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虎嗅網;作者:盧樺
導讀:
40天內,100多家P2P平臺爆雷。這些平臺或有國資背景,或有上市作為加持,吸引了大批投資者。他們押上自己的身價性命,只為讓錢獲得“應有的”收益,最終,血本無歸。
這次P2P爆雷,姚萬損失的本金有38萬。這是他13年來的所有積蓄。
2018年7月10日,姚萬忽然想起,此前投資的P2P平臺“火錢理財”曾舉辦過一個世界杯冠軍競猜活動。在猜烏拉圭和法國之間,他選擇了法國。由于法國贏了,他理所當然地獲得火錢理財平臺贈與的加息券。
剛好他之前投到平臺里的錢有部分到期了,連本帶息10萬左右。姚萬選擇了加息券,再把10萬悉數投到了火錢理財平臺一個叫“貨押寶雙季標”的項目上。這個項目期限169天,預計年化收益12%。加上2.88%的世界杯競猜加息券。169天過去,他將獲得的收益預計接近7000元。
7月11日晚上,姚萬正在看公眾號金角大王上一篇關于校園貸的文章,他感慨了一下校園網貸的套路太深。女友接話說,“現在網貸都很危險吧,我今天還看到新聞說,杭州那邊又有一家P2P公司跑路了,我們放在里邊的錢怎么樣了?要不先拿出來?”
“拿不出來的,況且我們投的平臺有國企背景,跑不了。”
“杭州跑路那家好像也是國企背景的。”姚萬的女友說完以后,也沒太在意這事。但姚萬心里咯噔了一下,因為他投資的火錢理財,剛好也是在杭州。他自己跑到廁所里,拿手機不斷查看新聞。然后將火錢理財App里沒提出來的1000塊嘗試著提現到銀行卡。他一遍刷著手機一邊等著短信,然而直到今天,他還沒收到提現成功的短信。
姚萬女友提起那個爆雷的“杭州國資P2P平臺”,正是7月初跑路的人人愛家金融。那時候姚萬還不知道,人人愛家金融與火錢理財,以及7月爆雷的很多個P2P平臺,幕后都是同一個老板。
國企背景的平臺都會爆雷,這讓姚萬有些始料未及,“國資背景”是他一直以來信任火錢理財的基石。他一共在火錢理財投入38萬,這筆錢基本上是他的全部家當,他打算今年投資賺到45萬,就提出來買個小房子結婚。投入這些錢,需要極大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他的信任感與安全感的來源,就是“國企背景”。不過他轉念一想,火錢理財跟其他國企背景平臺有些不一樣啊,火錢理財的控股方,是央企,不是簡單的國企。
讓姚萬吃了一顆定心丸的是,他去翻查火錢理財的資料,發現在幾天前,火錢理財才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信用辦公室監制”、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企業信用AAA級信用企業”的獎章,一同頒發下來的,還有“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優秀示范企業”稱號。
不過,這些都是煙云。7月12日凌晨1點28分,姚萬收到火錢理財APP的推送的公告信息,徹底地將他打入了深淵。公告里稱,火錢理財出現嚴重逾期,老板不知所蹤,我們員工也是受害者,來一起維權吧。
1
和大部分P2P受害者一樣,姚萬不敢把投資爆雷的事情跟家里人說。
“爆雷”是P2P行業里慣用的說法,一般指的是P2P平臺因為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臺停業、清盤、法人跑路、平臺失聯、倒閉等問題。
一夜沒睡的姚萬,大清早跑去廣州海珠區的南石頭派出所報案。不過當地派出所并沒有接案,派出所一位辦事員稱,沒有收到杭州警方發來的協助通知,所以姚萬只能自己去該P2P平臺的注冊地杭州進行報案。不死心的姚萬再前往廣州海珠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進行報案,也得到了一樣的結果。
7月13號晚上,姚萬跟我聯系。他躲在洗手間里,一頁一頁地翻著當天打印出來的投資合同和投資流水,在視頻通話里小聲解釋著每一筆投資的情況。我跟他說,要不,你就等著,過些天廣州警方會收到協助通知,可以異地立案;要不,你就直接去杭州報案。
心急如焚的他選擇了后者。到了杭州,姚萬來到杭州公安局,提出來意后,一名警察帶著他來到后門,后門進去就是公安局信訪辦,陸續有十幾個受害人到位后,信訪辦的辦事員稱,火錢理財已經立案偵查了。如果是遞交資料登記信息的,需前往古蕩派出所。
從公安局信訪辦出來已是下午6:30,古蕩派出所估摸著也下班了。姚萬在公安局門前的空地上抽煙,警察在勸散聚集在門口密密麻麻的一堆人,人數上百。
這些人分為十幾撥,每群人都在唱著國歌。警察問誰是代表的時候,都異口同聲說“我們都是代表”。看到他們拉著的橫幅標語,大多數都有“血汗錢”、“主持公道”等字樣,姚萬知道他們也是P2P爆雷受害者之一。覆蓋的公司有人人愛家、佑米金融、投融家、一兩理財、長富理財、16鋪金融等十幾家。
姚萬找到火錢理財受害者的人群,加入其中。警察勸散以后,他們在附近找了個地方聚集起來交流。他們互稱為“難友”,在有些“難友”拍照的在群里直播的時候,他們或者戴上口罩,或者別過臉去。因為他們都不想照片傳出去被家里人認出來。這一會兒聚集起來的十幾個“難友”里,損失金額七八萬、十幾二十萬的極為普遍,也有部分人金額到了一兩百萬的。
這些錢,大多是他們整個家庭的積蓄,也有些是親戚朋友托付的投資。原意是不希望錢存在銀行日漸貶值,這幾年一直在倡導要“懂理財”,但股票基金這些門檻太高,收益也不穩定,所以他們選擇了P2P。對于如何跟家里交代這個問題,他們根本不敢面對。其中,有兩個“難友”除了投的火錢理財爆雷了,還有其他平臺也爆雷了。有一個陳姓“難友”正好也投了人人愛家。
“姓盧的那孫子就是個王八蛋”,那個陳姓“難友”說。
也是這時候,姚萬第一次聽說了那個神秘的幕后老板“盧總”,知道這個“盧總”帶領的“溫州幫”,設計套路了十幾家P2P平臺,并且大多數已經在爆雷。而“溫州幫”很有可能已經逃往國外,卷錢以上百億計。
