己更要帶頭講政治,帶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
“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對總書記這句話,宜賓市翠屏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委員會副主任韓卓彥感受深刻。身為紀檢干部,他說“自己零距離”感受到四川懲治腐敗的力度。5年來,全省立案8.6萬余件、處分8.9萬人。
一手反腐,一手任賢。全國人大代表、渠縣巨光鄉金土村第一書記黃小軍注意到一個數據。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有2965名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被提拔重用。“重品行、重實干、重公認,這充分證明了我省鮮明的用人導向。”黃小軍說。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代表委員們認為,如今,全省各級干部立足崗位奮進新征程,展現出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共同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醣景娓寮杀緢笥浾邚埵貛涚娬裼钚荏銈チ至柰趺检`陳松采寫本報制圖/朱濉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是一個對四川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日子。
一年前的這一天,2017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與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團的代表們共商國是。
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針對四川實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講話,對四川下一步發展指明前進方向,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扎實開展創新創造,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使命催人奮進:推動治蜀興川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再立新功!
人民領袖的關懷厚愛,令9100多萬巴蜀兒女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和有力指引,一直是推動四川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3年5月,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四川由此探索出“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重建新路,地震災區實現浴火重生。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聽取四川省委工作匯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猶如燈塔照亮“四川號”航船的航向。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脫貧攻堅“頭等大事”到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四川嚴格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并不斷豐富完善治蜀興川的總體方略。
總書記親臨四川代表團以來的一年間,四川省委、省政府堅定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帶領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巴蜀大地呈現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干部群眾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
當365個日日夜夜過去,我們對標總書記對四川的要求,帶著豐收的喜悅和全省人民的感恩之情,向總書記報告:
——四川不斷擦亮“天府之國”的農業金字招牌,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以“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年間15個貧困縣摘帽、3769個貧困村退出、108.5萬貧困人口脫貧、33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川人精神,完成15項國務院授權先行先試任務,全國首批推廣的13條經驗涉及四川的有8條;獲批國家創新型省份和國家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省,四川已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并將之化為思想自覺、黨性觀念、紀律要求和實際行動;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不僅如此,過去一年,四川經濟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六,在全國大局中勇擔使命;新項目新企業新產業等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4%,新常態下動能轉換有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增長79.8%,國際班列開行超過1000列、居全國第一,開放合作全方位推進;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82.2%,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回首奮斗歷程,四川得出的最重要經驗就是:“方向問題始終是決定治蜀興川事業成敗的根本所在,必須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地落實,這樣才能確保事業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這是歷史的昭示,更是四川奮進新征程的宣言。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涼山州、阿壩州、成都市基層一線視察指導,看望慰問干部群眾,對四川工作再次提出重要要求。總書記將十九大之后外出調研的第一站放在四川,體現了對四川的深切關懷,更是殷切希望。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將牢記總書記重托,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整行裝再出發,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起點上,向新臺階邁進!
治蜀興川一年答卷
2017
題 目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重視農業,夯實農業這個基礎,歷來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四川答卷
圍繞“需求導向”“供給質量”發力
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陽春三月,丹棱縣的晚熟柑橘“不知火”在網上賣得正火。這讓全國人大代表、丹棱縣丹棱鎮龍鵠村黨支部書記羅朝運欣喜不已。2017年,“丹棱桔橙”成功創建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水果產業農民人均增收9000元。
圍繞“需求導向”和“供給質量”發力,我省著力打造現代產業園,去年創建了230個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3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今年將分層分級再創建200個。今年2月,四川農產品首趟出口專列發出,把天府之國的早春優質蔬菜送到了莫斯科最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
不僅建基地,還要用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總書記要求,省委農工委已“劃重點”,明確以川酒、川菜、川茶、川果、川藥、川豬、川煙、川油等品牌鑄造為重點,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不久前,蒙頂山茶躋身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長鄒瑾興奮地說。
目前,四川已出臺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意見,全省“三品一標”農產品達5142個,穩居全國前列;天府龍芽、竹葉青、郫縣豆瓣等四川造品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業興、家富、人和、村美,蜀鄉大地更多的美麗鄉村,正變為旅游之地。全國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米易縣普威鎮獨樹村黨總支書記王永蘭感受深刻:過去三個月,自家農家樂住滿了來自成都、北京的旅客,三個月進賬20多萬元。2017年,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綜合經營性收入達1300余億元,占全國的1/5。
高分“答卷”何以書寫?持續深入推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答案。遵循這條“主脈絡”,四川農川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正不斷被擦亮。
省委、省政府出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十大行動方案方案》,聚焦產業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壯大、知名品牌創建、新業新業態發展等重點和短板集中發力。
題 目
