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內江推進“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 打

內江推進“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 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發布時間:2018/3/27 10:30:17 瀏覽:326
[摘要]內江推進“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 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本報記者 周海波 邵明亮

在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民富村的仔姜種植基地里,大小卡車排起了長隊,等待收購新鮮仔姜。春節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種姜大戶劉紅幾乎每天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由于近期新鮮的仔姜大量上市,她幾乎每天都在自家地里張羅生意。

劉紅種的仔姜跟普通生姜不同,是一種在隆冬和初春時節上市的反季節蔬菜,種植過程中不僅需要精細管理,而且對專業技術要求較高。劉紅說,這門技術是從“農村家庭能人”培養中學到的。

2016年11月,內江全面啟動“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至去年底,全市共培養擁有一技之長的“農村家庭能人”37.25萬人,他們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力軍”。

  在“農民夜校”學到一技之長

民富村今年的仔姜很受歡迎,元旦收購價格一度飆升到每公斤84元,雖然目前價格有所回落,但銷路不愁。劉紅家的仔姜已銷售過半,她心里很高興。

民富村的仔姜之所以可以反季節上市,是因為農民在地表下面鋪上了水管,讓熱水在水管內循環流動來給土壤加熱,為仔姜生長提供所需熱量。劉紅至今記得,2007年的冬天,由于技術不成熟,土壤溫度沒有掌控好,自家種植的仔姜爛了一大片,損失了五六萬元。

劉紅表示,現在通過對土壤溫度、濕度的熟練把控,種植中再也沒出過差錯,“多虧了在農民夜校學到的新技術”。

如何培養“農村家庭能人”?內江建立的1637所農民夜校成為最佳選擇。作為村里反季節仔姜種植的先行者,劉紅被選為第一批“農村家庭能人”培養對象。

“成為培養對象后,市上和鎮上針對我們村的種姜特色,經常組織大家開展各種種姜技術培訓,我不僅在農民夜校學到了新技術,還常常客串一下老師,為村民講解仔姜種植技術。”劉紅說。

截至去年底,內江共開展相關教學培訓10.8萬余課時,集中教學89.3萬余人次,分片分組教學42萬余人次,上門送學24.5萬余人次,遠程輔導47.8萬余人次。

“通過‘農村家庭能人’的培養,激發每一個農村家庭的活力,進一步提升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內江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7年底,內江已培養“農村家庭能人”37.25萬人,助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實訓基地進一步“扶能”

新年上班第一天,內江市市中區伏龍鎮牛角田村村民劉建早早來到村里的烙畫實訓基地,練習素描技藝。

漢安烙畫是市中區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弘揚和傳承這一優秀民間藝術,伏龍鎮以貧困村牛角田村、水口村、大屋沖村為示范點,并依托“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建立烙畫村和“農村家庭能人”實訓基地,培養烙畫創業和制作人才。劉建是村里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底從外地打工回來,看到部分貧困戶靠學習制作烙畫實現脫貧,便和妻子一起報名參加烙畫實訓基地培訓。今年,他被牛角田村黨支部納入2018年“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開始學習制作漢安烙畫。看著自己的素描作品,劉建說:“沒想到自己還能搞藝術,現在想把素描學扎實,下一步再學習制作烙畫。”

用實訓基地“扶能”是“農村家庭能人”培養的舉措之一。為此,內江市建設了一批集教學、藝術品創作、對外培訓為一體的“農村家庭能人”培養實訓基地。其中,依托專合社等搭建農村實用技術實訓基地481個,結合返鄉創業“回家工程”項目建立農民創業輔導實訓基地97個,創造靈活多樣的實訓崗位2.3萬余個,真正把“農村家庭能人”培養成為實干型人才。

“去年,全村烙畫訂單累計銷售收入達60余萬元,村民收入少則五六千元,多則兩三萬元。”牛角田村村支書李雙全介紹,隨著“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村民從中獲益。

內江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先后開展實訓培訓8100余期,培養16萬余人次。參加培養的貧困戶家庭月均增收500余元,有20439名貧困戶實現提前脫貧。

根據內江市“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2018年內江還將新增培養對象20.27萬,2019年繼續新增培養對象19.17萬,實現全市有勞動力的農村家庭都有1名以上“農村家庭能人”。

  原標題:37萬能人撐起脫貧致富一片天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