姚萬加入了“難友”們組織的微信群,群里的受害者標注了所在地與受損金額。粗略一算,這個500人左右的群,受害數額就達數千萬元。在他們敘述里,這些錢要么是所有積蓄,要么就是養老錢,也有計劃買房子的首付等,哀鴻一片。當中,有一個自稱為“北京養老140萬傻老太”的,最引人注目。
第二天,姚萬和“難友”們前往古蕩派出所。交完了相關資料后,他們因沒有獲得相關的報警回執而產生爭執。警方告訴他們,因為這事屬于群體型事件,不是單一個人案件,無法逐一出具報警回執的。“你們回去等著吧,有消息我們杭州警方的公眾號會公布的”。
“難友們”無法接受,出了公安局門口,繼續集結唱國歌。在門口維持秩序的特勤說,你們這樣下去也沒用的,立案了就安心等著結果吧。要真覺得不安心,你們就去黃龍體育館,那里有經偵駐扎,專門回答你們的問題。
人群瞬間散入各輛出租車,前往黃龍體育館集結。進門的時候,姚萬心里瞬間覺得崩塌了,整個體育館里,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人頭。這里聚集了全國上下數千上萬的各爆雷平臺“難友”,在一個月前,他們還被稱作“P2P投資者”。
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的杭州,P2P平臺曾如雨后春筍,繁密林立。不過,現在換來的是政府將黃龍體育場、江干區體育中心兩大場地,用以暫時安置全國涌入的投資受害者。“難友”聚集,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難民”營。在近期,杭州除了火錢理財、人人愛家以外,還有祺天優貸、米袋子等不下20家的P2P平臺爆雷,并由經偵介入調查。
據不完全統計,從6月至今,全國爆雷的P2P超過50家。不過人人愛家與火錢理財的人,并不關心全國的情況。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錢,不是因為所投項目出現逾期等問題無法提現,不是因為平臺資金流入不足導致崩盤。他們是被人蓄意設計詐騙的。他們非常明確地相信,只要把幕后的“盧總”逼出來,就能把他們的錢給“吐”出來。
所以也有人意圖以極端手段“給政府和人大代表們壓力”。其中有火錢理財受害者號召十幾個受害者一起去樓頂以跳樓相要挾,并安排老人送茶送飯下跪號呼,必能達成效果。不過這樣的計劃,以無人支持告終。“盧總”也還躲在神秘的地方,可能逍遙,也可能偷偷在笑。
2
“盧總”的身影最先出現各個P2P平臺的公告里。
7月10日,爆雷的堅果理財發布公告稱,堅果理財平臺的實際控制人為上海瀾升集團“盧總”,堅果理財的實際財務負責人為上海瀾升集團李總監,其負責堅果理財所有相關標的資金往來。現在,上述人員均無法取得聯系。
7月13日,火錢理財App發布第二次公告,公告中稱,火錢理財的實控人為上海瀾升集團、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疆天富藍玉)的“盧總”。
7月14日,投之家被深圳警方以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在一份投之家創始人徐紅偉與投資人內部溝通的音頻資料中,徐宏偉稱,投之家應該是碰到了行業最大的連環詐騙,操盤這一切的,是“盧總”。
隨后,投之家CEO黃詩樵稱,他和整個投之家的團隊都被一個“溫州團伙”給騙了,這個團伙的負責人,也是“盧總”,名叫盧智建。隨后,黃詩樵與徐宏偉一起前往警方自首。
2015年,上海瀾升推出瀾升財富與利金行兩個線下理財平臺。
根據一些公開報道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官方宣傳,不難發現,上海瀾升的實際控制人,為該集團執行董事盧智建。
彼時,線下理財平臺蔚然成風。線下理財公司,是指在線下以高收益吸引人投資,通常取名xx財富一類的機構。這類公司基本都沒有相關金融牌照。在此期間,利金行以“P2P”概念推廣,在線下開設理財門店,圍繞社區與銀行網點,吸引民間資本。
2016年,銀監會等四部委對線下理財進行整頓取締。在此期間,上海瀾升陸續收購大量P2P平臺。當時,網貸投資人對有國資背景的平臺較為信任,“上海中和世紀工貿有限公司”開始出現。
中和世紀工貿是中和世紀貿易發展中心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和世紀貿易發展中心又是上海和平影視企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平影視,也就是所謂“國資背景”企業。
2016年7月13日,中和世紀工貿進入上海瀾升集團。并收購了聚勝財富、人人愛家、中科金服等P2P平臺。這些平臺也成為了傳說中的“和平系”。所謂和平系,不外乎很多P2P公司想要找一個“國資”背景的殼,便通過和平影視旗下子公司“入股”的方式實現,可以理解為向和平影視“租”一個國資殼。
和平系鼎盛的時候,P2P平臺有18家之多。不過從2017年開始,和平系旗下P2P平臺陸續爆雷。和平影視董事長吳傳平因為假冒軍官被拘捕,并被央視做出特輯《假軍官現形記——軍地聯合打擊假軍人違法犯罪行動》播出,P2P平臺紛紛與其進行切割。
由上海瀾升實際控制的這些平臺,也頻頻被挖出自融的消息。
自融,就是有自己的實體企業的老板來線上開一個網貸平臺,從網上融到的資金主要用于給自己的企業或者關聯企業輸血。實際上,很多平臺進行自融,是為了將P2P投資人投入的資金放在自己控制的資金池內,伺機潛逃。
2016年11月,聚盛財富的“小勝30第一百零六期”項目的借款方為上海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其提供的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經營范圍等信息不難查出,此公司的全稱為:上海瀾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聚盛財富的運營公司便是上海聚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
