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發展才是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時代特征和堅持新發展理念的總體要求,指明了抓好新時代治蜀興川第一要務的重要路徑、著力重點,為四川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省情實際看第一要務,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從全國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黨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發展的中國奇跡,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四川與全國一樣,縱向看發展進步明顯,但橫向比尤其是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仍然是四川的最大省情,發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識,理清發展思路,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堅定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
抓住矛盾變化看第一要務,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在四川的具體體現,找準主攻方向,以針對性措施解決突出問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四川是全國的一個縮影,既面臨產業結構、區域發展、城鄉發展不平衡的挑戰,也存在人均水平靠后、創新能力不強、經濟活力不夠、有效供給不足的短板?;饷埽鉀Q問題,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著眼推動四川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發展動能、提升質量規模,切實解決好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創新活力旺盛、區域布局協調、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發展新格局。要著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城鄉統籌、區域協作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各區域共同繁榮發展、同步全面小康。
把握重要關節看第一要務,必須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統籌處理好傳統與現代、質量與速度等辯證關系。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夯實實體經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高端現代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支撐四川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將支撐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由要素驅動為主轉變為創新驅動為主,掌握引領發展的主動權。同時要認識到,高質量發展最終要體現在保持合理的穩定的增長上。既不能違背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也決不是不要速度,更不能出現經濟增長的大起大落。如果我們不能保持一個高于全國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轉型發展就沒有空間,與全國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就無從談起。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要我們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治蜀興川的第一要務,扭住目標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推動四川由經濟大省加快向經濟強省跨越,不斷書寫新時代四川發展新篇章。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報評論員
發展才是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時代特征和堅持新發展理念的總體要求,指明了抓好新時代治蜀興川第一要務的重要路徑、著力重點,為四川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省情實際看第一要務,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從全國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黨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發展的中國奇跡,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四川與全國一樣,縱向看發展進步明顯,但橫向比尤其是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仍然是四川的最大省情,發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識,理清發展思路,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堅定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
抓住矛盾變化看第一要務,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在四川的具體體現,找準主攻方向,以針對性措施解決突出問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四川是全國的一個縮影,既面臨產業結構、區域發展、城鄉發展不平衡的挑戰,也存在人均水平靠后、創新能力不強、經濟活力不夠、有效供給不足的短板?;饷埽鉀Q問題,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著眼推動四川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發展動能、提升質量規模,切實解決好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創新活力旺盛、區域布局協調、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發展新格局。要著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城鄉統籌、區域協作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各區域共同繁榮發展、同步全面小康。
把握重要關節看第一要務,必須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統籌處理好傳統與現代、質量與速度等辯證關系。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夯實實體經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高端現代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支撐四川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將支撐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由要素驅動為主轉變為創新驅動為主,掌握引領發展的主動權。同時要認識到,高質量發展最終要體現在保持合理的穩定的增長上。既不能違背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也決不是不要速度,更不能出現經濟增長的大起大落。如果我們不能保持一個高于全國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轉型發展就沒有空間,與全國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就無從談起。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要我們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治蜀興川的第一要務,扭住目標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推動四川由經濟大省加快向經濟強省跨越,不斷書寫新時代四川發展新篇章。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