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首頁>>時政要聞>>四川先后有12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

四川先后有12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布時間:2018/4/11 11:04:35 瀏覽:374
[摘要]四川先后有12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自1990年啟動以來,迄今已舉行20余屆,而四川歷屆當選項目累計達12項。12項“十大”的殊榮,折射著蓬勃發展的四川文博事業。

“不曉文字,不知禮樂”,這是西漢揚雄對古蜀國的形容。然而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的發現,讓古蜀文明“一醒驚天下”。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再度震驚考古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認為,從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三星堆、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很多方面在同一時期都絕不落后于中原地區,“有些方面甚至居于領先地位。”

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古蜀文明,四川近年考古工作成果豐碩。正是因為考古材料充分,四川已有4大項目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在國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間重要大遺址名單中,四川也有邛窯、羅家壩遺址、茶馬古道等9處大遺址入選。

我省陸續發現的考古遺址與大量出土文物一起,成為守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靈魂的方式之一。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館、考古遺址也成為響亮的文化名片。

出土大量神秘、精美文物的三星堆博物館,已多次亮相英國BBC等國際知名電視臺的文博節目,在中國文物的境外展出中也每每引起轟動,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四川文化的窗口。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毅則表示,“如果沒有考古,就沒有金沙遺址博物館,沒有今天的成都博物館。”

而即將開園的邛窯遺址公園,同樣依托考古發現得以建立。因為唐代摩訶池遺址和明蜀王府的發掘,天府廣場上的東華門遺址也才得以規劃為遺址公園。“考古,是推動成都文博事業發展的引擎和主動力。”王毅說。

  鏈接

  四川入圍“十大考古”

1996年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我國西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

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最具藝術價值的宋代家族墓地。

1999年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我國第一個經科學考古發掘的最全面、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民族獨創性的古代釀酒作坊遺址。

2000年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跟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前朝后寢”建筑形式相吻合,在此前國內考古發掘中從未見過。

2001年成都金沙商周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

2004年綿竹劍南春酒坊遺址:不同窖池生產不同品種的酒類,這在過去的酒坊遺址發掘中從未見過。

2008年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縱橫交錯長達數十余米的鋪磚街道在中國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見。

2011年宜賓石柱地遺址:遺址分布面積之大、文化堆積豐富、時代跨度時間較長,在川西南乃至金沙江流域是首次發現。

2012年金川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對深入研究馬家窯文化地方類型和分布區域諸問題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填補了大渡河上游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

2013年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第一次發掘出土舉世聞名的蜀錦織機模型,第一次發現早已失傳的扁鵲醫學體系的多部竹簡醫書,第一次發現西漢時期完整經穴髹漆醫學人像,第一次大批出土西漢成都漆器。

石渠吐蕃時代石刻:是首次在雅礱江沿岸發現吐蕃石刻,為唐蕃古道走向、路線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環節的資料空白。

2018年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內水考古項目,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會歷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義?!醣緢笥浾?吳曉鈴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發表評論
<th id="su2wj"></th>
    1. 
      
        <del id="su2wj"></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