隨著和平影視公信力的陷落,上海瀾升做出了兩次嘗試,先是以“中歐控股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對人人愛家進行包裝,并引進國糧(北京)儲備庫等國資,對其進行增信。同時,上海瀾升也開始了其他模式的探索。
世界變化很快,上海瀾升也跟著變幻玩法。國資背景被人質疑了。但有A股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臺,還沒有爆過雷。所以,A股上市公司將是一個很好的背書。這時候,“盧總”旗下的P2P平臺,開始由“上海瀾升”時代,升級為“新疆藍玉”時代。
2017年6月16日,新疆克拉瑪依日報報道稱,上海瀾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投資江西東海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而江西東海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又是新疆天富藍玉的股東之一。在后邊的收購騰挪行動里,新疆天富藍玉才是運作主體。上市公司天富能源的母公司天富集團,則是新疆天富藍玉的股東之一。
這樣一來,新疆天富藍玉則似是而非地披上“上市公司”的外衣。
2017年12月新疆天富藍玉注資火錢理財,火錢理財由此變為有國資與上市公司背景加持的P2P平臺。并且開始通過各種變相手段增加年化收益,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行投資。投資用戶及復投率開始大幅增加。
這樣的模式,開始不斷復制在堅果理財、翡翠島理財等P2P平臺上。在大幅吸納投資用戶資金的同時,資金也不斷流向“盧總”所指定的理財包里。
根據爆雷平臺高管透露,在對P2P平臺收購過程中,“盧總”在幕后指揮,要求網貸平臺將待收提高到一定程度,并表示待收越高,給予平臺的估值越高,這樣售價也越高。在提升待收的過程中,要發布盧氏家族指定的資產包,也就是將資金導流向盧氏家族企業。
由于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做背書或擔保,很多平臺創始團隊覺得很靠譜,所以拼命推廣平臺,提升平臺待收額,尋求高售價。
6月開始,P2P來到大環境崩壞的時間點。嚴重的流動性緊缺,使得很多P2P小平臺相繼爆雷,風險連續從底部平臺傳導到腰部。“盧總”看準時機,帶著席卷到自己家族企業的資金,悄然離去。留下一個個不斷崩塌的平臺,與因此不斷崩塌的投資難民。
這些“難友”里,除了投資者,還有一波特殊的人群。
3
“盧總”的最后一次收割,摧殘了整個P2P行業的信心。
投資行業,尤其要撬動大眾投資,需要建立較高的信任度。成為P2P行業聚合標桿的網貸之家,曾是投資人、P2P平臺賴以判斷、溝通、對接、研究和信息披露的平臺,也因為服務專業而積累下了權威口碑。前一天還在網貸之家上查看某個P2P資金流動數據,評估著自己投的P2P理財會不會爆雷的投資人,不會想到第二天網貸之家就會因為“盧總”的狙擊,轟然倒下。
2011年,徐紅偉創立的網貸之家就已經開始運營,那時中國的網貸行業才剛剛起步不久,徐紅偉看準了行業內第三方平臺的空缺,想要從這里分一杯羹。
事實證明,行業荒蕪期機會的確很多,網貸之家很快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P2P資訊平臺。但即便占據了信息分發的高地,卻仍舊觸碰不到網貸行業的核心區域,行業內最大的那部分利益,就像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樓,看得到在哪里,但卻無法攥在手里。
2014年,資本涌動之下,網貸已是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網貸平臺在全國遍地開花。徐紅偉利用網貸之家積累下來的權威口碑,以及對網貸行業的了解,趁機成立了網貸平臺——投之家。
投之家頂著網貸之家兄弟單位的名號,因其特殊的背景收獲了許多關注,投資人沖著網貸之家的名聲,相信投之家推薦的標的和公司;投之家也很好的利用了這些信任,將引流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公司也順利進行了幾輪融資,且資方都來自知名創投機構或公司。
到2018年07月13日,也就是出事之前,平臺累計用戶數287萬人,累計借貸金額近266億元,借貸余額29億元。 徐紅偉的確是一個很會隨大勢的人,在網貸行業起點,搶占第三方平臺風口,到網貸熱潮涌動時用權威第三方背景入場P2P,每一步都踩準了節奏。到2017年底,徐紅偉同樣眼尖地看到了P2P即將到來的寒冬,于是想要將投之家出手,套現退出。也就是在這幾乎就要完美離場的最后關頭,徐紅偉栽了個大跟頭。
徐紅偉的退出之路上,在幾番周折后出現了一位盧姓人士,稱愿意接手投之家。但是,這場交易比外人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盧總”對收購投之家提出了一份對賭條件:投之家必須在一年內將待收規模做到32億,才同意支付股權款。
P2P 理財平臺的待收金額包括待收資金和待收利息。待收是指在p2p平臺上已經投資,但由于投資期限未到,資金尚未收回的那部分資金。網貸行業一般用待收來衡量一家平臺規模的大小。
舉個例子,投資人在A平臺投資了10萬元,這10萬元及其就是他的的待收余額。而平臺所有投資人的待收余額加起來就是這家平臺的待收余額,簡稱待收。
從投之家官網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截止至2018年7月17日,投之家待收余額約為28.96億元,還沒有達到32億,也就意味著,徐紅偉還沒有拿到自己的那份股權款。或許,這是徐紅偉在6月30日仍舊以創始人身份出席投之家投資者見面會的原因。
