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已婚女性心存這樣的疑惑:家庭開支怎么合理分配更能讓丈夫覺得自己有價值呢?如果丈夫手里有錢了是不是一定會出軌呢?
男人有錢就出軌?這么想你就錯了
小編曾聽到一位女士這樣說:因為家里一直都是自己花自己的,開銷都是各自支付,也沒記賬。
看到了好多中年男人出軌都是因為錢,我就想要不要管理一下他的工資卡。可這樣會不會打破我們一直相處的平衡模式?因為我也不缺錢,可是就是想讓老公在家庭中多投入一些,這樣是不是他會更珍惜?
看多了姐妹群里討論男人,心有余悸,我是不是得防患于未然,因為老公嘴甜會哄人,長相還比較清秀,年紀越大我倆差距肯定越來越大,看別人離婚我提前進入焦慮期了。
其實,“老公是不是有錢了就會出軌”這個問題涉及三個層面:
第一,就是一個比較重要且現實的金錢的問題,事實上這是婚姻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經濟功能。
經濟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家庭里誰來賺錢?賺多少錢?賺的錢怎么分配?由誰來支配?
這些都是關于家庭經濟的基本問題。
比以上這些基本問題更重要的是:
夫妻雙方是否對金錢問題達成共識,彼此間是否保持協調一致?
金錢的使用方式是否健康、可持續?
所以,家庭的金錢分配并不存在絕對的硬性規定,比方說像傳統觀念認為的:應該由男人賺錢、男人要上交工資、由女人來管理男人的錢,等等。
對于家庭經濟問題,重點在于夫妻雙方都認可,并且主動遵守。
比如夫妻都有收入的情況下,可以各自掌管自己的收入,對于家庭共同開支一起承擔。
另外,也可以約定夫妻每個月定額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作為家庭的共同財務賬戶,剩余部分各自自由支配。
對于一方有收入,而另一方無收入的家庭,也可以由有收入方每月把錢交給無收入方來統一打理、支出。
對于理財能力和理財意愿相差很大的夫妻而言,也可以把錢主要交由理財能力高的、理財意愿強的一方去打理。
總之,對于金錢問題,沒有一定應該怎么樣,重點是目前的金錢分配方式是否滿足家庭的需要,經濟分配是否健康、可持續,以及雙方是不是滿意、覺得舒服。
從她描述的情況看,家庭的經濟基本遵循AA制,是一種比較自由松散的AA模式。從現代家庭提倡的經濟平等、女性經濟獨立等角度看,這種模式并沒有什么問題。
如果希望提高家庭經濟效率,讓家庭的經濟支出更科學、更合理,那么從現在開始對重要支出記賬、適當調整她和丈夫的經濟開支方式、讓對方多承擔一部分,這些都是可以的,只要理由確鑿、充分,和丈夫正向溝通即可。
但是從描述看,她的動機是出于內心的焦慮和恐懼,擔心丈夫因為有了多余的閑錢,心就跑偏了。這個問題就是第二個問題。
第二,涉及到對中年男人出軌的認知和歸因問題,好多中年男人出軌都是因為錢嗎?不一定。
我猜,她的完整表達應該是:好多中年男人出軌是因為手里有了可供自由支配的閑錢,讓他有機會出去風流瀟灑甚至養小三。簡單說,就是“男人有錢就變壞”。
我認為,男人有錢是男人變壞的非必要且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男人變壞和男人是否有錢真的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
不是說男人有錢了,就一定變壞。也不是說,男人變壞了,都是因為他們有錢了。
當然,你的焦慮情緒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新舊交替的時代背景下,出軌的風氣和人群比例確實容易讓我們由人推己進行投射。但即便如此,對于中年男人出軌的認知和歸因方面,我覺得你依然有必要深入思考,調整認知。
出軌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簡單歸納一下,中年男人出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因素:
婚姻不幸福(比如和妻子性格脾氣不合、相處模式存在重大缺陷、興趣愛好以及三觀有嚴重偏差,等等);
男人的中年危機,試圖通過出軌尋求新的活力和“年輕感”;
青春期叛逆失敗,中年重新完成對家庭的“叛逆”。
對于有錢就出軌的那部分男人而言,罪魁禍首并不是錢,決定他是否出軌的核心因素是這個男人本身的道德約束力、他對妻子和婚姻的滿意程度、以及他自身的人格健全程度、婚姻觀是否比較“正”。
第三個層面,對自己價值的判斷以及對夫妻差距的認知。
她說,“老公嘴甜會哄人,長相還比較清秀,年紀越大我倆差距肯定越來越大”。
基本的假設和判斷是:丈夫的價值是隨著年紀保持不變甚至增值的,而你的價值是隨著年齡日益貶值的。
我猜,這個認知和假設主要是建立在生理指標上的。但我們知道,男女在生理上的差距并不是絕對的,尤其在這個時代,女性普遍越來越重視健康和保養,所謂的“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早已站不住腳了。
更重要的是,這個假設忽視了她和丈夫在其他方面的價值,比如個人能力、職業發展、人際關系、家庭親值、夫妻之間已形成的默契和感情基礎,等等。
對婚姻有危機感,并不是一件壞事,可以找很多角度去防范或者化解危機。
比如提高自己的專業度、職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加個人收入和職業地位;比如合理安排家庭支出,適度消費;學習理財、為資產保值增值;發展興趣愛好,經營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社交活躍度和個人活力;美容護膚、健身美體,等等。
但是,如果女人只是希望通過控制老公的財務,來達到防范對方出軌的目的,這種做法并非對癥下藥,也并不現實。(文章來自大風號:潘幸知)
來源:鳳凰網時尚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總有已婚女性心存這樣的疑惑:家庭開支怎么合理分配更能讓丈夫覺得自己有價值呢?如果丈夫手里有錢了是不是一定會出軌呢?