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要繼續選派好駐村干部,整合涉農資金,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四川答卷
108.5萬人摘下“貧困帽”
脫貧奔康信心更足
參加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敏滿心歡喜。
2017年,四川有15個貧困縣“摘帽”,何敏公司所在的巴中市恩陽區是其中之一。據她觀察,“四川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可以說是使出了‘洪荒之力’。”
四川是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6個省份之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四川把脫貧攻堅推向縱深,2017年,共有3769個貧困村退出,108.5萬人摘下“貧困帽”;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1.5%下降到2.7%。
“我們搬進彝家新寨,用上了干凈的廁所。”吉克石烏代表來自涼山州昭覺縣慶恒鄉慶恒村,她對彝鄉巨變感受深刻,“大家現在不比吃、不比穿,比的是誰能從農民夜校多學點本事。”
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四川狠下“繡花”功夫。從基礎設施到產業發展,從新村建設到文化惠民,從教育扶貧到技能培訓,2017年實施22個扶貧專項,投入財政資金749億元。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精準扶貧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副市長吳桂華說,廣元為此建立返貧預警監測阻擊機制,及時發現因重特大疾病引發返貧風險的家庭,將其納入衛生扶貧基金扶持范圍,給予“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
目前,醫療保障已覆蓋四川所有貧困人口,有扶貧任務的縣還設立了衛生扶貧救助基金,“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醫療費用個人支付控制在10%以內”的目標得以實現。
幫助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是脫貧攻堅的關鍵。過去一年,四川幫助85.2萬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其中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特困勞動力8.3萬人。
代表委員們認為,四川脫貧攻堅還有很多創新之舉。比如,落實駐村幫扶機制;首創教育、衛生、產業、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四項基金”……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西南醫科大學校長何延政經常到貧困村調研。他說:“脫貧攻堅,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笑臉上就能看出來。”
題 目
扎實開展創新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歷史機遇,針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目標、戰略、短板選準課題,形成更具激勵性的制度環境,加快健全軍民融合發展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抓好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四川答卷
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
創20年來新高
談起創新創造,全國人大代表趙萍從手機上翻出一條新聞——2月28日,兩輛9米長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通過西南地區首個正式運營的加氫站注滿氫能,正式上路。
“過去一年間,四川在氫燃料電池領域走在了全國前沿。”這位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部測試中心主任工程師感慨,這讓一個全新產業的誕生成為可能。
抓住機遇、走在全國前沿的不僅是氫燃料電池。大容量超臨界鍋爐、納米膜層新材料……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獎項目中,由四川主持和參與完成的有28個,占到10%??萍疾拷瞻l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6-2017》顯示,四川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升至11位,為20年來最高。
創新創造的成績,也不止科技成果。全國人大代表、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許州介紹,這一年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創建取得積極進展,我省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居全國前列。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商華介紹,去年,四川新增專利申請逾16萬件,同比增長超過17%;四川還獲批國家創新型省份和國家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
亮眼成績單,如何取得?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藍定香認為,成績源于四川破除阻礙創新創造的體制機制的努力。過去一年間,四川全力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一號工程”落實,全國首批推廣的13條經驗涉及四川的有8條。
在全國人大代表、德陽市市長趙輝看來,成績源于緊抓科技成果轉化,打通了科技與經濟的通道。去年,中科院在德陽設立的創新育成中心又誕生了數十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識別事業部研發部副部長陳琳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她為參會做的“功課”——2017年,全省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4%。“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實實在在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四川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她說。
題 目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要結合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準則》《條例》,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激濁揚清,扶正祛邪,自覺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履職盡責、作出貢獻。
四川答卷
自覺向核心看齊
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
“現在的政商關系,可以用中央要求的兩個字來形容——‘親’‘清’。”面對媒體鏡頭,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如此描述。
劉永好對這種轉變感受深刻:以前企業家們感嘆“年關”難過,而在今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省政府領導帶隊與川商總會民營企業家交流溝通,“政府部門越來越注重聯系企業,幫我們解決了好多困難問題。”
這種轉變像一面透鏡,折射出四川政治生態的可喜變化。在全國人大代表、省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研究員楊先農看來,這充分體現了四川堅定的政治站位,“自覺向核心看齊,這是四川最鮮明的態度。”
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根據去年四川出臺的《關于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一年來已經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問題320起。
從省委到市委再到城鄉基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熱潮在巴蜀大地涌動。
“學習是凝神聚魂、是對標對表、是明確方向。”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市長鄒自景說,作為“關鍵少數”之一,自己更要帶頭講政治,帶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
“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對總書記這句話,宜賓市翠屏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委員會副主任韓卓彥感受深刻。身為紀檢干部,他說“自己零距離”感受到四川懲治腐敗的力度。5年來,全省立案8.6萬余件、處分8.9萬人。
一手反腐,一手任賢。全國人大代表、渠縣巨光鄉金土村第一書記黃小軍注意到一個數據。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有2965名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被提拔重用。“重品行、重實干、重公認,這充分證明了我省鮮明的用人導向。”黃小軍說。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代表委員們認為,如今,全省各級干部立足崗位奮進新征程,展現出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共同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醣景娓寮杀緢笥浾邚埵貛涚娬裼钚荏銈チ至柰趺检`陳松采寫本報制圖/朱濉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