待收規模是衡量一個平臺實力的指標之一,盧對這一數據的關注并不是毫無理由,它決定了這個平臺可以被包裝成什么樣子,以及它轉手之后的價錢。
待收規模和標的數量幾乎是正比關系,如果一個平臺要穩健運營下去,那么對所發標的的數量和質量需要慎重再慎重。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待收規模,必然是通過大量發標來實現。由此一來,標的質量便很難得到保證。
黃詩樵稱,“盧總”入主投之家后,要求其運營團隊必須讓“盧總”自己推薦的借款客戶在平臺上發標,也提供了大量標的幫助投之家做大待收規模。但是待收做上去以后,有部分新股東推薦的借款企業就逾期了,而且情況比較嚴重。事實上,這些“盧總”推薦的標,基本都是跟自己家族企業關聯的標,也就是說,這些投資人流入的資金,全都到了“盧總”的手上。
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身影同樣出現在了投之家的收購過程中。
徐紅偉聲稱,在2017年簽訂轉讓協議時,新疆天富藍玉是投之家的擬收購方,擔保方則為這位盧姓人士。那時起,投之家的股權迷路就已開始。
2017年12月,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創始人徐紅偉退出,鎮江富隆天鈺科技有限公司進入持股64.76%,成為投之家的最大股東。2018年6月15日,投之家股東再次發生變更,創東方、賽富等投資機構股東退出,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灝軒投資)進入持股35.24%。灝軒投資同時持有鎮江富隆天鈺的股權。
同時,灝軒投資持有上市公司珈偉股份10.51%,這也是如今珈偉股份被卷入投之家爆雷時間的原因。
現在,各方都在相互推諉,珈偉股份大呼冤枉,聲明稱自己完全不知道是如何成為投之家股東的,并且從未參與過投資投之家。另一方,投之家則以受害人之姿強調自己被詐騙,而神秘的盧總,則一直悄無聲息。
出事之后,徐紅偉短暫消失過一段時間,再次出現是在他自己錄制的視頻里,聲稱投之家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連環詐騙案”。
截止到2017年末,投之家待收余額約為30億。而在爆雷之時,投之家待收約為29億。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投之家的待收余額幾乎沒有減少,這說明,在這段時間里,投之家一直在發布新標,這也證實了黃詩樵的說法。
然而,這段時間剛好是監管嚴查之時,監管層曾要求各平臺6月底前必須完成備案。眾多網貸平臺為保自己能安然通過備案,這段時間都小心謹慎,嚴控新增規模,等待存量標的自然到期。因此,多數平臺的待收余額呈現大幅縮減的態勢。
但盧總控制下的投之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冒著不合規的風險也要不停發新標,是為了趕著讓投之家完成對賭協議,好給徐紅偉們送錢嗎?如果天下真有這么好心的收購人,估計各個平臺都會搶著被盧總收購。
而且數據顯示,投之家的前十大借款人待還金額占比為0.343%;最大單一借款人的貸款金額占比是0.034%。如果套用待收余額29.14億元,可以計算出,該平臺最大單一借款人的借款金額剛好是擦著監管紅線,約100萬。
如果在敏感時期,不顧違規風險,哪怕擦著監管紅線也要發新標,不是為了盡快把股權款分給徐紅偉們,那么就不得不讓人懷疑,盧總是否另有打算。到最后,投之家爆雷,網貸之家也因此被拖下水,信用全線崩塌,只得空殼。
盧智建還涉及多家炸雷的互金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其實際控制的平臺,爆雷數量不下10家。待收余額超出百億。“盧總”是如何和這么多爆雷平臺扯上千絲萬縷的關系?
簡單復盤一下他的騰挪手段。首先是給P2P平臺被收購鋪好路,通過借給資金緊張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一大筆錢,然后在上市公司大股東還不起時,要求這些大股東去收購網貸平臺來收集資金,并由這些大股東做股權代持。而上市公司一來拿人手短,二來收購網貸平臺還能給自己加上一個互聯網金融的概念,說不定股價就有一波上漲。因此也樂意配合。
最后的結果則是,盧總攜款跑路,P2P平臺爆雷,投資人的錢血本無歸。一出連環大戲,以上百萬人、數百億的損失暫時中場休息。
盧智建跑了,錢都到哪里去了?
要知道,“盧總”整盤棋下起來,并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盧智建還有另外一套身份,名為盧志建。盧志建和他的兄弟盧立建早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即老賴。盧立建也有另一套身份,名字不變,但并不是失信被執行人。
除了上海瀾升和新疆藍玉,盧氏家族還有一個核心的集團企業——中科光電,中科光電早在去年就在澳大利亞上市,為整盤棋局鋪好了路。
4
在杭州呆了3天以后,姚萬一行去了一趟火錢理財的辦公場所。明知道那里不會有人,只會是一片狼藉。不過他們覺得,總得去看看的。由于門口攔著,貼著封條進不去,他朝里頭看了看,辦公場所里的那種慘狀讓他感到無比絕望。在黃龍體育館,源源不斷地從外地趕來的“難友”們,不斷接著做他們這幾天做過的事情,拉橫幅,唱國歌,信訪經偵一把手二把手接待,談完以后得到一樣的回復,所有人不過是圖個心安。所有人又覺得沒得到答案。
對于所謂的答案,他們這一群人這幾天一直也在自己反省,年化14.2%,年化12%,也有不少年化7%或者是8%的。國資加持、上市公司背景加持。他們認為自己不貪婪,也有對標的信任的評判標準,他們只是想讓錢“得到它應有的收益”。
“國企是騙人的,上市公司也騙人的。你看那些地方政府的一二把手還親自接見姓盧的,還有北京那邊權威機構頒發的認證獎。所以,這件事的責任在哪?讓我們交付那么大的信任,難道要歸咎于我們‘傻’么?”
