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瀘州紅色旅游帶動農村脫貧

瀘州紅色旅游帶動農村脫貧

發布時間:2018/3/26 11:13:45 瀏覽:409
[摘要]瀘州紅色旅游帶動農村脫貧

四川省古藺縣黃荊鄉金魚溪易地扶貧搬遷。
  朱 茂攝

四川瀘州境內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四渡赤水戰役歷時72天,在瀘州境內轉戰54天。紅軍在古藺取得了二郎灘背水戰、太平阻擊戰、鎮龍山奔襲戰、打云莊等系列戰斗的勝利。1935年2月3日至5日,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在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主持召開了石廂子會議,在“雞鳴三省”之地實現了中國革命史上的重大轉折。目前,瀘州市革命遺址多達1200余處。

開發紅色景點助力脫貧

瀘州出臺《文化惠民扶貧專項實施方案》,面向3個貧困縣、32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39.9萬貧困人口,實施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活動惠民、文化產業富民等八大工程,確定階段任務,分解單位責任,形成全域全面攻堅的工作體系。目前,一條條紅色旅游線帶動了一個個貧困村脫貧,全市一大批貧困人口直接或間接通過紅色旅游實現脫貧。

近年來,瀘州市加強紅色旅游資源的規劃、保護和管理,在保護資源的前提下充分整合紅色旅游資源,打造紅色精品旅游線路。

瀘州市重點挖掘和打造護國運動和紅軍長征兩大板塊,提升改造了江陽區況場鎮朱德舊居陳列館和納溪護國戰爭紀念館。古藺縣太平鎮提升改造了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新館,敘永縣新建了“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陳列館。去年,瀘州市還建成了瀘順起義陳列館。

打造精品線 建設綜合體

古藺縣針對該縣紅色文化歷史深厚的實際,按照“生態田園,紅色古藺”總體定位,確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任務:實現旅游人數突破1000萬大關,確保旅游發展輻射50個以上貧困村,帶動城鄉間接就業10萬人,使旅游產業真正成為古藺縣支柱產業。

古藺縣將建設一個紅色旅游綜合體,打造一條紅色旅游精品線。紅色旅游綜合體就是郎鄉旅游區。總投資約100億元,通過2—5年努力,整合太平、二郎、東新3個鄉鎮,完善內部旅游交通網絡,將這個區域打造成集休閑、旅游、度假、康養、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綜合體及國家5A級景區。同時推出一條紅色旅游精品線——“四渡赤水出奇之旅”。總投資約5億元,提升改造古藺縣內環赤水河道路、紅色旅游景區景點。

敘永縣以“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被列入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依托,打造旅游精品村寨和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10個,建成赤水河谷鄉村旅游帶,實現貧困人口因發展旅游獲得的收入占其純收入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指標4%以上。

瀘州市力爭到2020年,建成1個紅色5A景區、3個紅色4A景區和2個紅色3A景區。

紅色游帶動鄉村富

李花怒放一樹白,上萬游客共爭春。自3月以來,四川省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漫山遍野的李花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尋芳客,帶旺了當地的餐館、農家樂,讓沉寂多時的小山村熱鬧起來。欣賞了李花,游客們走進整修后的石廂子會議舊址,參觀毛澤東居住舊址,聆聽紅色故事……

打造一個紅色旅游點,帶動一個區域脫貧。敘永縣石廂子會議舊址成為228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多方籌資3億元,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拓寬老區致富路。

敘永縣依托赤水河少數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自然風光、農業資源打造鄉村旅游環線。每年春秋兩季以賞花摘果為主題,舉行賞花、摘果、火把節三大自駕游活動,吸引游客,聚集人氣。2017年,春季賞花活動涉及紅色文化的3個鄉鎮在一個月時間內共接待游客共計30萬余人,旅游住宿、餐飲直接收入690.5萬元,農副產品銷售等旅游帶動收入約509.5萬元,旅游總收入1200萬元,同比增長18%,帶動了赤水河流域3個鄉鎮1000余貧困人口增收。

賞花摘果期間,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村民徐思亮在家門口擺攤賣土特產,“生意好哦,旅游季每天約有300元純收入”。《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26日 13 版)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