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18家平臺停業及出現提現困難等問題之后,8月的“雷”也在悄悄逼近。7月最后一天,又一航母級平臺草根投資爆雷!
P2P雷潮從年中蔓延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據統計,截至7月25日,全國問題平臺累計達到4508家,僅在6月1日至7月13日的42天里就發生了連環108爆,爆雷平臺甚至從第二梯隊的平臺延展到第一梯隊。
前兩天,關于草根投資陷入投資逾期事件而趁夜“人去樓空”的消息開始在網上傳開。
平臺官網信息顯示,截至8月1日,平臺投資總額862億元,累計注冊用戶904萬人,在目前暴雷的多家網貸平臺中,近900億的成交規模不多見。
但僅一天時間,這家集齊了風投系、國資系、上市系背景的p2p平臺就此從“神壇”跌落!
就在6天前,草根投資還推出了“爆款年標”,年化收益達15.6%,并且獎勵凈增投資350萬元以上者28888元;17天前揚言欲借殼登陸港股;50天前,草根投資剛完成23億元D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草根投資曾名列獨角獸名單,另外還有風投+國資+上市三重背景加持,如今卻落得墻倒眾人推:
廣州基金、人保財險、匯銀控股先后發布公告與其“劃清界線”; 而曾被大肆宣傳的、號稱網貸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融資——草根投資D輪融資,如今也被領投方上市公司洲際油氣撇清干系,稱只是簽署了投資意向書,沒有實際投資。
廣州基金、人保財險、匯銀控股先后發布公告與其“劃清界線”;
而曾被大肆宣傳的、號稱網貸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融資——草根投資D輪融資,如今也被領投方上市公司洲際油氣撇清干系,稱只是簽署了投資意向書,沒有實際投資。
自6月以來,這股暴雷潮就頻頻波及平臺背后的關聯上市公司。P2P概念從過去的“香餑餑”變成今天的“地雷”后,不少上市公司紛紛選擇與其劃清界限。
7月雷聲未平,8月驚雷乍起。
就在2日凌晨,極路由創始人王楚云發公開信表示,受合作伙伴i財富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影響,公司經營活動受極大影響。公司現金流已斷裂,無法正常運營,作為創始人會堅持到最后一刻,但恐怕也回天乏術。
平臺就像說好了一樣,接二連三地出問題。許多人不禁要問,爆雷為什么會集中連鎖出現?
草根投資辦公地的現場圖片和視頻顯示,已經有不少投資人已聚集在草根投資杭州辦公場地,警方也已到場。
縱觀本輪P2P“雷潮”,相比起2016年那波,波及范圍更廣,影響更大。之前多是中小型平臺跑路倒閉,而此次倒掉的多是知名度高、交易額大的大平臺,且問題集中在提現困難上。
業內人士分析,這次的網貸雷潮更多的是因為整個金融環境引發的風險,傳遞到了網貸平臺。
有人這么戲謔道:天臺占滿了人,除了炒股的、買幣的、賭球的還有投網貸的。看似戲謔之言,其實說明了一個隱藏含義,金融風險具有傳導性。
深層次看這個問題會發現,引發這次雷潮最重要的原因是網貸平臺底層資產出現塌陷,涉及上市公司、大額企業融資、地方債,監管收縮管理,讓股市、債市的風險傳導到了網貸平臺。
外加,某些網貸平臺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惡意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讓很多投資人受到了損失。
許多平臺一出現兌付問題,就先剛性兌付,然后再去找借款企業追債,這幾乎成了所有類似事情的解決流程。 看上去,投資者的權益是受保護了。可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為金融行業剛性兌付的潛規則,反而放大了風險。剛性兌付掩蓋的單筆標如果不斷增多,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導致重大風險事件。 今年以來的暴雷大平臺基本都是如此。 在眾多因素綜合下,這波雷潮何時結束難以判斷。
但據金融科技洞察分析,完成宏觀經濟向好、監管層出手、流動性危機減弱這三件事,網貸行業也許就不再雷聲四起。但距徹底走出困境,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草根投資總部
雖然行業正經歷最大的危機,但隨著合規程度的提升,主流觀點依然看好P2P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對于手握大量用戶的頭部平臺來說。
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真金白銀。能留下的會是什么樣的平臺呢?總結各類要求,最基本的應該是以下幾點:
回歸信息中介本質; 小額分散、線上經營; 信披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重視風控,有比較完善的風控體系; 發生逾期,要及時向投資人說明,并制定合理償付計劃; 不跑路,不失聯
回歸信息中介本質;
小額分散、線上經營;
信披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重視風控,有比較完善的風控體系;
發生逾期,要及時向投資人說明,并制定合理償付計劃;
不跑路,不失聯
相信符合條件的網貸平臺能夠早日度過危機,真正成為輔佐實體經濟的有效工具。畢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國家隊已然投入了這場“攻堅戰”!