某市主要領導會見盧智建
按著這樣的想法,姚萬買票回了廣州。他在想要不要直接跟女朋友說這件事。最后他的答案是,還是不要說了。他準備直接去銀行貸一筆信用貸款出來,補上這筆虧損的窟窿。他畏懼于女朋友的嚴厲。這里邊有一個人們熟知了一萬遍的劇情——由于女方一直嫌棄他沒有房子,他需要積蓄足夠的資金,湊夠購買房子的首付。因為存起來的錢不多,他希望可以通過理財的方式賺夠首付。買了房子,43歲的他就可以跟女朋友結婚了。
7月18日凌晨2點多,姚萬回到了廣州海珠區租住的家。當他插鑰匙進孔,正要轉動的時候,女朋友直接打開了房門。幾天沒合眼,他倒在沙發上睡了一會。女朋友叫醒了他。問他,“你這次不是去上海出差吧,我看IPad上的郵件推送,你買了去杭州的票。”
姚萬不知道該說什么。她接著說,“估計,今年我們是結不了婚了。”
來源:虎嗅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虎嗅網;作者:盧樺
導讀:
40天內,100多家P2P平臺爆雷。這些平臺或有國資背景,或有上市作為加持,吸引了大批投資者。他們押上自己的身價性命,只為讓錢獲得“應有的”收益,最終,血本無歸。
這次P2P爆雷,姚萬損失的本金有38萬。這是他13年來的所有積蓄。
2018年7月10日,姚萬忽然想起,此前投資的P2P平臺“火錢理財”曾舉辦過一個世界杯冠軍競猜活動。在猜烏拉圭和法國之間,他選擇了法國。由于法國贏了,他理所當然地獲得火錢理財平臺贈與的加息券。
剛好他之前投到平臺里的錢有部分到期了,連本帶息10萬左右。姚萬選擇了加息券,再把10萬悉數投到了火錢理財平臺一個叫“貨押寶雙季標”的項目上。這個項目期限169天,預計年化收益12%。加上2.88%的世界杯競猜加息券。169天過去,他將獲得的收益預計接近7000元。
7月11日晚上,姚萬正在看公眾號金角大王上一篇關于校園貸的文章,他感慨了一下校園網貸的套路太深。女友接話說,“現在網貸都很危險吧,我今天還看到新聞說,杭州那邊又有一家P2P公司跑路了,我們放在里邊的錢怎么樣了?要不先拿出來?”
“拿不出來的,況且我們投的平臺有國企背景,跑不了。”
“杭州跑路那家好像也是國企背景的。”姚萬的女友說完以后,也沒太在意這事。但姚萬心里咯噔了一下,因為他投資的火錢理財,剛好也是在杭州。他自己跑到廁所里,拿手機不斷查看新聞。然后將火錢理財App里沒提出來的1000塊嘗試著提現到銀行卡。他一遍刷著手機一邊等著短信,然而直到今天,他還沒收到提現成功的短信。
姚萬女友提起那個爆雷的“杭州國資P2P平臺”,正是7月初跑路的人人愛家金融。那時候姚萬還不知道,人人愛家金融與火錢理財,以及7月爆雷的很多個P2P平臺,幕后都是同一個老板。
國企背景的平臺都會爆雷,這讓姚萬有些始料未及,“國資背景”是他一直以來信任火錢理財的基石。他一共在火錢理財投入38萬,這筆錢基本上是他的全部家當,他打算今年投資賺到45萬,就提出來買個小房子結婚。投入這些錢,需要極大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他的信任感與安全感的來源,就是“國企背景”。不過他轉念一想,火錢理財跟其他國企背景平臺有些不一樣啊,火錢理財的控股方,是央企,不是簡單的國企。
讓姚萬吃了一顆定心丸的是,他去翻查火錢理財的資料,發現在幾天前,火錢理財才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信用辦公室監制”、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企業信用AAA級信用企業”的獎章,一同頒發下來的,還有“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優秀示范企業”稱號。
不過,這些都是煙云。7月12日凌晨1點28分,姚萬收到火錢理財APP的推送的公告信息,徹底地將他打入了深淵。公告里稱,火錢理財出現嚴重逾期,老板不知所蹤,我們員工也是受害者,來一起維權吧。
1
和大部分P2P受害者一樣,姚萬不敢把投資爆雷的事情跟家里人說。
“爆雷”是P2P行業里慣用的說法,一般指的是P2P平臺因為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臺停業、清盤、法人跑路、平臺失聯、倒閉等問題。
一夜沒睡的姚萬,大清早跑去廣州海珠區的南石頭派出所報案。不過當地派出所并沒有接案,派出所一位辦事員稱,沒有收到杭州警方發來的協助通知,所以姚萬只能自己去該P2P平臺的注冊地杭州進行報案。不死心的姚萬再前往廣州海珠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進行報案,也得到了一樣的結果。
7月13號晚上,姚萬跟我聯系。他躲在洗手間里,一頁一頁地翻著當天打印出來的投資合同和投資流水,在視頻通話里小聲解釋著每一筆投資的情況。我跟他說,要不,你就等著,過些天廣州警方會收到協助通知,可以異地立案;要不,你就直接去杭州報案。
心急如焚的他選擇了后者。到了杭州,姚萬來到杭州公安局,提出來意后,一名警察帶著他來到后門,后門進去就是公安局信訪辦,陸續有十幾個受害人到位后,信訪辦的辦事員稱,火錢理財已經立案偵查了。如果是遞交資料登記信息的,需前往古蕩派出所。
從公安局信訪辦出來已是下午6:30,古蕩派出所估摸著也下班了。姚萬在公安局門前的空地上抽煙,警察在勸散聚集在門口密密麻麻的一堆人,人數上百。
這些人分為十幾撥,每群人都在唱著國歌。警察問誰是代表的時候,都異口同聲說“我們都是代表”。看到他們拉著的橫幅標語,大多數都有“血汗錢”、“主持公道”等字樣,姚萬知道他們也是P2P爆雷受害者之一。覆蓋的公司有人人愛家、佑米金融、投融家、一兩理財、長富理財、16鋪金融等十幾家。
姚萬找到火錢理財受害者的人群,加入其中。警察勸散以后,他們在附近找了個地方聚集起來交流。他們互稱為“難友”,在有些“難友”拍照的在群里直播的時候,他們或者戴上口罩,或者別過臉去。因為他們都不想照片傳出去被家里人認出來。這一會兒聚集起來的十幾個“難友”里,損失金額七八萬、十幾二十萬的極為普遍,也有部分人金額到了一兩百萬的。
這些錢,大多是他們整個家庭的積蓄,也有些是親戚朋友托付的投資。原意是不希望錢存在銀行日漸貶值,這幾年一直在倡導要“懂理財”,但股票基金這些門檻太高,收益也不穩定,所以他們選擇了P2P。對于如何跟家里交代這個問題,他們根本不敢面對。其中,有兩個“難友”除了投的火錢理財爆雷了,還有其他平臺也爆雷了。有一個陳姓“難友”正好也投了人人愛家。