男人有錢就出軌?這么想你就錯了
小編曾聽到一位女士這樣說:因為家里一直都是自己花自己的,開銷都是各自支付,也沒記賬。
看到了好多中年男人出軌都是因為錢,我就想要不要管理一下他的工資卡。可這樣會不會打破我們一直相處的平衡模式?因為我也不缺錢,可是就是想讓老公在家庭中多投入一些,這樣是不是他會更珍惜?
看多了姐妹群里討論男人,心有余悸,我是不是得防患于未然,因為老公嘴甜會哄人,長相還比較清秀,年紀越大我倆差距肯定越來越大,看別人離婚我提前進入焦慮期了。
其實,“老公是不是有錢了就會出軌”這個問題涉及三個層面:
第一,就是一個比較重要且現實的金錢的問題,事實上這是婚姻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經濟功能。
經濟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家庭里誰來賺錢?賺多少錢?賺的錢怎么分配?由誰來支配?
這些都是關于家庭經濟的基本問題。
比以上這些基本問題更重要的是:
夫妻雙方是否對金錢問題達成共識,彼此間是否保持協調一致?
金錢的使用方式是否健康、可持續?
所以,家庭的金錢分配并不存在絕對的硬性規定,比方說像傳統觀念認為的:應該由男人賺錢、男人要上交工資、由女人來管理男人的錢,等等。
對于家庭經濟問題,重點在于夫妻雙方都認可,并且主動遵守。
比如夫妻都有收入的情況下,可以各自掌管自己的收入,對于家庭共同開支一起承擔。
另外,也可以約定夫妻每個月定額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作為家庭的共同財務賬戶,剩余部分各自自由支配。
對于一方有收入,而另一方無收入的家庭,也可以由有收入方每月把錢交給無收入方來統一打理、支出。
對于理財能力和理財意愿相差很大的夫妻而言,也可以把錢主要交由理財能力高的、理財意愿強的一方去打理。
總之,對于金錢問題,沒有一定應該怎么樣,重點是目前的金錢分配方式是否滿足家庭的需要,經濟分配是否健康、可持續,以及雙方是不是滿意、覺得舒服。
從她描述的情況看,家庭的經濟基本遵循AA制,是一種比較自由松散的AA模式。從現代家庭提倡的經濟平等、女性經濟獨立等角度看,這種模式并沒有什么問題。
如果希望提高家庭經濟效率,讓家庭的經濟支出更科學、更合理,那么從現在開始對重要支出記賬、適當調整她和丈夫的經濟開支方式、讓對方多承擔一部分,這些都是可以的,只要理由確鑿、充分,和丈夫正向溝通即可。
但是從描述看,她的動機是出于內心的焦慮和恐懼,擔心丈夫因為有了多余的閑錢,心就跑偏了。這個問題就是第二個問題。
第二,涉及到對中年男人出軌的認知和歸因問題,好多中年男人出軌都是因為錢嗎?不一定。
我猜,她的完整表達應該是:好多中年男人出軌是因為手里有了可供自由支配的閑錢,讓他有機會出去風流瀟灑甚至養小三。簡單說,就是“男人有錢就變壞”。
我認為,男人有錢是男人變壞的非必要且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男人變壞和男人是否有錢真的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
不是說男人有錢了,就一定變壞。也不是說,男人變壞了,都是因為他們有錢了。
當然,你的焦慮情緒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新舊交替的時代背景下,出軌的風氣和人群比例確實容易讓我們由人推己進行投射。但即便如此,對于中年男人出軌的認知和歸因方面,我覺得你依然有必要深入思考,調整認知。
出軌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簡單歸納一下,中年男人出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因素:
婚姻不幸福(比如和妻子性格脾氣不合、相處模式存在重大缺陷、興趣愛好以及三觀有嚴重偏差,等等);
男人的中年危機,試圖通過出軌尋求新的活力和“年輕感”;
青春期叛逆失敗,中年重新完成對家庭的“叛逆”。
對于有錢就出軌的那部分男人而言,罪魁禍首并不是錢,決定他是否出軌的核心因素是這個男人本身的道德約束力、他對妻子和婚姻的滿意程度、以及他自身的人格健全程度、婚姻觀是否比較“正”。
第三個層面,對自己價值的判斷以及對夫妻差距的認知。
她說,“老公嘴甜會哄人,長相還比較清秀,年紀越大我倆差距肯定越來越大”。
基本的假設和判斷是:丈夫的價值是隨著年紀保持不變甚至增值的,而你的價值是隨著年齡日益貶值的。
我猜,這個認知和假設主要是建立在生理指標上的。但我們知道,男女在生理上的差距并不是絕對的,尤其在這個時代,女性普遍越來越重視健康和保養,所謂的“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早已站不住腳了。
更重要的是,這個假設忽視了她和丈夫在其他方面的價值,比如個人能力、職業發展、人際關系、家庭親值、夫妻之間已形成的默契和感情基礎,等等。
對婚姻有危機感,并不是一件壞事,可以找很多角度去防范或者化解危機。
比如提高自己的專業度、職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加個人收入和職業地位;比如合理安排家庭支出,適度消費;學習理財、為資產保值增值;發展興趣愛好,經營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社交活躍度和個人活力;美容護膚、健身美體,等等。
但是,如果女人只是希望通過控制老公的財務,來達到防范對方出軌的目的,這種做法并非對癥下藥,也并不現實。(文章來自大風號:潘幸知)
來源:鳳凰網時尚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