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半年,“熊貓隊長”依然熱度不減、魅力不減
●北京冬奧會組委會8月23日將歡送兩只“熊貓隊長”返回故鄉南充
8月21日21時,南充大木偶劇院造型室主任許學術的手機終于撥通了。“‘熊貓隊長’就要回家了,我們忙著組織表演排練,連晚飯都顧不上。”
今年2月25日,由南充大木偶劇院制作的兩只“熊貓隊長”,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獻上了《2022相約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川北大木偶的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熊貓隊長”在國際舞臺大放光彩。如今,北京冬奧會組委會將于8月23日歡送兩只“熊貓隊長”返回故鄉南充,并舉行交接儀式。“時間過去半年,‘熊貓隊長’依然熱度不減、魅力不減,川北大木偶正在被越來越多人知曉和喜愛。”言語間,許學術滿是自豪。
從中國南充到韓國平昌,從“深藏閨中”的非遺到走紅網絡的“文化名片”,“熊貓隊長”是如何成長的?□本報記者袁婧伍力
創新
打造具備科技感的木偶
“南充大木偶有幸登上冬奧會舞臺,源于一次偶然的表演。”許學術說,去年6月,南充舉辦了“嘉陵江之春”C-POP流行音樂節,由南充大木偶劇院帶來的木偶劇《國色天香》,引起活動評委、策劃人張樹榮的注意。“當時張老師就用手機拍下了一段視頻,并傳回北京。”
不久之后,消息傳來,“負責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的總導演張藝謀看了這段視頻,對川北大木偶非常感興趣,想制作大熊貓造型的木偶參加演出。”
許學術說,張藝謀在聯系南充大木偶劇院之前,已經接觸過德國、法國等木偶大國的專業團隊,但始終不滿意,“直到看了川北大木偶表演的視頻才眼前一亮。”
從南充到北京,合作由此開始。按照導演組要求,大熊貓木偶造型的道具高約4米,直徑約2米,要輕便有型、通體發光、操控自如,“不同于傳統的川北大木偶,張藝謀導演強調一定要具備強烈的科技感,這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創新。”為此,制作團隊遍尋制作材料,最終選定碳纖維,“輕便耐用,能承受極寒天氣和冰面撞擊的考驗。”
埋頭制作一個多月,第一只“熊貓隊長”出爐,隨后第二只“熊貓隊長”也制作出來。通過與導演組視頻溝通,制作團隊又對大熊貓比例、形象、表情等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型后,裝車從南充運往北京。張藝謀導演看了后感嘆,這就是他想要的感覺。”許學術說,導演組還專門趕赴南充,對“熊貓隊長”進行破壞性摔打、零下低溫測試等一系列“面試”。最終,“熊貓隊長”圓滿通過考核。
就這樣,“南充造”熊貓大木偶終于和“北京8分鐘”牽手,“熊貓隊長”由此走上國際舞臺。
走紅
登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熊貓隊長”亮相平昌冬奧會后,一夜之間走紅網絡。慕名找到南充大木偶劇院的人絡繹不絕。“有表演邀請函,有制作道具的請求件等。參與制作‘熊貓隊長’給川北大木偶傳播了口碑、積攢了經驗,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非遺。”
翻開手機,許學術給記者展示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匹大木偶駿馬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是今年6月他和貴陽木偶劇團合作制作的新道具。“和‘熊貓隊長’一樣,每制作一個道具,都是一次新挑戰。人們一次次主動找到我們,就是看到我們對非遺的堅守和求變。”
赴深圳參加文博會,到上海、江蘇、安徽等地表演,收到許多來自海外的邀請……從平昌回來,許學術愈發忙碌,“這不僅是鼓勵,更是壓力。我們要不斷把新材料、新科技和傳統技藝結合起來,求新求變,讓川北大木偶持續煥發活力。”
目前,南充開設了非遺傳習班,專門為川北大木偶的發展培養輸送表演人才和制作人才。“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需要靠人。期待川北大木偶能再次登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舞臺。”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時間過去半年,“熊貓隊長”依然熱度不減、魅力不減