“姓盧的那孫子就是個王八蛋”,那個陳姓“難友”說。
也是這時候,姚萬第一次聽說了那個神秘的幕后老板“盧總”,知道這個“盧總”帶領的“溫州幫”,設計套路了十幾家P2P平臺,并且大多數已經在爆雷。而“溫州幫”很有可能已經逃往國外,卷錢以上百億計。
姚萬加入了“難友”們組織的微信群,群里的受害者標注了所在地與受損金額。粗略一算,這個500人左右的群,受害數額就達數千萬元。在他們敘述里,這些錢要么是所有積蓄,要么就是養老錢,也有計劃買房子的首付等,哀鴻一片。當中,有一個自稱為“北京養老140萬傻老太”的,最引人注目。
第二天,姚萬和“難友”們前往古蕩派出所。交完了相關資料后,他們因沒有獲得相關的報警回執而產生爭執。警方告訴他們,因為這事屬于群體型事件,不是單一個人案件,無法逐一出具報警回執的。“你們回去等著吧,有消息我們杭州警方的公眾號會公布的”。
“難友們”無法接受,出了公安局門口,繼續集結唱國歌。在門口維持秩序的特勤說,你們這樣下去也沒用的,立案了就安心等著結果吧。要真覺得不安心,你們就去黃龍體育館,那里有經偵駐扎,專門回答你們的問題。
人群瞬間散入各輛出租車,前往黃龍體育館集結。進門的時候,姚萬心里瞬間覺得崩塌了,整個體育館里,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人頭。這里聚集了全國上下數千上萬的各爆雷平臺“難友”,在一個月前,他們還被稱作“P2P投資者”。
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的杭州,P2P平臺曾如雨后春筍,繁密林立。不過,現在換來的是政府將黃龍體育場、江干區體育中心兩大場地,用以暫時安置全國涌入的投資受害者。“難友”聚集,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難民”營。在近期,杭州除了火錢理財、人人愛家以外,還有祺天優貸、米袋子等不下20家的P2P平臺爆雷,并由經偵介入調查。
據不完全統計,從6月至今,全國爆雷的P2P超過50家。不過人人愛家與火錢理財的人,并不關心全國的情況。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錢,不是因為所投項目出現逾期等問題無法提現,不是因為平臺資金流入不足導致崩盤。他們是被人蓄意設計詐騙的。他們非常明確地相信,只要把幕后的“盧總”逼出來,就能把他們的錢給“吐”出來。
所以也有人意圖以極端手段“給政府和人大代表們壓力”。其中有火錢理財受害者號召十幾個受害者一起去樓頂以跳樓相要挾,并安排老人送茶送飯下跪號呼,必能達成效果。不過這樣的計劃,以無人支持告終。“盧總”也還躲在神秘的地方,可能逍遙,也可能偷偷在笑。
2
“盧總”的身影最先出現各個P2P平臺的公告里。
7月10日,爆雷的堅果理財發布公告稱,堅果理財平臺的實際控制人為上海瀾升集團“盧總”,堅果理財的實際財務負責人為上海瀾升集團李總監,其負責堅果理財所有相關標的資金往來。現在,上述人員均無法取得聯系。
7月13日,火錢理財App發布第二次公告,公告中稱,火錢理財的實控人為上海瀾升集團、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疆天富藍玉)的“盧總”。
7月14日,投之家被深圳警方以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在一份投之家創始人徐紅偉與投資人內部溝通的音頻資料中,徐宏偉稱,投之家應該是碰到了行業最大的連環詐騙,操盤這一切的,是“盧總”。
隨后,投之家CEO黃詩樵稱,他和整個投之家的團隊都被一個“溫州團伙”給騙了,這個團伙的負責人,也是“盧總”,名叫盧智建。隨后,黃詩樵與徐宏偉一起前往警方自首。
2015年,上海瀾升推出瀾升財富與利金行兩個線下理財平臺。
根據一些公開報道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官方宣傳,不難發現,上海瀾升的實際控制人,為該集團執行董事盧智建。
彼時,線下理財平臺蔚然成風。線下理財公司,是指在線下以高收益吸引人投資,通常取名xx財富一類的機構。這類公司基本都沒有相關金融牌照。在此期間,利金行以“P2P”概念推廣,在線下開設理財門店,圍繞社區與銀行網點,吸引民間資本。
2016年,銀監會等四部委對線下理財進行整頓取締。在此期間,上海瀾升陸續收購大量P2P平臺。當時,網貸投資人對有國資背景的平臺較為信任,“上海中和世紀工貿有限公司”開始出現。
中和世紀工貿是中和世紀貿易發展中心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和世紀貿易發展中心又是上海和平影視企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平影視,也就是所謂“國資背景”企業。
2016年7月13日,中和世紀工貿進入上海瀾升集團。并收購了聚勝財富、人人愛家、中科金服等P2P平臺。這些平臺也成為了傳說中的“和平系”。所謂和平系,不外乎很多P2P公司想要找一個“國資”背景的殼,便通過和平影視旗下子公司“入股”的方式實現,可以理解為向和平影視“租”一個國資殼。
和平系鼎盛的時候,P2P平臺有18家之多。不過從2017年開始,和平系旗下P2P平臺陸續爆雷。和平影視董事長吳傳平因為假冒軍官被拘捕,并被央視做出特輯《假軍官現形記——軍地聯合打擊假軍人違法犯罪行動》播出,P2P平臺紛紛與其進行切割。
由上海瀾升實際控制的這些平臺,也頻頻被挖出自融的消息。
自融,就是有自己的實體企業的老板來線上開一個網貸平臺,從網上融到的資金主要用于給自己的企業或者關聯企業輸血。實際上,很多平臺進行自融,是為了將P2P投資人投入的資金放在自己控制的資金池內,伺機潛逃。
2016年11月,聚盛財富的“小勝30第一百零六期”項目的借款方為上海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其提供的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經營范圍等信息不難查出,此公司的全稱為:上海瀾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聚盛財富的運營公司便是上海聚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