前段時間,國家屢屢出手,對清盤跑路的平臺進行嚴厲打擊、對現有的平臺提出明確要求、對于平臺老賴實施相應整治,央行近期更是明確表示,將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未來,清盤會成為越來越多平臺的出路,而爆雷無疑短期也將繼續。
作為監管來講,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同樣要注意適當的放松流動性,讓市場處在相對“活躍”的階段;
對于網貸平臺來講,合規是永恒不變的主題,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做有風險的事;
對投資人來說,穩住就是勝利。雖說大潮退去,能看出來誰在裸泳,但也能看到那些穿著泳衣的正經人。從長遠看來,騙子們“人傻錢多速來”時代的終結,對普通人也是好事。
只有各方一致努力,我們才能迎來黎明的曙光。
來源:中金在線(cnfol-com)綜合金融科技江湖、金融科技洞察、P2P網貸圈(p2pmoney)
P2P慘烈亂局,大浪淘沙!
來源:財經要參(ID:mofzpy)
這真是一個金融江湖,沒有最亂,只有更亂。龐氏融資、自融、假標、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假慈善、返現送手機……你能想象的金融騙局,在p2p 領域都出現了。
這個領域,正如前首富所說的:清華北大,不如膽大:在一段時間里,只要敢于夸下海口,敢于扯大旗當虎皮,敢于給出高額的回報率,就很可能吸引到源源不斷的資金,瞬間崛起,短時間擴張到幾百億!
然而現在,p2p迎來了一輪大清算:僅僅上個月,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645家,相比6月底減少218家。在7月份一個月里,已經有218平臺灰飛煙滅!
這或許這是剛剛開始。大浪淘沙始見金,網貸行業正處于良幣淘汰劣幣的階段。中金固收團隊一份研報顯示,3年后正常運轉平臺預計不超過200家。這一數量意味著,目前運營平臺頂多有10%左右能活下來,這一切不可謂不慘烈。
每個人的錢都不是大水沖來的,都是全家人長期點滴積累下來的財富。請提高防范意識,不被高利誘惑,自覺抵制博傻游戲和金融騙局!
來源:政商內參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在7月218家平臺停業及出現提現困難等問題之后,8月的“雷”也在悄悄逼近。7月最后一天,又一航母級平臺草根投資爆雷!
P2P雷潮從年中蔓延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據統計,截至7月25日,全國問題平臺累計達到4508家,僅在6月1日至7月13日的42天里就發生了連環108爆,爆雷平臺甚至從第二梯隊的平臺延展到第一梯隊。
前兩天,關于草根投資陷入投資逾期事件而趁夜“人去樓空”的消息開始在網上傳開。
但僅一天時間,這家集齊了風投系、國資系、上市系背景的p2p平臺就此從“神壇”跌落!
就在6天前,草根投資還推出了“爆款年標”,年化收益達15.6%,并且獎勵凈增投資350萬元以上者28888元;17天前揚言欲借殼登陸港股;50天前,草根投資剛完成23億元D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草根投資曾名列獨角獸名單,另外還有風投+國資+上市三重背景加持,如今卻落得墻倒眾人推:
自6月以來,這股暴雷潮就頻頻波及平臺背后的關聯上市公司。P2P概念從過去的“香餑餑”變成今天的“地雷”后,不少上市公司紛紛選擇與其劃清界限。
7月雷聲未平,8月驚雷乍起。
就在2日凌晨,極路由創始人王楚云發公開信表示,受合作伙伴i財富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影響,公司經營活動受極大影響。公司現金流已斷裂,無法正常運營,作為創始人會堅持到最后一刻,但恐怕也回天乏術。
平臺就像說好了一樣,接二連三地出問題。許多人不禁要問,爆雷為什么會集中連鎖出現?