●北京冬奧會組委會8月23日將歡送兩只“熊貓隊長”返回故鄉南充
8月21日21時,南充大木偶劇院造型室主任許學術的手機終于撥通了。“‘熊貓隊長’就要回家了,我們忙著組織表演排練,連晚飯都顧不上。”
今年2月25日,由南充大木偶劇院制作的兩只“熊貓隊長”,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獻上了《2022相約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川北大木偶的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熊貓隊長”在國際舞臺大放光彩。如今,北京冬奧會組委會將于8月23日歡送兩只“熊貓隊長”返回故鄉南充,并舉行交接儀式。“時間過去半年,‘熊貓隊長’依然熱度不減、魅力不減,川北大木偶正在被越來越多人知曉和喜愛。”言語間,許學術滿是自豪。
從中國南充到韓國平昌,從“深藏閨中”的非遺到走紅網絡的“文化名片”,“熊貓隊長”是如何成長的?□本報記者袁婧伍力
創新
打造具備科技感的木偶
“南充大木偶有幸登上冬奧會舞臺,源于一次偶然的表演。”許學術說,去年6月,南充舉辦了“嘉陵江之春”C-POP流行音樂節,由南充大木偶劇院帶來的木偶劇《國色天香》,引起活動評委、策劃人張樹榮的注意。“當時張老師就用手機拍下了一段視頻,并傳回北京。”
不久之后,消息傳來,“負責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的總導演張藝謀看了這段視頻,對川北大木偶非常感興趣,想制作大熊貓造型的木偶參加演出。”
許學術說,張藝謀在聯系南充大木偶劇院之前,已經接觸過德國、法國等木偶大國的專業團隊,但始終不滿意,“直到看了川北大木偶表演的視頻才眼前一亮。”
從南充到北京,合作由此開始。按照導演組要求,大熊貓木偶造型的道具高約4米,直徑約2米,要輕便有型、通體發光、操控自如,“不同于傳統的川北大木偶,張藝謀導演強調一定要具備強烈的科技感,這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創新。”為此,制作團隊遍尋制作材料,最終選定碳纖維,“輕便耐用,能承受極寒天氣和冰面撞擊的考驗。”
埋頭制作一個多月,第一只“熊貓隊長”出爐,隨后第二只“熊貓隊長”也制作出來。通過與導演組視頻溝通,制作團隊又對大熊貓比例、形象、表情等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型后,裝車從南充運往北京。張藝謀導演看了后感嘆,這就是他想要的感覺。”許學術說,導演組還專門趕赴南充,對“熊貓隊長”進行破壞性摔打、零下低溫測試等一系列“面試”。最終,“熊貓隊長”圓滿通過考核。
就這樣,“南充造”熊貓大木偶終于和“北京8分鐘”牽手,“熊貓隊長”由此走上國際舞臺。
走紅
登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熊貓隊長”亮相平昌冬奧會后,一夜之間走紅網絡。慕名找到南充大木偶劇院的人絡繹不絕。“有表演邀請函,有制作道具的請求件等。參與制作‘熊貓隊長’給川北大木偶傳播了口碑、積攢了經驗,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非遺。”
翻開手機,許學術給記者展示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匹大木偶駿馬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是今年6月他和貴陽木偶劇團合作制作的新道具。“和‘熊貓隊長’一樣,每制作一個道具,都是一次新挑戰。人們一次次主動找到我們,就是看到我們對非遺的堅守和求變。”
赴深圳參加文博會,到上海、江蘇、安徽等地表演,收到許多來自海外的邀請……從平昌回來,許學術愈發忙碌,“這不僅是鼓勵,更是壓力。我們要不斷把新材料、新科技和傳統技藝結合起來,求新求變,讓川北大木偶持續煥發活力。”
目前,南充開設了非遺傳習班,專門為川北大木偶的發展培養輸送表演人才和制作人才。“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需要靠人。期待川北大木偶能再次登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舞臺。”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