隨著和平影視公信力的陷落,上海瀾升做出了兩次嘗試,先是以“中歐控股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對人人愛家進行包裝,并引進國糧(北京)儲備庫等國資,對其進行增信。同時,上海瀾升也開始了其他模式的探索。
世界變化很快,上海瀾升也跟著變幻玩法。國資背景被人質疑了。但有A股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臺,還沒有爆過雷。所以,A股上市公司將是一個很好的背書。這時候,“盧總”旗下的P2P平臺,開始由“上海瀾升”時代,升級為“新疆藍玉”時代。
2017年6月16日,新疆克拉瑪依日報報道稱,上海瀾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投資江西東海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而江西東海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又是新疆天富藍玉的股東之一。在后邊的收購騰挪行動里,新疆天富藍玉才是運作主體。上市公司天富能源的母公司天富集團,則是新疆天富藍玉的股東之一。
這樣一來,新疆天富藍玉則似是而非地披上“上市公司”的外衣。
2017年12月新疆天富藍玉注資火錢理財,火錢理財由此變為有國資與上市公司背景加持的P2P平臺。并且開始通過各種變相手段增加年化收益,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行投資。投資用戶及復投率開始大幅增加。
這樣的模式,開始不斷復制在堅果理財、翡翠島理財等P2P平臺上。在大幅吸納投資用戶資金的同時,資金也不斷流向“盧總”所指定的理財包里。
根據爆雷平臺高管透露,在對P2P平臺收購過程中,“盧總”在幕后指揮,要求網貸平臺將待收提高到一定程度,并表示待收越高,給予平臺的估值越高,這樣售價也越高。在提升待收的過程中,要發布盧氏家族指定的資產包,也就是將資金導流向盧氏家族企業。
由于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做背書或擔保,很多平臺創始團隊覺得很靠譜,所以拼命推廣平臺,提升平臺待收額,尋求高售價。
6月開始,P2P來到大環境崩壞的時間點。嚴重的流動性緊缺,使得很多P2P小平臺相繼爆雷,風險連續從底部平臺傳導到腰部。“盧總”看準時機,帶著席卷到自己家族企業的資金,悄然離去。留下一個個不斷崩塌的平臺,與因此不斷崩塌的投資難民。
這些“難友”里,除了投資者,還有一波特殊的人群。
3
“盧總”的最后一次收割,摧殘了整個P2P行業的信心。
投資行業,尤其要撬動大眾投資,需要建立較高的信任度。成為P2P行業聚合標桿的網貸之家,曾是投資人、P2P平臺賴以判斷、溝通、對接、研究和信息披露的平臺,也因為服務專業而積累下了權威口碑。前一天還在網貸之家上查看某個P2P資金流動數據,評估著自己投的P2P理財會不會爆雷的投資人,不會想到第二天網貸之家就會因為“盧總”的狙擊,轟然倒下。
2011年,徐紅偉創立的網貸之家就已經開始運營,那時中國的網貸行業才剛剛起步不久,徐紅偉看準了行業內第三方平臺的空缺,想要從這里分一杯羹。
事實證明,行業荒蕪期機會的確很多,網貸之家很快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P2P資訊平臺。但即便占據了信息分發的高地,卻仍舊觸碰不到網貸行業的核心區域,行業內最大的那部分利益,就像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樓,看得到在哪里,但卻無法攥在手里。
2014年,資本涌動之下,網貸已是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網貸平臺在全國遍地開花。徐紅偉利用網貸之家積累下來的權威口碑,以及對網貸行業的了解,趁機成立了網貸平臺——投之家。
投之家頂著網貸之家兄弟單位的名號,因其特殊的背景收獲了許多關注,投資人沖著網貸之家的名聲,相信投之家推薦的標的和公司;投之家也很好的利用了這些信任,將引流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公司也順利進行了幾輪融資,且資方都來自知名創投機構或公司。
到2018年07月13日,也就是出事之前,平臺累計用戶數287萬人,累計借貸金額近266億元,借貸余額29億元。 徐紅偉的確是一個很會隨大勢的人,在網貸行業起點,搶占第三方平臺風口,到網貸熱潮涌動時用權威第三方背景入場P2P,每一步都踩準了節奏。到2017年底,徐紅偉同樣眼尖地看到了P2P即將到來的寒冬,于是想要將投之家出手,套現退出。也就是在這幾乎就要完美離場的最后關頭,徐紅偉栽了個大跟頭。
徐紅偉的退出之路上,在幾番周折后出現了一位盧姓人士,稱愿意接手投之家。但是,這場交易比外人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盧總”對收購投之家提出了一份對賭條件:投之家必須在一年內將待收規模做到32億,才同意支付股權款。
P2P 理財平臺的待收金額包括待收資金和待收利息。待收是指在p2p平臺上已經投資,但由于投資期限未到,資金尚未收回的那部分資金。網貸行業一般用待收來衡量一家平臺規模的大小。
舉個例子,投資人在A平臺投資了10萬元,這10萬元及其就是他的的待收余額。而平臺所有投資人的待收余額加起來就是這家平臺的待收余額,簡稱待收。
從投之家官網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截止至2018年7月17日,投之家待收余額約為28.96億元,還沒有達到32億,也就意味著,徐紅偉還沒有拿到自己的那份股權款。或許,這是徐紅偉在6月30日仍舊以創始人身份出席投之家投資者見面會的原因。
待收規模是衡量一個平臺實力的指標之一,盧對這一數據的關注并不是毫無理由,它決定了這個平臺可以被包裝成什么樣子,以及它轉手之后的價錢。
待收規模和標的數量幾乎是正比關系,如果一個平臺要穩健運營下去,那么對所發標的的數量和質量需要慎重再慎重。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待收規模,必然是通過大量發標來實現。由此一來,標的質量便很難得到保證。