草根投資辦公地的現場圖片和視頻顯示,已經有不少投資人已聚集在草根投資杭州辦公場地,警方也已到場。
縱觀本輪P2P“雷潮”,相比起2016年那波,波及范圍更廣,影響更大。之前多是中小型平臺跑路倒閉,而此次倒掉的多是知名度高、交易額大的大平臺,且問題集中在提現困難上。
業內人士分析,這次的網貸雷潮更多的是因為整個金融環境引發的風險,傳遞到了網貸平臺。
有人這么戲謔道:天臺占滿了人,除了炒股的、買幣的、賭球的還有投網貸的。看似戲謔之言,其實說明了一個隱藏含義,金融風險具有傳導性。
深層次看這個問題會發現,引發這次雷潮最重要的原因是網貸平臺底層資產出現塌陷,涉及上市公司、大額企業融資、地方債,監管收縮管理,讓股市、債市的風險傳導到了網貸平臺。
外加,某些網貸平臺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惡意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讓很多投資人受到了損失。
許多平臺一出現兌付問題,就先剛性兌付,然后再去找借款企業追債,這幾乎成了所有類似事情的解決流程。
看上去,投資者的權益是受保護了。可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為金融行業剛性兌付的潛規則,反而放大了風險。剛性兌付掩蓋的單筆標如果不斷增多,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導致重大風險事件。
今年以來的暴雷大平臺基本都是如此。 在眾多因素綜合下,這波雷潮何時結束難以判斷。
但據金融科技洞察分析,完成宏觀經濟向好、監管層出手、流動性危機減弱這三件事,網貸行業也許就不再雷聲四起。但距徹底走出困境,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草根投資總部
雖然行業正經歷最大的危機,但隨著合規程度的提升,主流觀點依然看好P2P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對于手握大量用戶的頭部平臺來說。
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真金白銀。能留下的會是什么樣的平臺呢?總結各類要求,最基本的應該是以下幾點:
相信符合條件的網貸平臺能夠早日度過危機,真正成為輔佐實體經濟的有效工具。畢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國家隊已然投入了這場“攻堅戰”!
前段時間,國家屢屢出手,對清盤跑路的平臺進行嚴厲打擊、對現有的平臺提出明確要求、對于平臺老賴實施相應整治,央行近期更是明確表示,將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未來,清盤會成為越來越多平臺的出路,而爆雷無疑短期也將繼續。
作為監管來講,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同樣要注意適當的放松流動性,讓市場處在相對“活躍”的階段;
對于網貸平臺來講,合規是永恒不變的主題,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做有風險的事;
對投資人來說,穩住就是勝利。雖說大潮退去,能看出來誰在裸泳,但也能看到那些穿著泳衣的正經人。從長遠看來,騙子們“人傻錢多速來”時代的終結,對普通人也是好事。
只有各方一致努力,我們才能迎來黎明的曙光。
來源:中金在線(cnfol-com)綜合金融科技江湖、金融科技洞察、P2P網貸圈(p2pmoney)
來源:財經要參(ID:mofzpy)
這真是一個金融江湖,沒有最亂,只有更亂。龐氏融資、自融、假標、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假慈善、返現送手機……你能想象的金融騙局,在p2p 領域都出現了。
這個領域,正如前首富所說的:清華北大,不如膽大:在一段時間里,只要敢于夸下海口,敢于扯大旗當虎皮,敢于給出高額的回報率,就很可能吸引到源源不斷的資金,瞬間崛起,短時間擴張到幾百億!
然而現在,p2p迎來了一輪大清算:僅僅上個月,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645家,相比6月底減少218家。在7月份一個月里,已經有218平臺灰飛煙滅!
這或許這是剛剛開始。大浪淘沙始見金,網貸行業正處于良幣淘汰劣幣的階段。中金固收團隊一份研報顯示,3年后正常運轉平臺預計不超過200家。這一數量意味著,目前運營平臺頂多有10%左右能活下來,這一切不可謂不慘烈。
每個人的錢都不是大水沖來的,都是全家人長期點滴積累下來的財富。請提高防范意識,不被高利誘惑,自覺抵制博傻游戲和金融騙局!
來源:政商內參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