黃詩樵稱,“盧總”入主投之家后,要求其運營團隊必須讓“盧總”自己推薦的借款客戶在平臺上發標,也提供了大量標的幫助投之家做大待收規模。但是待收做上去以后,有部分新股東推薦的借款企業就逾期了,而且情況比較嚴重。事實上,這些“盧總”推薦的標,基本都是跟自己家族企業關聯的標,也就是說,這些投資人流入的資金,全都到了“盧總”的手上。
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身影同樣出現在了投之家的收購過程中。
徐紅偉聲稱,在2017年簽訂轉讓協議時,新疆天富藍玉是投之家的擬收購方,擔保方則為這位盧姓人士。那時起,投之家的股權迷路就已開始。
2017年12月,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創始人徐紅偉退出,鎮江富隆天鈺科技有限公司進入持股64.76%,成為投之家的最大股東。2018年6月15日,投之家股東再次發生變更,創東方、賽富等投資機構股東退出,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灝軒投資)進入持股35.24%。灝軒投資同時持有鎮江富隆天鈺的股權。
同時,灝軒投資持有上市公司珈偉股份10.51%,這也是如今珈偉股份被卷入投之家爆雷時間的原因。
現在,各方都在相互推諉,珈偉股份大呼冤枉,聲明稱自己完全不知道是如何成為投之家股東的,并且從未參與過投資投之家。另一方,投之家則以受害人之姿強調自己被詐騙,而神秘的盧總,則一直悄無聲息。
出事之后,徐紅偉短暫消失過一段時間,再次出現是在他自己錄制的視頻里,聲稱投之家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連環詐騙案”。
截止到2017年末,投之家待收余額約為30億。而在爆雷之時,投之家待收約為29億。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投之家的待收余額幾乎沒有減少,這說明,在這段時間里,投之家一直在發布新標,這也證實了黃詩樵的說法。
然而,這段時間剛好是監管嚴查之時,監管層曾要求各平臺6月底前必須完成備案。眾多網貸平臺為保自己能安然通過備案,這段時間都小心謹慎,嚴控新增規模,等待存量標的自然到期。因此,多數平臺的待收余額呈現大幅縮減的態勢。
但盧總控制下的投之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冒著不合規的風險也要不停發新標,是為了趕著讓投之家完成對賭協議,好給徐紅偉們送錢嗎?如果天下真有這么好心的收購人,估計各個平臺都會搶著被盧總收購。
而且數據顯示,投之家的前十大借款人待還金額占比為0.343%;最大單一借款人的貸款金額占比是0.034%。如果套用待收余額29.14億元,可以計算出,該平臺最大單一借款人的借款金額剛好是擦著監管紅線,約100萬。
如果在敏感時期,不顧違規風險,哪怕擦著監管紅線也要發新標,不是為了盡快把股權款分給徐紅偉們,那么就不得不讓人懷疑,盧總是否另有打算。到最后,投之家爆雷,網貸之家也因此被拖下水,信用全線崩塌,只得空殼。
盧智建還涉及多家炸雷的互金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其實際控制的平臺,爆雷數量不下10家。待收余額超出百億。“盧總”是如何和這么多爆雷平臺扯上千絲萬縷的關系?
簡單復盤一下他的騰挪手段。首先是給P2P平臺被收購鋪好路,通過借給資金緊張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一大筆錢,然后在上市公司大股東還不起時,要求這些大股東去收購網貸平臺來收集資金,并由這些大股東做股權代持。而上市公司一來拿人手短,二來收購網貸平臺還能給自己加上一個互聯網金融的概念,說不定股價就有一波上漲。因此也樂意配合。
最后的結果則是,盧總攜款跑路,P2P平臺爆雷,投資人的錢血本無歸。一出連環大戲,以上百萬人、數百億的損失暫時中場休息。
盧智建跑了,錢都到哪里去了?
要知道,“盧總”整盤棋下起來,并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盧智建還有另外一套身份,名為盧志建。盧志建和他的兄弟盧立建早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即老賴。盧立建也有另一套身份,名字不變,但并不是失信被執行人。
除了上海瀾升和新疆藍玉,盧氏家族還有一個核心的集團企業——中科光電,中科光電早在去年就在澳大利亞上市,為整盤棋局鋪好了路。
4
在杭州呆了3天以后,姚萬一行去了一趟火錢理財的辦公場所。明知道那里不會有人,只會是一片狼藉。不過他們覺得,總得去看看的。由于門口攔著,貼著封條進不去,他朝里頭看了看,辦公場所里的那種慘狀讓他感到無比絕望。在黃龍體育館,源源不斷地從外地趕來的“難友”們,不斷接著做他們這幾天做過的事情,拉橫幅,唱國歌,信訪經偵一把手二把手接待,談完以后得到一樣的回復,所有人不過是圖個心安。所有人又覺得沒得到答案。
對于所謂的答案,他們這一群人這幾天一直也在自己反省,年化14.2%,年化12%,也有不少年化7%或者是8%的。國資加持、上市公司背景加持。他們認為自己不貪婪,也有對標的信任的評判標準,他們只是想讓錢“得到它應有的收益”。
“國企是騙人的,上市公司也騙人的。你看那些地方政府的一二把手還親自接見姓盧的,還有北京那邊權威機構頒發的認證獎。所以,這件事的責任在哪?讓我們交付那么大的信任,難道要歸咎于我們‘傻’么?”
某市主要領導會見盧智建
按著這樣的想法,姚萬買票回了廣州。他在想要不要直接跟女朋友說這件事。最后他的答案是,還是不要說了。他準備直接去銀行貸一筆信用貸款出來,補上這筆虧損的窟窿。他畏懼于女朋友的嚴厲。這里邊有一個人們熟知了一萬遍的劇情——由于女方一直嫌棄他沒有房子,他需要積蓄足夠的資金,湊夠購買房子的首付。因為存起來的錢不多,他希望可以通過理財的方式賺夠首付。買了房子,43歲的他就可以跟女朋友結婚了。
7月18日凌晨2點多,姚萬回到了廣州海珠區租住的家。當他插鑰匙進孔,正要轉動的時候,女朋友直接打開了房門。幾天沒合眼,他倒在沙發上睡了一會。女朋友叫醒了他。問他,“你這次不是去上海出差吧,我看IPad上的郵件推送,你買了去杭州的票。”
姚萬不知道該說什么。她接著說,“估計,今年我們是結不了婚了。”
來源:虎嗅網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